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全面了解3D表面薄膜装饰工艺:TOM

浏览:2292 收藏:1
一直以来,膜内及膜外薄膜装饰工艺深受各行业喜爱,在汽车、家电、包装等领域的产品外观件上经常会见到它们的身影,可谓是应用广泛。膜内外装饰工艺中,用得更多的有INS、IML及TOM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或将大范围取代传统工艺来制作更丰富的装饰效果。本文,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TOM工艺,主要内容包括:
图: 别克GL8 Avenir内饰复杂曲面零部件采用TOM工艺制成,由一位汽车CMF专家提供
一、什么是TOM工艺?
下面这些产品样件都是采用TOM工艺制成:
图 :TOM工艺制成的产品样件效果拍摄
图 :笔者拍摄的一个TOM工艺样品,曲面包覆的非常自然顺畅,触感非常不错,手机拍摄条件较差
二、工艺特点有哪些?
触感更真实,TOM工艺过程中的薄膜软化温度较模内装饰的低100-200℃,加压压力不需要太高,因此,触感会被更好保存,并且不容易减弱或消失,摸起来更真实一些;
性能稳定,可塑性强;
色彩表现力更强,更丰富;
适用的材质多样化,不仅是塑胶,还包括玻璃、金属、木材等;
加工效率还不错,小件产品可一模多腔,同时披覆,但方向需一致。大小件均可实现表面装饰;
相比于水转印、电镀、喷涂等传统工艺,更环保,工艺可控性更高;
设计自由度大,可适用各种复杂形状,更“深入”地加工,加工过程中可以包覆到产品的逆勾部位及末端;
包裹边界的范围较大,可满足复杂形状的成型拉伸,膜厚大概在0.05-0.5之间;
定位更容易一些,比如文字或图案部分,精度更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工艺流程介绍
四、TOM工艺的主要应用
图 :别克GL8 Avenir,图片由一位汽车CMF专家提供
图 :丰田凯美瑞,图片由一位汽车CMF专家提供
推荐阅读
END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于CMF设计军团号,只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以上内容如有错误,欢迎留言指正,谢谢!
更多结构相关知识,请点击下面卡片关注公众号查看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
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