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模拟打桩过程 (例1: 轴对称模型)

建立的模型:

岩土工程模拟打桩过程 (例1: 轴对称模型)的图1


模拟效果:

岩土工程模拟打桩过程 (例1: 轴对称模型)的图2


岩土工程模拟打桩过程 (例1: 轴对称模型)的图3


岩土工程模拟打桩过程 (例1: 轴对称模型)的图4

连续锤击十下,对应打桩锤、桩顶部和桩内土塞表面的位移


计算说明:

在2D情况下实现3维的打桩锤击及贯入效果,2D模型模拟了真实的打桩锤,并模拟出同3D一样的打桩锤击效果,即锤-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2D情况下被考虑,2D打桩锤会先自由落体运动,然后打击桩顶部并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自动实现锤的反弹;此外该模拟计算效率相较于3D模拟高很多,采用隐式求解器的收敛性更好;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工程实践价值


计算模型的处理技术:采用隐式求解器进行模拟;模型利用轴对称性建立2D模型;用Connector模拟锤与桩的锤击效果;刚桩,锤采用线弹性本构模拟;土与桩壁的摩擦通过库伦摩檫力定义实现;考虑土的Geostatic step;所有单元都采用轴对称单元(土和锤为4节点固体单元,桩为2节点壳单元)。

方法计算的机时耗费情况:该模拟在半小时内可模拟完成;相同精度下的3D模型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

结论:

该模型不仅可以用于科研研究桩的贯入过程和桩内土塞的形成机理,也具有极大的潜力用于商业应用,因为计算成本较低,半小时内可完成连续10下桩的锤击,更多锤击数并不影响模型收敛性。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6
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