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0V到1000V:表面漏电起痕测试(STT)为超级快充系上“安全带”!
2025年11月27日 14:37随着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需求的不断提升,800V及以上高压平台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2020年保时捷Taycan率先实现800V架构商业化后,包括现代、比亚迪、小鹏等主流车企纷纷跟进布局。
电压平台的提升意味着充电功率的显著增加,然而,高电压也带来了更严峻的绝缘挑战。在超级快充场景下,电气系统需要承受持续的高电压、大电流冲击,同时面临温度变化、湿度、污染物等多重环境因素的影响。传统绝缘材料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容易发生漏电起痕现象,即材料表面因局部放电形成碳化导电通路,最终导致绝缘失效甚至引发火灾。
表面漏电起痕测试(STT)
表面漏电起痕测试(STT)方法专为评估工作电压在600 V至900 V之间的电动汽车架构材料性能而设计,同时还能为汽车制造商在材料筛选过程提供更多指导意见。
该方法已成为市场上针对该电压范围的标准化测试方案,并已收录于UL 2597标准《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材料测试方法调查大纲:表面漏电起痕测试(STT)方法》,于 2025 年 5 月发布。
- 测试目标:评估材料在高电压、潮湿或污染介质共同作用下的表面爬电、起痕、燃烧等失效模式,侧重于实际使用环境的极端条件。
- 关键参数
- 电压范围:600 V - 900 V。
- 电极材料与几何:通常采用耐高压的金属或合金电极,电极间距、倾角可根据 UL 2597 规定调节。
- 滴液量与高度:可调节的滴液系统,滴液高度约 30 - 40 mm,滴速约 30 s/滴。
适用范围:汽车、轨道交通、航空等高压/高功率电气系统的绝缘材料和部件。
STT与CTI的区别
测试参数
CTI(传统方法)
STT(新规方法)
服务介绍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漏电起痕试验仪
试验项目:
耐电痕化指数测量(PTI)
相比电痕化指数测量(CTI)
表面漏电起痕测试(STT)
样品要求:
1、尺寸要求不小于20*20mm;
2、美标要求样品厚度至少2.5mm,国标和IEC要求至少3mm;
3、平行样10~15个
适用产品: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照明设备、低压电器、家用电器、机床电器、电机、电动工具、电子仪器、电工仪表,也适用于绝缘材料、工程塑料、电气连接件、辅件行业。
咨询电话:020-66221668
结语
在超级快充赛道上,安全性始终是技术发展的基石。STT测试作为保障高压绝缘安全的关键工具,将继续推动材料创新、优化工程设计,最终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充电体验,加速电动汽车的普及进程。
对于超级快充系统开发商而言,尽早采用STT测试方法进行材料筛选和产品验证,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获得重要的安全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
推荐阅读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