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urDyn 成功案例:基于人体建模的可穿戴机器人设计与仿真

研究产品: 穿戴机器人 (Wearble Robot)
仿真目的: 构建人体和可穿戴机器人的动态模型,以验证设计产品的耐受性,并验证控制模型
┃仿真过程
①获取人体运动测量数据、人体程序、创建人体模型和输入运动数据的“Bio-motion”
②将生成的人体模型导入 RecurDyn,然后实现动力学模型
③利用衬套将人体与穿戴机器人相结合,仿真人体的动态行为
*获取可穿戴机器人运动结果
④地面反作用力(GRF)和可穿戴机器人运动数据输入后的动力学分析
⑤获取可穿戴机器人执行器所需的扭矩数据和机器人关节容许角度(ROM)
⑥利用可穿戴机器人执行器的位移和速度数据构建控制联动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
图2 人体模型的创建
┃关键分析技术
利用RecurDyn/Bio-motion创建人体动力学模型
人体和可穿戴机器人通过皮带连接以及动力学建模
使用 ProcessNet进行定制应用后处理和各种人体运动测量数据
动力学模型和Simulink控制联合仿真
┃RecurDyn工具包
-
RecurDyn/Professional -
RecurDyn xSimulink Co-simulation (RecurDyn/Control) or CoLink -
ProcessNet
┃面临的工程问题
在验证阶段难以预测测试中的破损而带来的时间和金钱的损失
直接佩戴样机具有一定危险性
修改设计变量(设计、执行器容量和允许的运动角度)带来重复过度的实验时间和成本
需要通过各项人体模型身体外观对穿戴机器人进行验证
┃解决放案
使用人体模型构建动力学模型,以验证每个关节的扭矩载荷
使用逼真的、多样化的人体模型进行仿真
通过在虚拟环境中验证执行器容量、运动允许角度等来降低样机设计成本
图3 利用RecurDyn开发中的可穿戴机器人
┃仿真结果
在RecurDyn中导入“考虑各关节上加载力矩执行器”的人体模型,建立动力学模型
预测机器人构建动力学模型所需的扭矩和关节运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执行器驱动范围
┃其他应用场景
图4 可穿戴机器人-RecurDyn
-
防止机器人摔倒的控制器设计 -
选择机器人驱动所需的电机容量
图5 上阶梯的机器人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