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mesh网格划分

1.导入x_t格式的模型,Scale factor设置为1,导入之后发现比例尺为0.006,单位是m。
2.重新导入,将Scale factor设置为1000,即单位转化为mm
3.显示模型
4.在Geom面板下,选择soild edit对模型通过line进行切分
5.模型被切分为两部分,将另一半删除
6.在quick edit的面板里,创建point
注:add point on line 后面的数字大小表示将line等分为几段
7.创建point完毕,在soildedit里面用坐标系与点辅助创建plane再次进行切割
注:使用Z轴,则表示所要创建的plane与Z轴垂直
8.将模型切割为初始模型的1/4后,进行node以及line的创建,对模型进行天圆地方的划分思路
注:每个人的创建node与line的方式习惯不一样,也有人通过quick edit进行创建
9.选择圆柱的两条直角边,进行创建,分别创建3个node
10.使用快捷键F4进行node之间的距离量取,得到中点到边的距离为5mm
11.在line的面板下创建line,通过向量的方式,选择矢量方向,距离为5mm,图中黑色框里是创建的线,因为分辨率问可能看不清楚
12.创建line完毕,在node的面板下生成交点
13.在quick edit中通过点对点的连线生成绿色的线进行区域的分割
14.使用node-line选项,以点为初始给line做垂线
15.再使用node功能创建10个等分点
16.量取圈起的两点距离,再次创建线
17.创建出一小块的正方形区域
18.清除创建的node(为了美观清除)
19.在2D里面对面进行面网格划分
20.对分割的面区域进行依次划分,四边形区域的对边网格数量是相等的,但是发现有时候即使相等,但未必网格规则,因此我们需要用到边偏置(这里特别感谢ansys 聪聪)功能来调整
21.选择biasing选项,调整网格区域的数值,读者可以亲自尝试
22.先尝试调整某个边的数值,观察网格的变动情况,再根据变动开始对各个边进行调整,最终得到了下图规则的网格
23.对各个面以上述的方法进行划分,得到面的2D网格
24.使用soild map进行面到体网格的映射
25.体网格划分完毕之后进行网格的镜像
26.镜像之前要先对网格进行复制,否则相当于原网格的移动,读者可以自己尝试
27.镜像完毕
28.进行网格的合并节点
29.选择equivalence,进行网格节点合并
30.再次进行网格的镜像,得到最终的网格
31.导出网格,导出inp文件
总结:
1.每个人对模型的切分思路以及操作方式不一样,因此读者可以尝试其他的思路进行网格的划分;
2.在hypermesh中,最终生成的只是网格,而不是模型+网格;
3.当对一个模型进行切分,然后依次划分,最终必须经常网格节点的合并;
4.划分网格一般顺序是先划分2D面网格,最后通过面网格进行映射得到体网格;
5.笔者使用的分析软件为ANSYSworkbench,因此常常导出网格时候,选取ABAQUS格式生成inp网格文件,最后使用FE模块进行转化(这种方式只有网格模型,如果在hm中设置了材料参数,尽量使用cdb文件),如果读者使用ANSYS apdl,导出时候选取ANSYS格式,生成cdb文件,用ANSYS apdl进行读取。
由于篇幅问题,笔者就暂时先讲到这里,里面难免有错误,希望读者可以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指出错误,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来源: Workbench小学生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