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模拟

1、 引言
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凭借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构件的承载力与延性得到显著提升,在高层建筑与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该结构在轴压荷载下,钢管与混凝土协同工作,其受力机理与传统钢筋混凝土柱存在明显差异。本案例围绕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展开建模复现,借助 ABAQUS 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轴压受力性能进行数值模拟。本次复现主要聚焦于建模过程教学,不涉及参数优化内容。
2、 几何模型与材料参数
(1) 模型构建:
本案例采用减缩积分三维实体单元 C3D8R 模拟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混凝土和钢管部分。混凝土六面体网格边长为 20mm,钢管网格边长为 20mm。这样的网格尺寸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避免因网格尺寸过大导致模型不收敛,或尺寸过小使计算速度明显减慢的问题,可较好地模拟实际试件的受力性能。方钢管混凝土短柱数值模拟几何模型如下所示:
图1混凝土模型
图2钢管模型
图3压板模型
图4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装配模型
(2) 材料属性:
混凝土材料采用 ABAQUS 中的塑性损伤模型,钢管采用随动强化弹塑性模型。普通混凝土单轴应力 - 应变关系遵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方钢管采用屈服强度560MPa级热轧重型H型钢,其应力 - 应变关系依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确定。
3、 分析步设置
分析类型设定为静力 - 通用分析步,设定分析时间长度为 ,同时启用几何非线性以考虑结构的大变形效应。
图6 设置分析步
图7 历程输出(方便后续在可视化步骤中直接输出荷载位移曲线)
4、 相互作用
钢管与垫块的接触面采用面面接触设置,其中法向定义为硬接触,切向按实际工况赋予0.5的摩擦系数;钢管与混凝土的接触面采用面面接触设置,其中法向定义为硬接触,切向按实际工况赋予 0.3 的摩擦系数;加载参考点与试件顶部表面通过耦合约束实现荷载传递,底部边界条件设置为固定约束。
5、 计算结果
图8应力云图
图9位移云图
6、 结论与拓展应用
(1) 模型结论
有限元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方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钢管壁厚与混凝土强度是控制其破坏的关键因素。
(2) 工程建议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可通过增加钢管壁厚、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来提升构件的轴压承载力与延性。
(3) 拓展方向
该模拟方法可延伸至方钢管混凝土长柱、圆钢管混凝土柱等场景,也可结合反复荷载分析其抗震性能
7、 附件:本案例中的abaqus模型文件(包括cae、odb和inp文件)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请购买后观看
包含1个文件
7、 附件:本案例中的abaqus模型文件(包括cae、odb和inp文件)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