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腐蚀缺陷堆焊修补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锅炉锅筒、封头、平板、炉胆及管道腐蚀缺陷采用手工焊条电弧焊、手工钨极氩弧焊堆焊修补施工。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施工技术资料
设计资料(锅炉制造安装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及技术规定等)。
2.1.2执行的规程、标准、规范
2.1.2.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动部发[1996]276号(以下简称蒸规)
2.1.2.2《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7]74号;(以下简称水规)
2.1.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
2.1.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
2.1.2.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2.1.2.6《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国质检[2002]109号
2.1.2.7《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TSGG7001-2004
2.1.2.8《锅炉定期检验规则》质技监局锅发[1999]202号
2.1.3锅炉腐蚀缺陷堆焊修补施工方案应按设计技术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由专业技术工程师负责编写。
2.2作业人员
表2.2 作业人员
序 号 |
工 种 |
持证上岗要求 |
备 注 |
1 |
焊工 |
持 证 |
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签发的焊接操作合格证 |
2 |
管道工 |
||
3 |
热处理工 |
||
4 |
探伤检测人员 |
持 证 |
应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签发的无损检测操作合格证 |
2.3材料验收、保管
2.3.1焊接所使用的焊条、焊丝应符合国家现行材料标准的规定。焊条符合GB5117《碳钢焊条》和GB5118《低合金钢焊条》的规定,焊丝应符合GB1300的规定。
2.3.2焊接材料入库时,应核查其质量证明书,同时检查包装状况,不得有破损、受潮、锈蚀等现象。
2.3.3手工钨极氩弧焊所用的氩气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氩气》GB4842的规定,且纯度不应低于99.96%.
2.3.4焊接材料应按《焊条质量管理规程》JB3223的规定建立保管、烘干、发放回收制度。
2.3.5焊材库应具备防潮、通风、保暖性能,并设温、湿度计实施监控。室内温度应在5℃以上,相对湿度不超过60%。
2.3.6焊材烘烤设专职烘烤管理员,焊接材料在烘烤及保温时应严格按要求执行。烘干焊条时应注意防止焊条因骤冷骤热而导致药皮开裂或脱落。不同类型的焊接材料原则上应分别烘烤。
2.3.7焊工领用焊条应使用焊条保温筒,领取的焊条未用完应及时退回,时间超过4小时以上,应再次烘烤。累计的烘烤次数一般不宜超过2次。
2.3.8焊材烘烤管理员对焊接材料的烘烤、保温、发放及回收应作详细记录。
2.4常用钢号推荐焊材选用表
表2.4 常用钢号推荐焊材选用表
钢 号 |
手工电弧焊 |
氩弧焊 |
焊条烘干度 及时间 |
|
焊条型号 |
焊条牌号 |
焊丝牌号 |
||
Q235A、Q235B |
E4303 |
J422 |
ER50-4/H08Mn2Si |
150℃×1h |
10、20 |
E4303 |
J422 |
ER50-4/H08Mn2Si |
150℃×1h |
20g、20G、20R、22g |
E4316/E4315 |
J426/J427 |
ER50-4/H08Mn2Si |
350℃×1h |
12CrMog、12CrMoG |
E5515-B1 |
R207 |
ER55C-B2 |
350℃×1h |
15CrMoG、15CrMo |
E5515-B2 |
R307 |
ER55C-B2 |
350℃×1h |
12Cr1MoV |
E5515-B2-V |
R317 |
ER55B2MnV |
350℃×1h |
16Mng、12Mng |
E5016/E5015 |
J506/J507 |
ER50-4 |
350℃×1h |
2.5主要施工机具
2.5.1焊接设备:逆变式直流焊机、氩弧焊机、空气等离子切割机、焊条烘烤保温箱、焊条保温筒等。
