abaqus 对流换热 校核的搜索结果
-
4
请教一下大家,abaqus中如何得到随温度变化的对流换热系数?数值是怎么设置的,根据材料还是根据什么得来数值 -
887
更为重要的是,对流换热系数的定义必须依赖于给定的参考温度,因此,对于相同的热流密度来说,存在多种对流换热系数和参考温度的组合。 传统上,换热系数数据来源于实验。但是,边界层理论(位于表面附近的流体层,其中粘度和导热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用分析的方法计算对流换热系数。因此,在STAR-CCM中,使用边界层理论来计算对流换热系数。 -
1364
该算例讲解了典型热传导的模拟,该模拟中考考虑了固体换热、辐射换热、对牛换热等。在该视频中详细讲解了从前处理的每一步操作设置,以及后处理的相关操作方法,并附带有相关的讲解。通过该案例,将有助于ABAQUS软件学习者掌握传热模拟的基本设置。 -
1
如题,有没有和隐式分析film类似的应用于显式分析的子程序,想定义一个随位置和时间变化的对流换热系数 -
1660
换热器结构强度校核 提供U形换热器主要部件的结构参数可视化配置界面与结构强度校核功能。 -
5
如题,两个圆环摩擦生热,其热流度与时间和半径都有关系,对流换热系数也是一个函数,能不能在ABAQUS中添加函数。。。直接定义摩擦生热,结果温度走势不对,另外,怎么将理论上的热流密度模型与ABAQUS中的算法对应起来?啊啊啊 -
2
关于abaqus 想问的是,在流体和管内壁换热时,知道流体热力学参数以及管子温度的基础上,能不能计算不同排量下二者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 注意 不是自己用公式计算后再用film输入。 求高手,可有筹 -
3327
151-2014《热交换器》附录C 流体诱振动部分的算法经过校核后发现 原设计不合格 规范中规定的4个失效条件有3个满足 必须更改结构 经修改 满足了要求 结构是安全的 最后还使用Ansys 16.2的模态分析模块校核了换热管的固有频率 以验证手工计算结果 使用GB151-2014《热交换器》附录C规范计算换热器流体诱发振动情况并使用ANSYS 16.2校核固有频率结果.pdf -
3631
本课程为ABAQUS热力耦合模拟教程,该课程共分为13个章节(后续实际章节数目可能会高于11节,将根据各位学员的实际反馈进行持续更新),13个章节分别如下: ABAQUS固体热传导过程模拟讲解(稳态过程); ABAQUS对流换热过程模拟讲解(稳态过程); ABAQUS辐射换热过程模拟讲解(稳态过程); ABAQUS固体热传导-对流换热-辐射换热模拟讲解(瞬态过程); -
6年前 abaqus 对流换热系数
4
在abaqus 中对流换热系数可以设置 随时间变化的对流换热系数呢 -
1781
已知管路由铸铁制造,其导热系数为70W/(m·℃),弹性模量为200GPa,泊松比为0.3,热膨胀系数为1.2×10-5/℃;保温层的导热系数为0.02W/(m·℃),弹性模量为20GPa,泊松比为0.4,热膨胀系数为1.2×10-5/℃;管路内液体压力0.3MPa,温度为70℃,对流换热系数为1W/(m2·℃);空气温度为-40℃,对流换热系数为0.5W/(m2·℃)。 -
1756
斜齿轮啮合过程中单位线载荷的计算是斜齿轮设计和强度校核的基础。热弹流分析是校核承载能力的重要方法。 -
1年前 TAITherm—专业热管理工具
1613
主要特点 • 更全面的热分析 TAITherm更全面地模拟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传热方式:考虑热辐射的多次反射,利用蒙特卡洛法自动计算辐射热交换系数,既可以考虑分析对象受空气环境的影响,又可以引入天气文件,模拟太阳辐射受地理位置、云层遮挡和散射等因素的影响;多层次的对流换热模拟方式,既可以用内置的对流换热库快速模拟流动散热条件,又可以与CFD工具耦合以准确考虑复杂流动散热的影响 -
465
该算例是针对前面热传导模拟算例中,有部分学员提出关于一些设置为何需要那么设置的讲解,该算例以一个简单立方体模型进行讲解。该模拟中考考虑了固体换热、辐射换热、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等。在该视频中详细讲解了从前处理的每一步操作设置,以及后处理的相关操作方法,并附带有相关的讲解。通过该案例,将有助于ABAQUS软件学习者掌握传热模拟的基本设置。 -
11月前 ANSYS高压断路器解决方案
921
精确模拟结构运输实际状态 - 公路 - 水路 2.4 流体场和多物理场应用案例 流体场仿真目的 仿真目的 - 校核CFD设计 - 校核多物理场特性 > 电磁-热 > 电磁-流体 > 电磁-结构-流体 - 其他 断路器导电回路热分析 导电回路热分析(电磁与流体耦合) - 评估母排布置方式对产品温升的影响,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
661
图8 摩擦片压力历程 最后,加入一个温度边界条件,由于汽车在运动过程中,与空气对流强制换热,空气强制对流系数在100W/ (㎡·K)左右,因此添加对流边界条件,对流系数设置100W/ (㎡·K)。 -
4月前 某底盘热仿真设计方案案例分享
720
其中Serial表示单核计算,Parallel表示多核并行计算;仿真中建议开启多核计算计算缩短热仿真时间; 高级设置面板:双击Advanced settings,对于强迫对流Pressure输入0.3,Momentum输入0.7,对于自然对流Pressure输入0.7,Momentum输入0.3,同时压力的离散格式选择Body Force Weighted;· 求解面板设置:建议选择 -
2467
1.1 热分析 Simsolid的提供了专门进行热分析的分析类型。在创建热分析之后,需要填写温度、体热流及对流条件。具体到本次案例,设定流过每个芯片上表面的热功率为50W/cm^2,对于裸漏在空气侧的封装体外壳设定对流散热系数为20W/(m^2*K),环境温度设定为20℃。由于Simsolid暂不支持冷却液流速相关分析,通过修改冷却通道的对流换热系数及环境温度进行弥补。 -
6830
本课程为ABAQUS热力耦合模拟教程,该课程共分为9个章节(后续实际章节数目可能会高于9节,将根据各位学员的实际反馈进行持续更新),9个章节分别如下: (1)ABAQUS固体热传导过程模拟讲解(稳态过程); (2)ABAQUS对流换热过程模拟讲解(稳态过程); (3)ABAQUS辐射换热过程模拟讲解(稳态过程); (4)ABAQUS固体热传导-对流换热-辐射换热模拟讲解(瞬态过程); (5 -
1年前 如何正确模拟不同类型的流体流动?
1871
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器,并且是非等温流动与强制对流的一个典型例子。水流经管侧,空气流经换热器的壳侧。两种材料都具有温度相关的特性,在计算雷诺数时需要考虑这些特性。管子内部的特征长度是管径,但在入口和出口区域,特征长度是什么不清楚。 当涉及到管道和挡板周围的气流时,特征长度同样也不明确。这些气流引导空气流动,从而增加了两种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