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设计是一种系统化、集成化的现代设计技术,它以计算机作为主要技术手段,除了通常意义下的CAD、CAPP、CA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roduct Data Management System——PDMS)等单元技术的应用外,还要着重解决以下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
1.产品并行开发过程建模及优化
|
并行设计的思想是在研究产品开发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要实现产品的并行设计,首先要建立起产品并行开发的信息模型。 对产品开发过程信息模型的研究始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的术语结构分析,用一套符号及一些规约方法表示出产品开发中的信息流动,提出数据流动图(Data Flow Diagram——DFD)建模技术。美国软件技术公司通过类似的研究,提出了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把出人员、机械、方法、材料、产品等组成的系统用图形、文字加以表示,建立了结构分析和设计技术(Structural Analysis and Design Technology——SADT)系统,1978年被美国空军选作支持集成计算机辅助制造(Integration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ICAM)系统的软件技术,以后又在SADT的基础上将其发展成为四类集成计算机辅助制造定义方法(ICAM Definition Technology——IDEF),分别用于含有计算机及软件工程的系统、信息分析、动态分析和过程建模,在工业界得到应用。 产品开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以什么样的理论、策略和方法建立产品开发过程的数学模型,一直并行设计技术形容的重要课题。目前,这样一种观点已取得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同,即:产品开发过程是一个基于约束的技术停息创成和细化的过程,这些约束包括: 目标约束:市场的需求,用户的要求,设计性能指标等; 环境约束:可选材料,加工设备,工艺条件等; 耦合约束:各子过程之间的约束。 按约束的性质又可分为数值型约束、逻辑型约束、刚性约束、柔性约束、模糊约束等。 各种约束通过共有变量连成约束条件网络,国外文献中提出的“概念网络”、“动态语义网络(Aktiven Semantischen CNetz)”等都属于这种约束条件网络,并且已出现适用于并行设计的约束条件网络建模工具,如MCEL(Multivaluded Concurrent Engineering Logic)等。 在产品的并行开发中,工作群组从市场用户的需求(初始约束)出发开展设计工作,同时从不同专业的角度对设计活动提出约束,这些约束协调和优化后形成约束条件网络,对群组的设计工作施加影响,直至在设计空间中获得东路各种约束的最终设计结果。
|
2.支持并行设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
信息交流对产品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外的调查资料,产品开发工程师的全部工作工作时间中有30%~40%用于信息交流,产品开发过程由串行转变为并行后,对信息交流的直接性、及时性、透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支持并行设计的文体框架,国外文献中介绍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on Work)就是这种信息系统的范例。 通信和协调是并行设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 由于工作群组的成员不一定同处一地,民不一定同时工作。因此,并行设计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多种通信功能(同时同地、同时异地、异时同地、异时异地),并且能对产品开发中发生的冲突和分歧进行协调。 例如,分处两地的群组成员可以通过计算机通信会商有关问题,共同处理同一电子文件,或绘制同一张图样。 又如,工作群组的某个成员(或某个小组)根据强度校核计算的结果修改了某个尺寸,却没有意识到这一修改将对另一成员(或另一小组)的工作发生影响,约束条件网络发现了这一问题,马上向双方发出警告信息,提醒双方进行协调。 图3-3为并行设计系统结构示意图。
|
 图3-3 并行设计系统结构示意图
|
3.模拟仿真技术
|
并行设计的含义不仅在于设计过程中某些工作步骤的平行交叉,而且还在于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能充分考虑加工、装配,甚至使用、维修这些与产品开发相关的后续过程。 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是“设计一样机制作——修改设计”的循环过程,不仅样机制作既费时 又费工,延长了产品开发周期,而且在样机制作后才发现设计存在的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国外一份调查表明,为了纠正某一产品设计中的错误;需增加的花费情况如下: 在设计阶段加以纠正,仅需花费35美元; 在零件加工之前加以纠正,需花费177美元; 在成批生产之前加以纠正,需花费368美元; 如等到产品投放市场后才加以纠正,加以则需花费59000美元; 因此,将设计中的错误和缺陷尽早发现并纠正在设计初期,提高产品开发的一次成功率,无论是对于提高产品设计质量,还是对于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都是十分重要。但是,并行设计中还是通过费时费工的样机制作来发现可能影响加工、装配、使用、维修的设计错误和缺陷,而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当然也可通过快速样模制作)来实现这一目的。例如:虚拟制造、虚拟装配、结构有限元计算、产品静动态性能仿真,直至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让用户“身临其境”地体验产品的各项性能。
|
4.产品性能综合评介和决策系统
|
并行设计作为现代设计方法,其核心准则是“最优化”。在对产品各项性能进行模拟仿真的基础上,要进行产品各项性能,包括可加工性、可装配性、可检验性、易维护性,以及材料成本、加工成本、管理成本的综合评价和决策系统是并行设计系统不可缺少的模块。
|
5.并行设计中的管理技术
|
并行设计系统是一项复杂的人机工程,不仅涉及技术科学,而且还涉及管理科学。目前的企业组织机构是建立在产品开发的串行模式基础上的,并行设计的实施势必导致企业的机构设置、运行方式、管理手段发生较大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