2.5.2检测检验设备:X射线探伤机、超声波探伤仪、光谱分析仪、磁粉检测仪、力学试验设备、硬度计等。
2.5.3常用工具:焊接面罩、清渣锤、钢丝刷、气割工具、角向磨光机。
2.5.4测量及计量器具:电流表、电压表、温湿度表、风速计、焊接检验尺、硬度检测测仪等。
2.5.5所有机具应完好,起重设备经检验合格,测量及计量器具在周检期内。
2.6作业条件
2.6.1锅炉锅筒、封头、平板、炉胆、管道和集箱上发生局部腐蚀或均匀腐蚀的凹坑,其长度、宽度深度、腐蚀面积均在设计、规范和技术监督部门允许堆焊修补的范围内。
2.6.2施工场所已具备施工条件,所需的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齐备,施工方案已经编制且经审核批准,并进行技术交底。
2.6.3焊接工艺评定覆盖率、焊工持证率应达到要求。
2.6.4焊接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否则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6.4.1手工焊条电弧焊时风速<8m/s、;氩弧焊时风速<2m/s。
2.6.4.2相对湿度<90%。
2.6.4.3无雨、雪天气。
2.6.4.4焊接环境温度低于0℃时,未要求预热钢材的焊缝也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15℃以上。
3施工工艺
3.1堆焊修补焊接方法
堆焊修补方法宜采用手工焊条电弧焊或手工钨极氩弧焊。
3.2焊接前清理
3.2.1堆焊前清除缺陷及附近100mm内表面的油污,水垢,泥沙,铁锈等脏物,油污可用碱清洗。
3.2.2用砂轮将腐蚀表面打磨见金属光泽,并将缺陷彻底清除。
3.2.3对于堆焊面内个别较深的点坑,应用砂轮磨成便于焊接的缓坡。
3.2.4当堆焊面大干150mm×150mm时,应将堆焊的面积划分成许多正方形或等边三角形,每边长100~150mm。
3.2.5当堆焊焊缝的位置形状等较复杂时应进行模拟实验。
3.3焊接工艺参数
3.3.1手工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表3.3.1 手工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方法 |
电源极性 |
焊材规格(mm) |
焊接电流(A) |
焊接电压(V) |
焊接速度 |
SMAW |
DC反 |
φ2.5 |
60-80 |
22-28 |
6-300px/min |
SMAW |
DC反 |
φ3.2 |
70-110 |
22-28 |
6-300px/min |
注:采用酸性焊条时焊接电流可增加10%
3.3.2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参数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表3.3.2 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电源极性 |
焊材规格(mm) |
焊接电流(A) |
焊接电压(V) |
氩气流量 (升/分) |
焊接速度cm/min |
DC正 |
φ2 |
50-90 |
12-20 |
8-14 |
6-12 |
DC正 |
φ2.5 |
60-100 |
12-20 |
8-14 |
6-12 |
3.4施工重要环节
3.4.1堆焊修补焊接施工中,母材如壁厚较大、淬硬倾向较大焊接时为防止裂纹和改善焊缝区组织性能,应进行焊前预热与焊后热处理
3.4.2预热时应保证均匀受热,预热范围应以焊缝边缘为基准,大于焊接范围约100mm左右。
3.4.3热处理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两侧各不小于三倍焊件壁厚,且不小于25mm,加热区以外的100 mm范围应保温。
3.4.4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所有未要求预热钢材的焊缝也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15℃以上。
3.4.5堆焊修补的焊前预热与焊后热处理按设计的要求或设计指定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当设计无规定时可依据下列规定执行。
3.4.5.1焊前预热温度符合表3.4.5.1的规定。
表3.4.5.1 焊前预热温度
钢 号 |
焊前预热 |
预热温度(℃) |
|
C≤0.35%(20、20G、ZG20) |
100~200 |
C-Mn(Q345) |
150~200 |
0.5Cr~0.5Mo(12CrMo) |
150~200 |
1Cr-1/2Mo(15CrMo、ZG20CrMo) |
200~300 |
1Cr-1/2Mo-V(12Cr1MoV ZG20CrMoV) |
200~300 |
2.25Cr-1Mo |
200~300 |
