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内容合集提供近一周来自技术邻的精选汽车干货,为用户推荐最精彩的内容,满足汽车用户的高质量阅读需求。
对汽车内容感兴趣👉关注技术邻汽车学院

1、自建还是代工,这不是个问题
2、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
3、落锤,南北马自达合并
4、俄罗斯拟2030年生产21.7万辆电动车,建成7.2万个充电站
5、“油电能否共存”是伪命题
链接:https://www.jishulink.com/content/post/1821342
6、一文熟悉车载摄像头技术的现在和未来
1、可变截面涡轮技术
可变截面涡轮技术核心是可调涡流截面的导流叶片,这些导流叶片可在低转速、低排气量的工况下关闭,从而增大发动机的进气压力。

2、发动机散热器常见故障检查与排除
散热器是发动机水冷却系统中的主要工作部件之一。散热器长期使用后,芯管会发生堵塞和冷却液外漏,会造成发动机温度升高,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我们要学会其故障的检查与排除方法。

3、电动机与变速器总成的热管理分析
从稳态角度开展电动机不同冷却热管理方案的温度场分析可知;如从总成结构的制造成本及运行安全风险等评估,在满足热管理方案要求下,仅用电动机定子水冷套形式是最为妥当。
4、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低温充电热管理试验研究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从一线及大中型城市向中小城市不同气候地区延伸,需要满足高温、低温以及一些较恶劣环境工况的使用要求。对于用户而言,汽车动力电池低温充放电受限问题的影响尤其明显。要满足低温环境中车辆动力电池使用需求,首先要解决低温充电功率小、充电速度慢、充电容量低的问题,这对纯电动车辆电池及其热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正面碰撞波形评价
正面碰撞波形评价可以为车身结构耐撞性的设计优化提供定量的指标,可以为目标分解提供设计目标,可以为仿真与试验对标、不同试验对标提供准确性与一致性评价。
6、【线束】基于CATIA的后处理系统三维布线技术应用研究
线束系统作为车辆的“神经”,起着连接 中央控制器与电气单元 的重要作用。 目前,车辆系统的线束设计主要采用AutoCAD等软件进行二维设计,其线束长度和走向大多采用现场测量或人工经验的方式确定。

7、一文熟悉火热的AR HUD
增强现实型(AR)抬头显示(HUD)产品,是车内整合整车信息,然后将之以图案化形式反馈给驾驶员的智能化配置,它可以有效防止驾驶员低头看屏幕所带来的分心驾驶。在智能汽车的风口之下,众多车企正在积极抢滩登陆,AR HUD有望成为各厂商秀肌肉的核心配置之一。
8、纯电动汽车正面碰撞概念设计
纯电动汽车为保证续航里程,搭载了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电池重达数百公斤,因此整车质量较传统燃油车有较大增加,比同级别传统车增重2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正面碰撞(包括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时的整车动能增加20%以上。
技术邻汽车学院公众号正式推出,欢迎对汽车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