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

2019年8月8日,西安市一建筑工地塔吊在暴雨中倒塌。
2019年8月7日,成都市春熙路一施工现场,发生塔吊倒塌事故,砸中一路旁白色私家车。
2019年8月5日,中山古镇一建筑工地,塔吊使用过程中发生整体倾覆事故。
2019年7月31日,上饶一在建工地,塔吊顶升时发生套架滑落事故,4人被困。
2019年7月24日一天,贵阳、重庆、咸阳、修水、广西,5起塔吊倒塌事故。

......

塔吊特别容易倒?

2019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塔吊倒塌事故发生的概率为: 1台/1.5天 这还不包括未被统计到、隐藏、未遂的事故。
可以说这类事故每天都会见诸媒体,这些拿鲜血换来的事故案例,不得不让人思考: 塔吊真的这么脆弱吗?塔吊真的这么容易倒塌吗?这么容易出事故的工种,为什么还有人敢做?……
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下,塔吊倒塌有多难?

塔吊并不容易倒!

使用年限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1
从官方发布看,《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第659号),2016年2月18日已经失效,但是目前市场上认为的塔吊年限也还是按照该文执行!
可以看出,最小的塔吊的使用年限尚且有 10年,而目前市场上630~1250的塔吊居多,使用年限则达到 15年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2
那么实际上我们要求的塔吊使用年限呢,远远达不到设备报废年限。很多公司甚至要求 3年、5年内塔吊……所以,单从使用年限看,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在用设备,安全性能完全没问题的,塔吊想要倒塌,还是很难的!
循环数
塔吊的利用等级表明塔式起重机使用的频繁程度,以在设计寿命内应完成的总工作循环数Nt表征。一般可按15~30年计算,分5个等级。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3
从表格中看出,经常中等频繁使用的塔机,设计使用循环数达到500000次,粗略估计 年限达到30年之久,塔吊的官方最大使用寿命才20年,何况目前市场上主流塔吊的使用寿命是在10~15年之间。所以,塔吊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是远远达不到上述循环次数的, 理论上的安全系数应该是很大的。塔吊想要倒塌,很难!
大风影响
内陆的计算风速为28.3~31m/s(10min时距平均风速22.1m/s),相当于9级大风,这种风速在内陆地区极少遇到,郑州地区近三年有记载的最大等级风力也仅在8级左右。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4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5
而沿海的计算风速则高达55m/s(10min时距平均风速39.3m/s),相当于13级风力,也即是一级台风。所以,塔吊的抗风能力,实际上是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的,不说沿海多变的气候环境,最起码内陆地区,理论上正常使用,塔吊不会被大风刮倒!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6

不容易倒的塔吊为什么倒了?

单从使用年限看,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在用设备,安全性能完全没问题的, 现实却是, 很多准新塔吊、甚至刚出厂塔吊 倒塌的事故,屡见不鲜!为什么?
塔吊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是远远达不到上述循环次数的,理论上的安全系数应该是很大的。 但市场上,很少有塔吊在其使用周期内超过其使用循环次数,塔吊却还是频繁倒塌,为什么?
理论上正常使用,塔吊不会被大风刮倒!然而,2017年上半年一场大风,郑州三台塔吊倒塌。 2 019年大风吹倒的塔吊更是不计其数,为什么?

真相只有一个

违章作业、超载使用、设备维保缺陷

就是这些很简单的问题,造成了设备倒塌的大事故。 保障塔吊安全,我们需要更专业的人!

工地A

项目管理标准高,配置专职机管员,负责设备运行安全。此类项目安全员、机管员各司其职,安全、设备管理均能有效进行,是我们目前提倡的一种人员配置方式。

工地B

公司下辖项目较多,没办法每个项目配置专职机管员,公司设置安设部,负责项目的设备检查。此类项目设备管控好坏,依赖于租赁公司的服务,以及公司总部的时间安排。公司总部的设备管理部,忙于外联事项,且下辖项目较分散,难以有效对项目设备进行管理。

工地C

公司项目不多,项目上设备也不多,租赁公司服务较好,设备管理的好坏,完全依赖于租赁公司的服务意识。此类工地存在的基础是租赁公司在优质供应商之列,租赁单位定期(每月不少于3次)到项目做有效的维护保养,基本保证设备安全。

工地D

项目未配置机管员,选择的租赁公司属于“艺高人胆大”之列(原因有:主管部门介绍、地方保护、项目或公司某些人中饱私囊),设备管理失控,设备安全听天由命!

