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战斗机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及材料选择标准(一):应力标准


研究表明,由于战斗机的特殊要求,它们通常会推动新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工业界对轻质材料的需求大幅增长。如今,民机中复合材料的使用量已经达到了50%以上,同时还提供了许多优点,例如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优异的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等等通常,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结构提供了增强的有效载荷、改进的灵活性、短距起飞、远程任务和高机动能力。

当我们纵观复合材料航空发展史,复合材料是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应用于军用飞机,后来在20世纪70年代扩展到民用飞机领域。经实验证明复合材料结构件,与等效的铝结构设计相比,可以实现15-20%的重量节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结构件的应用导致零件成本显著增加。碳纤维热固性复合材料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多,从次级结构、控制面开始,到后来的机翼和主机身结构,这已经证明几乎所有的结构型飞机部件都可以用这些材料制造,并且可以实现预期的效益。

现代飞机结构是由薄层预浸渍纤维堆叠成层压板构成。薄层中的纤维通常是单向(UD)碳纤维或预浸有聚合物树脂的机织织物机织物和UD带都用于飞机结构的制造业。由于自动化的机会和成本,通常选择UD预浸料。自动化胶带铺设(ATL)和先进纤维铺设(AFP)等方法通常用于生产高成本零部件。

商用飞机用UD预浸料的纤维体积含量一般控制为55–57%。当在高温和压力下固化时,它们会形成高刚度、轻量化的复合材料结构件。对于航空结构部件,与其他复合材料技术相比,碳纤维预浸料可提供最高的比刚度和比强度。例如,硼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被用于美国F-14和F-15战斗机的尾翼蒙皮,但制造时使用的复合材料的结构重量百分比很小F-15中复合材料用量仅为2%。随后,复合材料应用比例逐渐提高,从F-18的19%上升到F-22的24%

碳纤维材料也用于欧洲台风战斗机。如下图1所示,机翼蒙皮、前机身、襟翼和方向舵都使用了复合材料,增韧环氧表层约占外表面的75%。另一方面,使用复合材料不是战斗机的特权,复合材料在商用飞机上的首次重大应用是空客公司1983年在A300和A310的方向舵上的应用,然后是1985年在垂直尾翼上的应用。

军用战斗机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及材料选择标准(一):应力标准的图1

图1 欧洲台风战斗机中的主要材料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刚度和强度,因此在运输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而由于重量较轻,燃料消耗和排放量都可以减少。据悉,一架客机每增加一公斤,每年需要增加130升燃料。可以预计,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范围将达到几乎所有的区域和约40%的结构重量将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在新型战斗机的开发中,不断提高性能的需求要求在载重结构上大幅度减轻重量。除了设计技术的改进(例如集成设计、优化),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更效的施工方法具有显著的减重潜力。

在本系列文章中将会介绍战斗机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选择标准,以便在重量、强度和成本方面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来满足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飞机结构的应力标准。

Part 1:飞机结构的应力标准

碳纤维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许多现代战斗机,如洛克希德·马丁F-35闪电战斗机、欧洲战斗机、拉斐尔和萨博鹰狮碳纤维材料是飞机承重结构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例如:机翼蒙皮、襟副翼、垂直稳定器、 机身和尾翼等

欧洲台风战斗机,约40%的结构重量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上图1)。重量节省可以增加有效载荷范围,提供在恒定性能水平下缩小子系统尺寸的机会,或者可提供更好的燃料效率。

再比如,美国第五代战斗机F/A-22,作为全球最先进的飞机,它在机身、机翼和尾翼的最重要部分使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事实上,这款军机中的钛合金占该总重量的40%,复合材料占34%

此外,复合材料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促使了其他飞机部件的开发。如今的隐形飞机是由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制成的,因为碳纤维具有优越的性能,有助于减少热辐射和雷达反射。图2描绘了用于欧洲战斗机的CFC(carbon fiber composites)机翼,该机翼通过弯曲和剪切配件连接到机身上。扭转箱由承载蒙皮和连接到下蒙皮的抗剪梁和肋组成。

军用战斗机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及材料选择标准(一):应力标准的图2

图2 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翼的强度标准

为结构提供性能保证,必须确保箱体设计的主要标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例如高拉伸和压缩弹性模量、高缺口拉伸和缺口压缩强度等,提供了较高的襟副翼、足够的蒙皮和梁腹板屈曲稳定性以及较高的载荷引入强度图3显示了驾驶舱区域中前机身的典型结构,并说明了与机翼相同的标准在这里是如何主要有效的。

军用战斗机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及材料选择标准(一):应力标准的图3

图3 碳纤维机身典型截面结构

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结构通常容易受到异物损坏,可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产生几乎不可见的分层,并可能导致压缩强度降低。实验数据表明,分层可以在不同的过程中进行,主要是受到冲击损伤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无法从冲击面检测到分层。研究发现,分层大大降低了压缩性能,因为结构表现为一系列薄支柱,而不是原始厚截面。

冲击后压缩强度是关于应力的另一个重要要求。如图4所示,分层试样的抗压强度随初始分层面积的增大而减小越大,孔周围的应力区域越高,这会因裂纹而降低材料的强度。这可以通过失效模式来解释。当压缩载荷施加到分层面积较小的试样上时,分层将增长并导致局部屈曲和破坏。

军用战斗机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及材料选择标准(一):应力标准的图4图4 冲击后压缩强度与初始分层面积的关系

与金属材料不同,CFC层压板非常容易受到与静强度相关的缺口的影响,因此它对破坏具有弹性,无法在缺口(螺栓孔、切口等)周围发生局部屈服(图5)。此外,层压板缺口强度会受缺口尺寸的影响。

军用战斗机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及材料选择标准(一):应力标准的图5

图5 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缺口拉伸强度

在缺口准各向同性层压板中,可能会发生局部屈曲,从而导致过早断裂。因此,CFC制造的战斗机机身结构的主要标准包括拉伸和压缩弹性模量、缺口拉伸和压缩强度以及冲击后压缩强度(CAI)。此外,开孔压缩中的强度降低不如拉伸中严重,这可能是因为净压缩强度本身明显小于拉伸中的强度,并且已经说明了压缩应力状态下的一些强度降低特征。

此外,在潮湿的环境中,基体材料会吸收水分并降解,从而减少对纤维的支撑。上述一些性能随着湿度和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必须考虑最坏的干/湿条件和冷/热环境组合

如果满足制造要求,则只能通过查看总结构重量影响来对不同半成品进行最终评估。因此,所有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飞机部件(例如机翼、机身、翅片)均已初步受力,上述性能对复合材料结构总重量的贡献如下:拉伸模量=7%、压缩模量=40%、开孔抗拉强度=15%、填充孔抗压强度=22%、承载强度=11%、冲击后压缩强度=5%。

本文来自: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

(1条)
默认 最新
不错
评论 点赞
点赞 3 评论 1 收藏 4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