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这个“五代机”模型 认真吗?

在F-22、F-35、苏-57、歼-20、FC-31相继问世后,世界曾对欧洲是否会在两风之后跳过隐身的第四代(中国定义,下同)战斗机而直接进入第五代,甚至欧洲有人战斗机的研发是否会就此戛然而止,始终充满疑问。在7月的英国范堡罗航展上,英国宇航展出了“暴风”战斗机的大尺寸模型,这是欧洲第一个“成型”的第五代战斗机研制方案。但“暴风”在气动和战斗机“硬技术”方面揭示不多,重点在信息化,尤其是那个虚拟座舱。
“暴风”战斗机模型
在10月22日在巴黎举行的欧洲海军展上,达索展出了NGF(全称Next Generation Fighter)战斗机的缩比模型,这是达索领导、德国参加的欧洲第五代战斗机。这个计划原来使用FCAS(全称为Future Combat Air System)的称呼,但容易与法国已经放弃的与英国合作的下一代战斗机研发计划相混淆。不过现在FCAS的称呼依然保留,改而泛指下一代空战系统,包括战斗机、无人机、加油机等。
第四代战斗机的特征为F-22集于一身的隐身、超巡和超机动(也有还算上超级态势感知的),F-35、苏-57、歼-20、FC-31在不同程度上达到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暴风”和NGF是不是算第五代,比F-22所开创的第四代到底先进在哪里,现在存在争论,但这不妨碍对NGF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
我,达索,是不会用DSI进气道的,这辈子也不可能的……
贵飞:我替你说,真香……
空客防务在早先公布过第五代战斗机的想象图,NGF与空客的想象图很相像,但取消了垂尾。也就是说,NGF不仅像“幻影”系列无尾三角翼战斗机一样没有平尾,连垂尾也取消了。如果最终设计保留这一特征,这将是第一种无尾战斗机。B-2是第一种实战化的无尾布局飞机,达索“神经元”也是无尾飞翼,但B-2是轰炸机,“神经元”是无人机,都对机动性没有多少要求。NGF作为机动性要求很高的战斗机也取消垂尾,无疑是一个突破。
NGF放弃了“阵风”的鸭翼,回到大三角翼,不过机翼前缘可看作硬朗的S形,内段后掠较小,中段后掠加大,外段后掠再次减小。后缘带前掠,但是直线的,没有弯折。这个硬S大三角翼最先在印度的“光辉”战斗机上出现。
NGF采用双发动机,进气口为两侧的加莱特进气口,与机体之间有传统的边界层分离隔道。前机体下部对进气气流有预压缩作用。发动机之间为宽间距,与F-14、苏-27、苏-57相似。进气道向上呈S形,在机背形成明显的隆起。圆浑的进气道过渡到发动机舱后,成为更加硬朗的矩形截面,尾喷口为二维推力转向。但与F-22的上下摆动不同,NGF是左右摆动的。
NGF继承了达索的传统,融合了“幻影”、“阵风”、“光辉”、“神经元”、F-22的技术特征,但依然保持鲜明独特的特色。
继承LCA先进的机翼设计
印度斯坦:哎妈呀,难以置信啊,我的LCA也是五代机啊!至少有五代机的机翼……人生真是太刺激
在承接印度“光辉”战斗机的气动设计时,达索将传统的直前缘大三角翼改成硬S前缘的大三角翼,这是瑞典萨伯SA-35“龙”式战斗机开始的双三角翼的进一步发展。
双三角翼的内段为大后掠,在高速飞行时减小阻力,在大迎角机动时起到一点边条涡升力的作用;外段后掠角减小,改善中空中速机动性和起落性。从双三角翼改为硬S三角翼后,后掠较小的内段相当于强化的大边条,在大迎角的时候强化涡升力作用,或者说起到近似固定鸭翼的作用,改善机动性。
你F-22喷口是横着的,我就非得竖着
F-22……:那随便吧
GF采用前机体预压缩,前机体下侧面清楚地把进气气流“导向”进气口,仰视的时候有“尖锐化的洋葱头”的感觉。达索“阵风”也采用了预压缩,比较NGF与“阵风”,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渊源。但NGF的预压缩设计更加先进。从前下方看,预压缩面从机头到进气口先凹后凸,可能揭示了多波系预压缩的特点,这比从F-16到F-22的简单预压缩更加先进。这是首创。
NGF的另一个首创是在偏航方向使用二维推力转向,这可以从左右方向上“捏扁”的喷口看出。F-22首先在俯仰方向使用推力转向,这容易从上下方向上压扁的左右发动机喷口看出。二维(矩形)转向喷口的技术难度比轴对称(圆形)转向喷口更高,后者还能在俯仰和偏航之间任意转向,但二维喷口的隐身更好,尤其是转向更加迅捷,这使得二维喷口更加适合作为主要飞控手段。
F-22具有传统的“四平面”尾翼,二维喷口的控制作用只有在过失速和超音速机动时必要。NGF没有垂尾,二维喷口的偏航控制就是时时刻刻都必要了。这也是NGF敢于取消垂尾的关键。
通过这个简单的模型,很多问题都还没有办法进一步解读,法国未来究竟怎么发展这种战斗机呢?还不清楚
最兴奋的倒是印度媒体:FGFA有希望啦!
取消了垂尾,又具有特别平坦的机腹,使得NGF拥有超常的隐身性能。配合以优秀的机动性,使得NGF标榜第五代战斗机有了点底气。但到现在,公布的NGF信息只有一个缩比模型,发动机、武器、航电方面的信息都很缺乏,项目投资、时间表更是语焉不详。与NGF一同展出的还有酷似“神经元”的无人作战飞机模型,清楚地显示了达索NGF只是FCAS一部分,NGF从一开始就是按照有人-无人组队作战设计的。
无人作战飞机很抓眼球,但有人战斗机才代表战斗机科技的最高水平。NGF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但也是一个遥远的计划。这或许寄托了21世纪法国乃至欧洲(至少是大陆欧洲)战斗机的希望,不管最终结局如何,很是值得关注。
来源:观察者网,作者:晨枫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