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振动、冲击、碰撞计算、动力优化设计、振动疲劳分析与振动台试验模拟

2021年10月22日-10月24日 线下*成都/同步直播 (授课3天)
大纲 |
主要内容 |
概述 |
1、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定义和目的 2、结构动力学分析的不同类型 3、结构动力学控制方程 4、动力计算基本概念和术语 5、结构动力学不同分析类型的关系 |
结构阻尼和数值阻尼 |
1、阻尼的定义 2、阻尼的类型 3、结构通用动力学方程 4、单自由度系统的粘性阻尼 5、阻尼矩阵 6、数值阻尼 工程实例-1:弹簧振子系统振动模态计算 |
结构模态计算 |
1、模态分析简介 2、模态计算理论 3、固有频率与模态振型 4、参与系数,有效质量 5、模态提取方法 6、模态计算中接触设置 7、模态计算设置 8、复模态理论 9、非对称复模态 10、有应力结构的模态分析方法 11、非线性模态及其求解方法(线性摄动法) 12、湿模态理论及其求解方法 工程实例-1:基于模态理论的车轮选型分析 工程实例-2:刹车盘摩擦啸叫的非对称复模态计算 工程实例-3:风扇模态的应力刚化和旋转软化效应分析 工程实例-4:橡胶支撑结构的非线性模态计算 工程实例-5:多盘转子结构的临界转速计算 工程实例-6:盛水水槽的湿模态计算 |
谐响应分析 |
1、谐响应分析简介 2、谐响应分析理论 3、谐响应分析中接触设置 4、基于完全法的谐响应分析 5、完全法中阻尼设置原理 6、谐响应分析支持的边界和载荷类型 7、完全法的计算设置 8、基于模态叠加法的谐响应计算方法 9、谐响应分析后处理方法 工程实例-1:薄壁钢板的预应力谐响应分析(正弦扫频分析) |
瞬态动力学分析 |
1、瞬态动力学简介 2、瞬态动力学理论 3、积分时间步长选取准则 4、完全法的基本设置 5、完全法的初始条件 6、完全法的支持的载荷和支撑条件 7、基于模态叠加法的瞬态动力学 8、冲击载荷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计算 9、 结构碰撞动力计算 工程实例-1:电路板跌落与碰撞计算 工程实例-2:连杆机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计算 工程实例-3: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计算 工程实例-4:冲击载荷作用下船用配电箱的动力响应计算 |
响应谱分析 |
1、响应谱分析简介 2、生成响应谱的方法 3、响应谱分析的类型 4、单点响应谱分析 5、多点响应谱分析 6、响应谱计算的设置 工程实例-1:建筑结构地震反应的响应谱分析 工程实例-2:配电箱冲击响应谱分析 |
随机振动 分析 |
1、随机振动分析简介 2、生成功率谱密度(PSD)的方法 3、随机振动分析理论 4、PSD曲线拟合 5、PSD分析设置 6、随机振动1σ 2σ 3σ计算结果的解释 工程实例-1:PCB电路主板的随机振动分析 工程实例-1: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随机振动试验仿真 |
结构冲击 计算 |
1、概述 2、等效静态方法(冲击设计因子方法) 3、谱分析法 3.1冲击响应谱法 3.2动力设计分析方法(DDAM) 4、时域分析法 5、冲击响应谱转时域载荷的方法 6、我国军标与德国军标中冲击载荷的取用规则 工程实例-1:船用配电箱的冲击响应谱分析 工程实例-2:船用配电箱的DDAM分析 工程实例-3:冲击载荷作用下船用配电箱的时程响应计算 |
结构振动高级分析技术 |
1、非一致(多点)激励问题的模拟计算 2、基于加速度法的结构振动计算 3、基于位移法的结构振动计算 4、基于大质量法的结构振动计算 5、基于大刚度法的结构振动计算 工程实例-1:质量点-弹簧振动系统的加速度法模拟 工程实例-2:质量点-弹簧振动系统的位移法模拟 工程实例-3:质量点-弹簧振动系统的大质量法模拟 工程实例-4:质量点-弹簧振动系统的大刚度法模拟 工程实例-5:基于加速度法的高层建筑地震响应模拟 工程实例-6:基于大质量法的大跨刚构桥地震非一致激励动力分析 工程实例-7:基于位移法的大跨度桥梁的地震非一致激励动力分析 |
结构振动台试验模拟技术 |
1、概述 2、振动台与结构模型的连接 3、oct/min和dB/oct的含义及其在ANSYS中的定义方法 4、正弦定频试验模拟方法 5、正弦扫频试验模拟方法 6、随机振动试验模拟方法 7、冲击试验模拟方法 8、时域激励振动试验的模拟方法 工程实例-1:货架结构正弦扫频的振动台试验模拟 工程实例-2:核安全壳冲击试验的大质量法模拟 工程实例-3: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随机振动试验仿真 工程实例-4:基于位移输入的建筑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过程的时域仿真计算方法 |
结构动力优化 |
1、结构优化设计简介 2、优化设计中常用术语 3、结构优化方法与计算设置原理 4、结构动力优化原理 5、结构动力优化的分析系统 工程实例-1:基于FEM-GA(有限元-遗传算法)的主轴振动特性优化计算 工程实例-2:基于动力优化设计的多盘转子临界转速提升方法 |
结构振动疲劳寿命计算 |
1、随机振动疲劳背景 2、疲劳计算方法对比 3、S-N曲线的描述 4、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5、基于频域法的结构振动疲劳寿命分析原理 6、结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分析流程 7、基于AWB-Ncode的振动疲劳计算方法 工程实例-1:自行车前叉振动疲劳寿命计算 |
备注 |
1、开课前老师会针对学员反馈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对共性问题在课堂中老师会与学员共同分析探讨、个性问题将在课下单独交流。 2、请学员自带笔记本电脑,安装Ansys2020R2和Ncode2020R2软件。 |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