此类项目,设备管理的重担和责任完全推给项目“背锅王”——安全主管!目前安全员的工作职责严重超出法律规定,和其福利待遇严重不平衡,安全管理几乎包括除项目质量、进度、成本之外的所有事项。安全员也是人,时间就这么多,精力无从分配。这种项目,设备不出事故,不正常!

吊维护与使用安全教育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7

塔吊是建筑施工现场最常见的起重机械,类似事故接二连三,伤亡惨重、损失巨大。做好塔吊维保和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一、塔吊安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一)基础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8

塔吊现场定位示意图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9

基础钢筋绑扎和基础定位图

说明:

1. 塔机的安装位置和起重臂方向应便于项目完工后塔吊的拆除;塔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必须符合要求。

2. 固定支脚周围的钢筋数量不得减少和切断;主筋通连支脚有困难时, 允许主筋避让, 但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10

塔吊基础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11

塔吊承台基础

说明:

1. 塔吊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必须为C35以上;为了满足工期要求, 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塔吊基础混凝土必须做强度试压, 待达到90%说明书中强度时, 方可进行上部结构安装。

2. 塔吊基础不得积水, 要有可靠的排水措施;在塔吊基础附近内不得随意挖坑或开沟。

(二)作业要求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12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13

说明:

1. 塔吊必须取得设备产权备案证。

2. 安拆单位必须取得起重设备安装工程相匹配的专业承包资质等级。

(三)作业前交底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14

塔吊安装前的方案学习和安全技术交底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15

接受交底人员签字

说明:

塔吊安拆作业中,安、 拆单位技术负责人、 项目安全主任、 专职安全员、 项目监理必须旁站监督。

(四)安装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16

塔吊安装辅助汽车吊及作业区域的警戒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17

塔吊安装图

说明: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 拆卸前作业单位应当向工程所属安监站办理安装 (拆卸) 告知手续。

(五)验收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18

塔吊荷载试验图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19

塔吊避雷、 重复接地和风速仪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20

说明:

1. 塔吊的重复接地和避雷接地可以采取同一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2. 塔吊荷载试验包括静载、 动载、 超载试验。

3. 塔吊塔顶高度超过30m, 塔吊的塔顶、 平衡臂、 起重臂应设置障碍灯;塔吊起重臂根部铰点高度超过50m, 应安装风速仪。

4. 起重机供电电源应设总电源开关, 该开关应设置在靠近起重机且地面人员易于操作的地方, 开关出线端不得连接与起重机无关的电气设备。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21

塔吊安装验收牌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22

塔吊使用登记告示牌

说明:

验收后30天之内, 使用单位应办理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登记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六)多塔作业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23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24

多塔作业图

说明:

1. 施工现场有多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 应当组织制定并实施防止塔式起重机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

2. 多塔作业时满足: 

1)两台塔吊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塔吊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塔吊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m的距离;

 2)处于高位塔吊的最低位置的部件与低位塔吊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m。

(七)维护保养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25

塔吊电气部件的定期检查、 保养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26

塔吊连接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的定期检查

说明: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 应当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经常性和定期的检查、 维护和保养。

(八)顶升、 附墙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27

塔吊附墙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28

塔吊顶升

说明:

1. 塔吊加节顶升和附着必须编制专项方案, 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批准后并告知相关主管部门, 方可实施。

2. 塔吊顶升过程中必须派专人负责操纵油泵;顶升千斤顶的上下搁置横梁必须专人负责操作看管。

3. 塔吊附着过程中,禁止擅自使用非原制造厂制造的附着装置;附着杆件与建筑物连接处必须确保强度满足要求。

(九)安全装置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29

塔吊回转限位器图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30

塔吊吊钩及防脱绳装置图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31

塔吊重量限位器图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32

塔吊力矩限位器图

说明:

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的建筑起重机械及其安全保护装置、 吊具、 索具等进行经常性和定期的检查、 维护和保养, 并做好记录。

(十)上人通道和休息平台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33

上人通道

塔吊特别容易倒?其实很难!!的图34

塔身休息平台和护圈

说明:

1. 塔吊使用过程中搭设的上人通道严禁与脚手架相连。

2. 塔吊当梯子高度超过10m时, 应设置休息小平台, 第一个小平台应不超过12.5m高度处, 以后每10m内设置一个。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