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混凝土浇筑与温度控制

一、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包括:浇筑前的准备作业,浇筑时入仓铺料、平仓振捣和浇筑后养护。

(一)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浇筑前的准备作业包括:

1、基础面的处理

对于砂砾地基,应清除杂物。整平建基面,再浇筑10-20cm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作垫层,以防漏浆:对于土基,应先铺碎石,盖上湿砂,压实后,再浇混凝土:对于岩基,爆破后用人工清除表面松软岩石、棱角和反坡,并用高压水木仓冲洗,若粘有油污和杂物,可用金属刷刷洗,直至洁净为止。

2、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是指浇筑快间临时的水平和垂直结合缝,也是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在新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采用高压水木或风砂木仓将老混凝土表面含游离石灰的水泥膜清除,并使表层石子半露,形成有利于层间结合的麻面。对纵缝表面可不凿毛,但应冲洗干净,以利灌浆。采用高压水冲毛,视气温高低,可在浇筑后5-20h进行:风砂木仓打毛时,一般应在浇筑后一两天进行。施工缝凿毛后,应冲洗干净使其表面无渣、无尘、才能浇筑混凝土。

3、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安设

4、开仓前全面检查

仓面准备就绪,风、水、电及照明布置妥当后,才允许开仓浇筑。一经开仓则应连续浇筑,避免因中断而出现冷缝。

(二)入仓铺料

(1)混凝土入仓铺料多用平浇法

(2)层间间歇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会出现冷缝,使层间的抗渗、抗减和抗拉能力明显降低。

(3)分块尺寸和铺层厚度受混凝土运输浇筑能力的限制,若分块尺寸和铺层厚度已定,要使层间不出现冷缝,应采取措施增大运输浇筑能力。倘设备能力难以增加,则应考虑改变浇筑方法,将平浇法改变为斜层浇筑或台阶浇筑,以避免出现冷缝。为避免砂浆流失,骨料分离,此时宜采用低坍落度混凝土。

(三)平仓与振捣

卸入仓内成堆的混凝土料,按规定要求均匀铺平称为平仓。平仓可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料堆顶部振动,使混凝土液化后自行摊平,也可用平仓用插入式振捣机进行平仓振捣。

(四)混凝土养护

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增长,不发生开裂的必要措施。通常采用洒水养护或按管喷雾。养护时间与浇筑混凝土结构特征和水泥发热特性有关。正常养护约2-3周,有时更长。对于已经拆模的混凝土表面,应用草垫等覆盖。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远高于抗拉强度,在温度压应力作用下不致破坏的混凝土,当受到温度拉应力作用时,常应抗拉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表面裂缝、贯穿裂缝和深层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紧靠基础产生的贯穿裂缝,无论对坝的整体受力还是防渗效果的影响比之浅层表面裂缝的危害都大得多。表面裂缝也可能成为深层裂缝的诱发因素,对坝的抗风能力和耐久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应做好温度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

(一)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

1、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的主要措施

(1)据坝体的应力场及结构设计要求对坝体进行分区,对于不同分区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2)采用低流态或无坍落度干硬性贫混凝土:

(3)改善骨料级配,增大骨料粒径

(4)大量掺粉煤灰,掺合料用量可达水泥用量的25%-60%

(5)采用高效外加减水剂不仅能节约水泥用量约20%,使28d龄期混凝土的发热量减少25%-30%,且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和极限拉伸值。常用的减水剂有木质素、糖蜜、MF复合剂、JG3等

2、采用低发热量的水泥。

(二)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1、合理安排浇筑时间

在施工组织上应进行合理安排,如:春、秋季多浇,夏季早晚浇筑,正午不浇筑,重要部位安排在低温季节、低温时段浇筑,以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避免出现温度裂缝

2、采用加冰或加水拌合。

3、对骨料进行预冷。骨料预冷的方法有:水冷、风冷、真空气化冷却。

(三)加速混凝土散热

1、采用自然散热冷却降温

(1)用薄层浇筑以增加散热面,并适当延长间歇时间。

(2)高温季节,已采用预冷措施时,则可采用厚块浇筑,防止因气温过高而热量倒流,以保持预冷效果

2、混凝土预埋水管通道冷却

主要是在混凝土内预埋蛇形冷却水管,通循环冷水进行降温冷却。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混凝土浇筑与温度控制的图1

图片1.png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混凝土浇筑与温度控制的图3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