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的预载为什么一定要分成两步

在ANSYS中,使用Bolt pretension 可以施加一个螺栓预载荷,螺栓预载荷这种加载方式对我们的螺栓连接计算来说非常便利。

螺栓的预载为什么一定要分成两步的图1

对于螺栓连接计算来说,我们需要计算的情景一般都是既有螺栓连接,又有其它载荷。比如压力容器端盖,其使用螺栓连接,端盖既受到螺栓的预紧力,又受到气体压力,这两种载荷同时作用。那么,两种载荷如果放在同一个载荷步中加载,结果是否正确呢,还是需要分成两步,先加载螺栓载荷,再加载压力载荷?

笔者已经不止一次在碰到带有螺栓预载荷的受力分析时发现因为载荷加载错误而出现错误结果,所以对螺栓载荷加载的理解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对于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并介绍ANSYS里面的螺栓预载荷的各种参数。

首先,我们先考虑实际的螺栓连接情况,螺栓连接两块铁板,由于螺栓预拉力,铁板会被压缩L1(假设板被均匀压缩), 为了提供这个预拉力,螺栓本身也会伸长,设为L2, 那最终以下面黄色板为参考面,螺栓端部向下的变形量为L1+L2.

螺栓的预载为什么一定要分成两步的图2

螺栓的预载为什么一定要分成两步的图3

这个过程我们也可以分成三部分,如下图,图1为自由状态,此时无内应力,图2为有一个压力F预先将板压缩L1, 此时螺栓端部已经向下移动L1, 到图3第三步,将螺母拧紧,拧到螺栓伸长L2时螺栓拉力为F, 此时撤去预先加在铁板上的力F, 各部分达到平衡。F即为螺栓预紧力。我们可以看到,L1和L2的比值就是铁板和螺栓刚度比值。根据公式σ=Eε à F/A=E*ΔL/L,如果螺栓材料和板材的弹性模量E一样的话,比值就是两个的面积A之比。

 螺栓的预载为什么一定要分成两步的图4

螺栓的预载为什么一定要分成两步的图5

此时,这边的L1+L2就是Adjustment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螺栓的绝对伸长量只有L2,实际中,我们的螺母是沿着螺栓运动的,而在FEA中,螺母是不动的。这就导致FEA中有个adjustment的概念,adjustment的距离包含铁板的变形为L1+L2,在我们螺栓按照adjustment作为加载的时候, 必须要注意。同样的,我们在后处理中读到的adjustment用来校核螺栓应力时也需要注意去除不起作用的L1的数值。

螺栓的预载为什么一定要分成两步的图6

上面我们说的是实际螺栓的情况,那么ANSYS里面是如何处理的呢?

螺栓的预载为什么一定要分成两步的图7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请购买后观看
该付费内容为:
包含 10张图片
售价: 11人购买
ANSYS

螺栓的预载为什么一定要分成两步的评论3条

螺栓的预载为什么一定要分成两步的相关案例教程

快速调整工具在系统的早期设计中是极有价值的,它能让您轻松调整表面数据,以实现各种性能的需求。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这个工具,以及它的关联功能:滑块。 作者 Mark Nicholson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 简介 通常在光学设计的初始阶段,系统设置有多种可能性。在执行全面优化之前,您可能需要分析组件参数的变化如何影响系统的性能,如光斑尺寸或波前差。OpticStudio 为此提供了两种工具:快速调整工具
在Abaqus/Standard求解器中进行包含接触分析的非线性问题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不收敛的问题,除了前面给大家介绍的基本概念以及分析技巧之外,今天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技巧,通过设置接触面之间的距离容差和过盈量,帮助Abaqus正确建立接触关系,保证分析更容易收敛。 定义两个接触面的距离或过盈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根据模型的几何尺寸位置和ADJUST参数 如果不做特别的设置,Abaqus
在多体装配时会大量用到接触,接触是常见的非线性源头,经常面临收敛困难问题。不恰当的接触定义会导致接触不稳定,求解收敛困难,会大大增加求解时间甚至收敛失败。本文将从接触的定义和核检、求解定义设置、不收敛诊断常用方法这些方面介绍ANSYS非线性接触。 接触选项设置建议 1、接触类型的选择 针对大部分接触问题,可以采用接触选项中“Program Control”得到较好的结果。程
在Abaqus/Standard求解器中进行包含接触分析的非线性问题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不收敛的问题,除了前面给大家介绍的基本概念以及分析技巧之外,今天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技巧,通过设置接触面之间的距离容差和过盈量,帮助Abaqus正确建立接触关系,保证分析更容易收敛。 定义两个接触面的距离或过盈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根据模型的几何尺寸位置和ADJUST参数 如果不做特别的设置,Abaqus
本系列共3篇文章,旨在介绍如何使用OpticStudio序列模式界面进行操作。本文以单透镜为例,介绍了设计透镜的基本过程,包括第1部分:构建系统(点击查看文章)、第2部分:分析性能,以及第3部分:根据所需的参数和设计约束对其进行优化。 简介 本篇是由三篇文章组成的系列文章的第2部分。介绍了系统的布局图(Layout),给出了系统的可视化表示,然后重点对点列图(Spot Diagram)、光程差图(
CAE工程师
影响力
粉丝
内容
获赞
收藏
    3 7
    项目客服
    培训客服
    平台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