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QUS中点面耦合约束的荷载单位

大家好!我是食诗吃词。

第一篇帖子,也没什么难度和深度,只是一个简单的分享吧。特别感谢粉丝同学“Yy"提出的问题。

该同学向我提问:在ABAQUS中,点面耦合时在点上施加的力荷载是N的单位还是Pa的单位呢?

我当时一看到这个问题,就想到的肯定是N的单位(当然经过试验这也确实是正确答案,如果大家只是看答案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内容也不必再看了,感谢大家),毕竟施加的荷载名称是concentrated force,并且我们平时在给耦合点施加位移荷载时,得到的反力也是N的单位。但是该同学纠结于一句话,那就是点面耦合之后,我加到点上的荷载,就相当于加到面上,那是不是我施加到面上的每一点荷载都是N,那么分布开来应该是N/m²,或者N/mm²,即压强单位。

想解答这个疑问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建立三个简单的模型(其实更简单的方法只需要建一个表面比单位尺寸(1*1)大一定数量的块体,而后通过对耦合点施加力荷载,看其结果分析量级即可知道答案,但是为了防止偶然性(即单位尺寸的模型),本帖借鉴”Yy“同学的做法,建立三个模型),模型如下:建立100*100*100mm的立方体,随便给一个材料,立方体下表面完全约束,三个模型网格尺寸相同,分别施加三种上表面力荷载:

1,点面耦合的模型,在耦合点施加数值为-200的荷载,如下所示:

点面耦合动力分布.png


耦合荷载.png

最终得到应力状态如下:

点面耦合结果.png

此结果的点面耦合为运动分布,运动学耦合将耦合节点的运动约束为参考节点的刚体运动。该约束可以应用于耦合节点上相对于全局或局部坐标系的用户指定的自由度。

我们可以再做一个连续分布的模型,加相同荷载,得到结果:

点面耦合连续分布.png


点面耦合连续分布结果.png


2,复制上文模型,将点面耦合即相应荷载删除,在块体上表面施加数值为200的压强,得到结果:

压强荷载.png


压强结果.png


可以看到,二者并不在一个数量级,至少可以确定点面耦合施加的力不是压强单位,谨慎起见,再复制模型2,将压强分布改为总力分布(即此刻的200为N的单位,均分为压强施加到上表面),得到结果如下:

压强总力荷载.png


压强总力结果.png


可以看到,压强总力施加与点面耦合施加所得到的结果在一个数量级,且与点面耦合的连续分布结果一致。

最终得出点面耦合施加的荷载单位为力的单位,即N。

此篇帖子写到一半发现有更简单的方法,但是已经敲了那么多字了,哈哈哈哈哈,也不舍得删掉,因此就当是第一个帖子的锻炼吧,多谢阅读,不胜感激,再次感谢”Yy“粉丝同学提出的问题。


ABAQUS

ABAQUS中点面耦合约束的荷载单位的评论1条

ABAQUS中点面耦合约束的荷载单位的相关案例教程

【问题】一个桁架系统由4根杆件组成,杆的横截面积是100平方毫米,杆件为钢材,弹性模量是200GPA,泊松比为0.3,现在左边两个节点为固定铰支座,而在右边节点上施加竖直方向的滚动支座。在中间节点上施加竖直向下的集中力,大小为100N,现在要求中间节点的节点位移,以及各个支撑处的支反力。(本文例子来自于张建华 丁磊编著的《ABAQUS基础入门与案例精通》2012.6)【问题分析】这是一个简
ABAQUS平板对接-不带生死单元。Python编写移动高斯热源子程序(包括高斯面热源、双椭球热源)模型作如下假设:材料为各向同性材料,不考虑熔池流动及相变影响。考虑到过来学习的大多都是和我一样的学生党,因此设置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价格。如果视频中有什么错误或没讲清的大家可以留言!! Python热源子程序:1.双椭球热源      SUBROUTINE DFLUX(
  在ANSYS中可以通过坐标来选取对象,Abaqus虽说没有ANSYS那么方便,但是也还是可以实现的,主要是通过findAt函数,可以选择cell(体)、face(面)、edge(边)和vertex(顶点)。  findAt(): This method returns the object or objects in the VertexArray lo
计算任务的描述:墙体尺寸为1400mm×160mm×2800mm,两侧有200mm×160mm×2800mm的后浇暗柱,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43.1 Mpa,混凝土密度2400kg/m4,混凝土弹性模量为3.15x104 Mpa.泊松比0.2。暗柱设有4根直径为16mm的HRB335纵向钢筋和间距为150mm的直径为8mm的HPB300型号的箍筋,墙体横向和竖向设间距为200mm,直径为8mm的
刚架:由梁和柱组成的结构,各杆件主要受弯,刚架的结点主要是刚结点。刚架强调的是结构的刚度,不一定是钢结构。 桁架:一种由杆件彼此在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 案例一:三维钢框架模型分析 选取梁单元创建部件,材料为钢材,密度7.85E-09,杨氏模量206000,泊松比0.3,屈服应力235
影响力
粉丝
内容
获赞
收藏
    2 0
    项目客服
    培训客服
    平台客服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