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和LS-DYNA进行联合轨道动静态仿真对比(加上轨道不平顺)

ls-dyna在轨道上使用的资料太少了,上网查相关资料也少之又少,而且相关ls-dyna的书都成了绝版不好买,只能买复印版的。文章开头先说一说ls-dyna遇见的奇葩事也是经验总结:

  1. 用ls-dyna的combin165做的简单的弹簧小例子发现出来的结果不对,所以用了梁弹簧关键字

  2. 在修该k文件时输入6e8和输入600e6算出来的结果不一样

  3. 修该好的k文件有时在ls-prepost上打开显示很奇怪

  4. 在ls-prepost做前处理时重力往下,在k文件修该时重力往上

  5. 在关键字*rail_track和*rail_train上加轨道不平顺时要注意格式

先说说ls-dyna动态仿真。首先用ansys建立了简单的有砟轨道模型,模型共29870个节点,19844个单元,其中钢轨采用60型号钢轨,轨枕采用实际尺寸的三型有挡肩轨枕(模型从CAD导入)如图,轨枕采用*MAT_ELASTIC实体单元,其中扣件和道床采用*MAT_LINEAR_ELASTIC_DISCRETE_BEAM(66)弹簧梁关键字。轮子采用*MAT_RIGID刚体。为了保证模型的准确性,轮对的part部分采用*PART_INERTIA关键字。

有砟轨道.png

车体方面先建立了一个轮对,轮对采用刚体重1t,在轮对两侧加一对平行的力,使轴重达到14t。如图,

image_000.jpg

其中轮轨连接采用*rail_track和*rail_train关键字。

*rail_track
          1       100       318       4       00.0       1.0       0.0        1
                  101         1       5       00.0       1.0       0.0   
*rail_train   
         1       200       0.0 0.000e+00       0.0         1                 0.0 
  1.600E+9       0.0       0.0       0.0       0.0       0.0

轮轨接触刚度采用标准的1.6e9其中100和101代表左右轨道,318和1代表轨道的起点,

rail6.png

其中轨道按照0.6m划分,节点考虑约束横向。

jieidan.png

其中模型中运行了3秒,其中静止了0.3秒。其中速度为160km/h(44.44m/s)

*boundary_prescribed_motion_rigid
         5         3         0         3    44.44        0     1e+28      0.3

下面来看结果

1.在没有加入轨道不平顺:

轮轨力

轮轨力.png


可以看出在静止的3s中轮子的力稳定在69.9kN这和加载的力和轮子的自重的和相等(轴重为14t)为了区分有砟轨道区,阻尼加的有点大,动态的轮轨力为76.6kN.

轮子垂向位移:


finnal8.png

其中轮子的垂向位移为,间隔0.6m的余弦波形图。

钢轨和轨枕的垂向位移:

没有不平顺钢轨轨枕.png

其中钢轨垂向位移为0.877mm其中轨枕为0.465mm,为了验证位移的正确性,在ANSYS中进行静力计算,采用两对个力模型轴重14t的转向架对轨道的力进行加载结果如图为0.9mm

14.bmp

加入轨道不平顺的轨道模型:

为了接近仿真的真实性,加入轨道不平顺如图,

不平顺图.png

其中加入轨道不平顺后轮轨力如图:

噗噗皮.png

其中静止时也是69.9kN,动态最大为96.8kN,加入不平顺后对轮轨力的影响较大。

钢轨和轨枕位移:

不平顺钢轨轨枕.png  

其中轨枕和钢轨垂向位移好像没变,很奇怪。希望大佬批评指正。希望使用ls-dyna的人一起交流。我群号 198456828

以下为付费内容
image_000.jpg


ANSYSANSYS LS-DYNA
5 0

ansys和LS-DYNA进行联合轨道动静态仿真对比(加上轨道不平顺)的相关视频课程

ansys和LS-DYNA进行联合轨道动静态仿真对比(加上轨道不平顺)的相关资料下载

ansys和LS-DYNA进行联合轨道动静态仿真对比(加上轨道不平顺)的评论0条

    暂无评论

    ansys和LS-DYNA进行联合轨道动静态仿真对比(加上轨道不平顺)的相关案例教程

    一、 前沿目前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大多用于行车动力性能分析,而在振动传递特性分析中,大多只分别考虑车辆振动或轨道结构振动,没有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或是在车辆与轨道结合的车辆-轨道耦合模型中将车辆对轮轨振动影响较大的结构考虑为刚体,以至无法确定轮轨各频率下的主要振动特性,轮轨振动原因不明确。针对此问题,建立地铁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模型,将车辆与轨道结构两个子系统通过Hertz接触弹簧链接,主要部件按实际
    弹簧振子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如上图,两轻质弹簧原长为l,刚度为k,一端固定,一端和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小球以初速度y0'沿y向运动。分析小球在弹簧力作用下的响应。分别通过理论计算和软件仿真相互验证,证明其有效性。建立力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出振子周期:详细的理论推导不做过多论述,可参考[1]。带入相关数据:l=1m,k=1N/m,m=0.5Kg,y0'=1m/s得到弹簧振子周期T=6.08s。由于Ans
    LS-dyna中施加弹簧问题描述:有些工况中需要施加弹簧,这里给大家介绍分别在两种工况下,在LS-DYNA中施加弹簧的方法。第一种工况,弹簧在自由状态时,下压5mm;第二种工况,弹簧初始情况为已下压5mm时,先向上拉50mm后,在向下压50mm。关注公众号:CAE备忘录,回复spring可获得本文k文件。第一种工况:初始状态的弹簧是自由状态,给定平板向下的位移,最后得到弹簧受力。该工况介绍了在LS
    一、软件准备与介绍1.Workbench简介ANSYS Workbench是ANSYS公司提出的新一代协同仿真环境,解决产品研发过程中CAE软件的异构问题。在Workbench中,仿真项目(Projects)中的各项任务以互相连接的图形化方式清晰的表达出来,让我们非常容易理解项目的工程意图、输入输出关系、分析过程的状态等。工具箱( Toolbox)中的分析系统( Analysis Systems)
    笔者在学习振动理论的过程中,看到一个例题,问题描述如下:假定车辆在不平顺轨道上匀速行驶,设车体的质量为1000kg,悬挂的刚度k=350kN/m,阻尼比为0.5,车速为100km/h,轨道不平顺呈正弦波形,可表示为y=asin(2*pi/l*s),其中波长l=5m,a=2mm。求车体的振动加速度。简化后的模型如下图所示(懒,不想画图)。问题非常简单,直接取质量块为隔离体,以轨道不平顺作为激励求解即
    影响力
    粉丝
    内容
    获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