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台充电宝召回!锂电池隔膜如何保障安全“命门”?

图片

最近,移动电源行业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6月以来,安克创新、罗马仕等知名品牌相继宣布召回超过120万台充电宝,原因直指电芯安全隐患——其中罗马仕三款型号(PAC20-272、PAC20-392、PLT20A-152)召回量就达49万台。公告中提到的“电芯原材料缺陷”“隔膜绝缘失效”等术语,让普通用户看得一头雾水,但背后隐藏的却是锂电池安全的核心问题:隔膜失效引发的胀气与热失控

图片

罗马仕召回公告(来源: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图片

安克创新召回公告(来源:安克创新官网)

这些召回产品中,部分电芯因隔膜材料或工艺缺陷(如杂质残留、热稳定性不足),在长期充放电后逐渐失去绝缘功能,导致内部短路。短路瞬间的焦耳热触发电解液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如CO₂、H₂),电池内部压力骤增,最终引发鼓包甚至燃烧。而这一连锁反应的起点,往往源于那层仅几十微米厚、却关乎生死的“隐形守护者”——隔膜

图片

一、锂电池隔膜:塑料薄膜的「安全守门人」


从塑料材料学视角看,锂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与电解液构成,其中隔膜是一层厚度仅10-20μm的聚烯烃塑料薄膜。当充电宝放电时,锂离子需通过隔膜微孔从负极迁移至正极,而电子需经外部电路形成电流。若隔膜材料强度不足(如偷换未经检测的 PE/PP 薄膜),可能因刺穿或熔融导致正负极短路,这正是近期事故的根源。


企业微信截图_17518806181380.png


电池隔膜性能参数的表征主要可分为结构特性、力学性能和理化性质等几个方面: 

1、隔膜的结构特性:

主要包括厚度、孔径及分布、孔隙率、透过性、微观形貌等参数

2、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抗穿刺强度

3、理化性质

润湿性和润湿速度、化学稳定性、安全保护性能

4、热性能

热闭合温度、熔融破裂温度、热收缩率

5、电化学性能

线性伏安扫描测试(LSV)、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循环性能(CP)、离子电导率

二、电池隔膜检测方法

根据GB/T 36363-2018《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隔膜》标准,锂电池隔膜需要进行的物理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按关键性能分类整理如下:

基本物理特性检测

厚度及均匀性

测试方法:采用非接触式测厚仪或千分尺测量。

要求:厚度偏差需符合标准范围(通常≤±1μm),确保电池装配一致性

力学性能检测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

测试方法: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隔膜纵向(MD)和横向(TD)的拉伸性能。

标准要求:拉伸强度≥100 MPa(MD/TD),断裂伸长率需均衡。

穿刺强度

测试方法:用特定针头刺穿隔膜,记录最大力值。

意义:防止电池内部枝晶刺穿隔膜导致短路,通常要求≥300 gf。

透气性能检测

Gurley值(透气度)

测试方法:测量100 mL空气通过隔膜所需时间(秒)。

标准范围:常规隔膜Gurley值在200-500秒/100 mL,过低可能影响机械强度,过高则阻碍离子传输。

热性能检测

热收缩率

测试方法:将隔膜在特定温度(如90℃、120℃)下加热一定时间,测量尺寸变化率。

要求:高温下收缩率需≤5%(纵向/横向),防止电池内部短路。

闭孔温度与破膜温度

闭孔温度:隔膜微孔闭合的温度(通常130-140℃),阻断离子传输以提升安全性。

破膜温度:隔膜完全熔融破裂的温度(≥150℃),需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或热机械分析(TMA)测定。

企业微信截图_17518829799958.png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热分析仪

孔径与分布测试

最大孔径与平均孔径

测试方法:采用泡点法(Bubble Point)或扫描电镜(SEM)分析。

要求:孔径分布均匀,最大孔径≤1μm,防止锂枝晶穿透。

表面特性与润湿性

接触角(润湿性)

测试方法:测量电解液在隔膜表面的接触角,评估浸润速度。

意义:接触角小(<30°)表明润湿性好,利于电池充放电效率。

图片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接触角测量仪

表面粗糙度与涂层均匀性(如为涂覆隔膜)

测试方法:原子力显微镜(AFM)或光学轮廓仪分析。

image.png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原子力显微镜

化学稳定性与电解液兼容性

吸液率与保液能力

测试方法:浸泡隔膜于电解液中,计算质量变化率。

要求:高吸液率(≥100%)确保电解液充分保留。

其他特殊测试

绝缘性能:验证隔膜在干燥状态下的电阻率(需≥1×10^8 Ω·cm)。

抗老化性能: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测试。

三、总结

GB/T 36363标准通过上述检测项目全面评估隔膜的物理性能,确保其满足锂电池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及安全性的要求。实际测试需在标准温湿度环境(如23±2℃、50±5%RH)下进行,并依据标准附录的详细方法操作。对于企业质量控制,建议配置符合标准要求的测试仪器综合验证隔膜适用性能。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