3.4.5.2 焊后热处理温度符合表3.4.5.2的规定。
表3.4.5.2 焊后热处理温度
钢种(钢号) |
温度℃ |
厚度(mm) |
|||
≤12.5 |
>12.5~25 |
>25~37.5 |
>37.5~50 |
||
恒温时间(h) |
|||||
C≤0.35%(20、20G、ZG20) |
600~650 |
- |
- |
1.5 |
2 |
C-Mn(Q345) |
600~650 |
||||
0.5Cr~0.5Mo(12CrMo) |
650~700 |
0.5 |
1 |
1.5 |
2 |
1Cr-1/2Mo(15CrMo、ZG20CrMo) |
670~700 |
0.5 |
1 |
1.5 |
2 |
1Cr-1/2Mo-V(12Cr1MoV ZG20CrMoV) |
720~750 |
0.5 |
1 |
1.5 |
2 |
2.25Cr-1Mo |
720~750 |
0.5 |
1 |
1.5 |
2 |
3.5焊接注意事项
3.5.1若每块的堆焊面积不超过150mm×150mm时,可以一次堆焊;当堆焊面大于150mm×150mm时,应将堆焊的面积划分成许多正方形或等边三角形,每边长100~150mm,跳开堆焊,当采用正方形面积堆焊时,焊道方向要相互垂直,三角形面积焊道方向要形成60°。以平衡热胀冷缩,减少应力集中,跳开堆焊顺序如图4.1所示
![]() |
3.5.2堆焊时,最好采用平焊;当条件受限制时,也可采用立焊。不宜采用仰焊。
3.5.3焊接引弧时应在焊道内,收弧时应采用回焊法在焊缝上灭弧,避免焊缝与母材处形成凹坑。
3.5.4钢板腐蚀较深,需作多层熔焊时.每层高度不要超过3mm,上下两层焊道方向互相垂直或60°。且上下两层的分格面积要应错开,不要在分界处产生过深的凹坑。最后一层焊缝高度比基本金属板面高出2mm左右。
3.5.5堆焊时检验每道焊缝的熔池应遮盖前一道焊宽度的1/3~1/2。
3.5.6每层施焊后,表面熔渣必须及时清理干净。
3.5.7为保证堆焊中不使焊接接头过热,每次焊后有一定的冷却时间。
3.5.8堆焊结束后,用石棉绝热物将补焊区及其周围遮盖保温,让其缓慢冷室温。
4质量检验
4.1质量检验标准:按设计要求或设计指定的施工验收规范的标准执行。
4.1.1焊缝应与母材圆滑过度,焊缝表面无裂纹、气孔、夹渣、咬边、弧坑飞溅、药皮等缺陷。
4.1.2焊缝完成后用磨光机将各堆焊区高于母材的焊肉磨平,打磨的表面弧度应与母材一致。
4.2 无损探伤检验
无损探伤检验标准按设计要求或设计指定的施工验收规范的标准执行。
4.3 硬度检验
焊后热处理的焊缝应进行硬度检验。其硬度值应一般不超过母材布氏硬度HB加100,且应符合下列的规定:
4.3.1合金含量小于3%时,HB≤270。
4.3.2合金含量在3%-10%时,HB≤300。
4.4质量记录
4.4.1焊材产品质量证明书;
4.4.2焊工合格项目登记表;
4.4.3焊接施工记录
4.4.4焊缝无损检测报告
4.4.5焊后热处理报告及热处理后硬度报告
5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
5.1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
表5.1 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 险 源 |
控 制 措 施 |
1 |
焊接 |
触 电 |
施工所用电源必须接地、接零和设置漏电保护器 ,行灯或容器内作业使用安全电压照明。 |
火 灾 |
老装置区施工办动火证。施工区域5米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 |
||
高空坠落 |
高空作业前应体检合格,正确使用安全带 |
||
2 |
容器内焊接 |
烟 尘 |
室内或通风差的环境应进行排风,容器内作业应设引风机, 并设监护人员,同时带防尘口罩。 |
3 |
磨砂轮 |
伤 人 |
磨砂轮时应戴防护镜或防护面具 |
5.2环境管理主要控制措施
表5.2 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
序号 |
作业活动 |
环境因素 |
控 制 措 施 |
1 |
砂轮、气刨 |
噪 声 |
周边有居民区时要进行噪声测定,不在夜间施工,必要时安排在降噪工作棚施工 |
2 |
焊 接 |
弧光辐射 |
焊接距周边施工人员近时要对弧光遮挡,防止电焊弧光打眼。 |
垃 圾 |
现场焊接废弃物,焊条包装塑料袋、塑料筒、纸箱、焊条头、砂轮片,应及时收集分类堆放。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
||
3 |
探 伤 |
射线 废液 |
射线探伤应在夜间进行,且设立防护围网、警示牌、警示灯。 洗片废液集中保存并交有关部门处理。 |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焊接技术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