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星龙
来源: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dlixinglong
四个强度理论的比较
名称 |
最大拉应力理论 |
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
最大剪应力理论 |
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
|
理论根据 |
当作用在构件上的外力过大时,其危险点处的材料就会沿最大拉应力所在截面发生脆断破坏 |
当作用在构件上的外力过大时,其危险点处的材料就会沿最大伸长线应变的方向发生脆断破坏 |
当作用在构件上的外力过大时,其危险点处的材料就会沿最大剪应力所在截面滑移而发生屈服破坏 |
||
对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设 |
最大拉应力s1是引起材料脆断破坏的因素;也就是认为不论在什么样的应力状态下,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三个主应力中最大的拉应力s1到达材料的极限值sjx,材料就会发生脆断破坏 |
最大伸长线应变e1是引起材料脆断破坏的因素;也就是认为不论在什么样的应力状态下,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伸长线应变e1到达了材料的极限值ejx,材料就会发生脆断破坏 |
最大剪应力tmax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因素;也就是认为不管在什么样的应力状态下,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剪应力tmax达到材料的极限值tjx,该点处的材料就会发生屈服破坏 |
形状改变比能md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因素;也就是说不论在什么样的复杂应力状态下,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材料的极限值md jx,该点处的材料就会发生屈服破坏 |
|
材料极限值 |
获得方法 |
通过任意一种使试件发生破坏的试验来确定 |
通过任意一种使试件发生脆断破坏的试验来确定 |
通过任意一种使试件发生屈服破坏的试验来确定 |
|
表示 |
极限应力 sjx |
极限应变 ejx |
极限剪应力 tjx |
极限形状改变比能 md jx md jx = |
|
材料破坏条件 |
脆断破坏 |
脆断破坏 |
屈服破坏 |
屈服破坏 |
|
强度条件 |
s1≤[s] (1-59) |
[s1-m(s2+s3)]≤[s] |
(s1-s3)≤[s] (1-61) |
||
说 明 |
该理论在17世纪就已提出,是最早的强度理论; |
用铸铁制成的薄壁圆管试件在静载荷的内压、轴向拉(压)以及扭转的外力矩联合作用下进行的试验表明,第二强度理论并不比第一强度理论更符合试验结果。工程实际中更多地采用第一强度理论。 |
这一理论的缺点是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s2对材料屈服的影响 |
从公式可以看出,公式右边的三个主应力之差分别为三个最大剪应力的两倍,因此,第四强度理论从物理本质上讲,也可归类于剪切型的强度理论。 |
转自公众号——ABAQUS大世界
旨在分享,若侵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