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争议的中国“超级对撞机”有新进展了!

Z (4).jpg

备受瞩目的中国“超级对撞机”——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有了最新进展。在10月20日举行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30周年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透露,“截至目前,CEPC预研经费基本到位,预研工作全面展开”。

“超级对撞机”是我国高能物理学界于2012年提出的面向未来的大型粒子对撞机项目,其最终规模将数倍于目前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对撞机——建于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王贻芳说,“CEPC的研究目标是粒子物理目前最热门的热点:希格斯粒子。这是目前标准模型的最大疑点,也是粒子物理未来发展不可跳过的一步。”

截至目前,“超级对撞机”预研工作已全面展开,具体包括:超导高频腔、速调管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正在有序进行中;成功组织了高温超导材料的实用化研究,特别是我们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铁基超导磁铁的设想,进展顺利,有望成为国际领先;此外,还成立了产业促进会等。

11月14日下午,大型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研究工作组正式发布了CEPC的《概念设计报告》。

2012年,中国高能物理学家提出CEPC 计划。由于身材庞大,CEPC被很多人称为“超级对撞机”。同时,因为耗资巨大,它也曾多次掀起物理学界争议。

项目的支持者认为,超级对撞机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并促进工业技术发展(王贻芳回应杨振宁: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正当其时);反对者认为这台对撞机将成为耗资巨大的无底洞,性价比不高(杨振宁: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

“最早出现争议的时候,我们的争议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对象,现在《概念设计报告》出来了,这为将来的讨论提供了基础,我们希望未来关于CEPC的决策可以立足科学问题。”CEPC机构委员会主席高原宁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综合来源:中青在线、科学网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