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形结构的模态特点

浏览:3517 评论:4 收藏:3
摘要:定子结构大体上是圆柱形,圆柱形结构的模态特点和梁板是有很大区别的。本文在自由模态下,对比研究梁,板,空心圆柱,并进行自由模态下的谐响应分析,重点展示圆柱形结构的模态特点,顺带也阐述了梁板的模态特点。本文内容偏基础,偏理论。
最重要的结论有一条:
圆柱体模态节点和梁板模态节点不一样,理解圆柱体模态要把握住重根模态这个重点概念。
01 自由梁模态分析
第一阶弹性模态:

第二阶弹性模态:


第三阶弹性模态:

02 自由梁谐响应分析
在梁端部施加简谐力激励(106Hz-146Hz,幅值10N):

提取端部的位移频响:

提取126Hz(第二阶弹性模态频率)的位移结果:

在梁中部(第二阶弹性模态的模态节点位置)施加简谐力激励(106Hz-146Hz,幅值10N):

提取端部的位移频响:

提取126Hz(第二阶弹性模态频率)的位移结果:

综上可以发现: 频率是模态频率,但在模态节点处施加激励,不会引起共振。并且该模态节点对应的模态也很难激发出来,也证明了,模态实验中,模态参考点要避开模态节点。
03 自由板模态分析
第一阶弹性模态:


第二阶弹性模态:

04 自由板谐响应分析
在板角点施加简谐力激励(648Hz-688Hz,幅值10N):

提取668Hz(第一阶弹性模态频率)的位移结果:

在板中部(第一阶弹性模态的模态节点位置)施加简谐力激励(648Hz-688Hz,幅值10N):

提取668Hz(第一阶弹性模态频率)的位移结果:

综上可以发现: 频率是模态频率,但在模态节点处施加激励,不会引起共振。并且该模态节点对应的模态也很难激发出来,也证明了,模态实验中,模态参考点要避开模态节点。
05 圆柱结构模态分析
圆柱体结构存在重根模态。对于重根模态,一般我们会提到两点:第一,理论上重根模态是指频率相同,振型相同,但角度不同的两个模态;第二,现实上结构由于结构和材料的不完全对称,重根模态表现为频率有略微差异,振型基本相同,成一定角度的模态。但其实这样还不够。
笔者下图展示了一对重根模态,蓝色位置可以认为是模态节点位置,红色位置是模态反节点位置。按照对梁板模态的理解方式,在mode7的节点位置(角度为0度)施加简谐力激励,则会激发mode8模态,在mode8的节点位置(角度为45度)施加简谐力激励,则会激发mode7模态,那么在mode7和mode8的模态节点之间(角度为22.5度)施加简谐力激励,会怎么样呢?
第一阶弹性模态:


第二阶弹性模态(第一阶弹性模态的重根模态):


06 圆柱结构谐响应分析
在mode7的节点位置(角度为0度)施加简谐力激励(3818Hz-3878Hz,幅值1000N):

提取3822Hz(第一阶弹性模态频率)的位移结果:

提取3878Hz的位移结果:

对比3822Hz和3878Hz的位移结果可以发现:在模态频率上振动位移大,并且振型为mode8。
在mode7和mode8的模态节点之间(角度为22.5度)施加简谐力激励(3818Hz-3878Hz,幅值1000N):
提取3822Hz(第一阶弹性模态频率)的位移结果:

提取3878Hz的位移结果:

对比3822Hz和3878Hz的位移结果可以发现:在模态频率上振动位移大,位移大小和在0度施加简谐力激励基本一致,但是其振型既不是mode7,也不是mode8(可以认为是mode7和mode8的组合)。
综上可以发现:圆柱体的模态节点和梁板的模态节点是不一样的。对于梁板而言,即使是频率和共振频率一致,但如果激励位置为模态节点,则不会引起共振。而对于圆柱体来说,只要频率和共振频率一致,任何位置激励,都可以引起共振,并且振型只是角度的差别,换句话说,圆柱体模态振型的节点不是真正的节点。而这正是重根模态的体现,任何一个共振模态都可以由一对重根模态组合得出。简言之,圆柱体模态节点和梁板模态节点不一样,理解圆柱体模态要把握重根模态这个重点概念。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20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