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建设信息化管理的BIM+智慧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建设信息化管理的BIM+智慧的图1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工程起于定海富翅岛,顺接甬舟高速公路(G9211),终于岱山双合,全长约27.96km。另设长约8.82km的鱼山支线,连接岱山双合与鱼山岛,海上桥梁总长29.471km,总投资概算约163.24亿元,采用高速公路四车道标准设计。该工程是连接沪舟甬的湾区大通道,补齐长三角区域间交通基础短板,对舟山打造自贸试验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国际绿色石化基地等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BIM的精细化管控系统 

自开工以来,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在乐清湾项目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先后引进项目建设动态管理系统和BIM信息管理技术,以打造阳光平台3.0版、全覆盖运用BIM信息技术为主抓手,在工程进度、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均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效实现了对工程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的管控,有力推进了“浙江智造”及“智慧工地”建设。

目前,指挥部打造集成BIM管理、质量安全、动态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监理云平台的“阳光工程”V3.0指挥管理平台,实现全体参建单位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信息交流、建设管理工作,借助专业技术服务,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品质。同时,BIM信息化管理平台已在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中全面推广开来,并且率先在鱼山大桥、富翅门大桥进行了深入应用。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作为浙江省高速公路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都很高。具体表现出:施工环节多、参与方多、交叉作业多、大型机械设备多、事故隐患多、海上环境复杂、人员流动性大、海上施工监管难、廉洁风险把控难等特点。同时,项目建设面临桥梁构件预制装配化、超大超长钢管复合桩等诸多技术挑战,施工管理难上加难,安全生产与质量监督任务尤为繁重。

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时地预警、发现和消除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构建项目安全智能监管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实时性、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精细化的监管?指挥部在全线工程中推广应用BIM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手段,对重点环节和关键线路的把控, 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现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使施工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助推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品质。

对症下药   多措并举 

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和难点,指挥部统筹谋划,多措并举,积极运用动态管理系统及BIM技术,打造兼容更多子系统的“阳光工程”3.0 版、BIM 技术升级版,争创全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品质工程标杆,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

BIM三维建模

1.实现进度管理可视化。针对鱼山大桥27个月、富翅门大桥33个月、舟岱大桥42个月的紧张工期,搭建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进度管理平台,以三维模型为载体,以每个构件携带的信息库为信息储存路径,工程技术员直接通过BIM手机客户端,把现场施工的进度信息录入模型沙盘,系统按工序步骤以不同颜色在施工模型构建上进行显示,形成模型进度沙盘,实现进度可视化,工序流转,可分析实际进度,与计划纠偏,统计工程量、产值。

目前,指挥部已完成鱼山大桥和富翅门大桥的BIM三维整体建模,录入工序状态信息600余条,完整地记录了各个施工结构物的施工进度。

2.实现质量管理信息化。针对工程质量通病,建立试验检测数据联网监控系统、拌和站生产数据自动采集与监管系统,并接入项目建设动态管理系统,将检测数据自动发送到动态管理系统,避免了人为篡改,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从根源上杜绝不合格原料的出场。截至目前,共计上传数据3503条。同时,将施工技术、质量管控等资料挂接至BIM平台,通过监理单兵系统等手机客户端获取信息,开展质量检查,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管控。如试块二维码追踪系统,通过在试验软件客户端中植入二维码自动识别软件,对拍照的二维码照片进行自动识别,调取试验委托信息。系统识别二维码并同时保存一张照片。

在压力机侧方安装悬架式机械臂,可伸缩至压力机夹具旁,进行试块抓拍及二维码识别。通过微距摄像机对试块及二维码进行拍照并识别,调用试验委托信息。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建设信息化管理的BIM+智慧的图2

3.实现安全管理智能化。针对本项目施工环境复杂、海上安全监管难度大的特点,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安全巡查机制,通过扫描施工现场二维码,获取该区域安全隐患排查清单,根据清单细目对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运用BIM平台手机客户端的“协作”功能,上传安全问题,下发整改通知,指定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责任人员对安全问题进行整改后,将整改情况上报相关领导进行签字闭合,整个过程均通过手机线上完成。同时,整个施工现场已设置54个视频监控点,并全部接入指挥部视频监控中心,对重要施工部位、隐蔽工程质量安全进行全方位监管。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建设信息化管理的BIM+智慧的图3

试块二维码识别配套仪器

打造“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

在乐清湾项目阳光工程、BIM系统基础上,积极构建“智慧安全监管”“智慧质量监控”“公路工程产品信息库”三大工程信息化体系,倾力打造融合三位一体的“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

1.构建“智慧安全监管”体系。建立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系统、栈桥智能门禁系统、“智慧用电”系统、安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安全隐患治理系统,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智能化。

2.构建“智慧质量监控”体系。将监理和旁站人员用手机对现场数据及报表、图片采集上传至信息平台;试验数据自动采集,防止造假,如混凝土拌和质量、试块抗压度等,从根源上杜绝不合格原料的出场。

3.构建初级公路工程产品信息库,对各参建单位录入的试验数据、计量数据、质量安全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应用,将工程前期的设计、管理、施工与后期的管养全过程进行管理贯穿,实现了信息共享与追溯,解决了信息分散的问题,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性,开启交通建设精准决策、精准控制、精准核算的新模式。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建设信息化管理的BIM+智慧的图4

创建“阳光工程”动态管理系统

阳光工程动态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平台,BIM主要则是实现对工程项目基础数据的管理。指挥部着力打造“阳光工程”V3.0版平台,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1.实现项目建设公开化。将招标工作、征地拆迁、工程质量等12个工程建设重要环节,通过项目建设动态管理系统进行全方位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截至目前,系统访问量已超过2.5万人次,发布工程进展及新闻资讯145条。

2.实现高效快捷的计量支付。该系统对工程计量支付工作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及密码签名验证机制等,实现数据信息在业主、监理和承包人三方之间的快速传递及异地自动化管理。模拟工程建设管理中计量、变更、支付等过程,实现计量支付环节的全程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该系统的电子签名计量支付功能,相关人员只需在网上签字,即可完成所有的申报、审核审批及支付工作,且系统自动记录签名时间,各环节处理时间及耗时均可在系统中查询。电子化计量支付,简化了计量支付过程,加快了资金周转。

3.实现内部管理精细化。指挥部通过项目建设动态管理系统,结合各项建设管理制度,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实现了内部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例如,指挥部在开展立功竞赛活动中,依托项目建设动态管理系统,开发了一套应用于立功建设考核的软件,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在线打分、打分审核、考评结果计算、问题浏览、数据存储等功能,提高了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公正性。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建设信息化管理的BIM+智慧的图5

科学管理   彰显成效 

通过科学、合理地将动态管理系统和BIM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项目建设中,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工程项目正逐步走向进度、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联动管理,实现工程管理从粗放式到精细化、信息化的转变。

把控三关

1.把好质量进度关。在进度方面,主通道项目通过BIM平台有效解决了工程建设过程中进度信息传递滞后,进度数据展现繁杂的弊病;在质量管理方面,大大增加了工序质检的透明化,各项关键质量监测指标都可实时查询。通过质量问题手机APP巡查,使问题的发现及整改更具高效性。同时,研发隐蔽工程签证流程,解决线下纸质签证滞后与现场施工进度不匹配的问题。隐蔽工程签证全生命周期记录,签证痕迹永久记录,实现责任可追溯;隐蔽工程照片与BIM模型结构物一一关联、对应,促进可视化的信息协同共享;在原材料管理方面,实现了原材料从进场报验、取样留样、试验检测、报告审批,到使用完毕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管控及信息追溯,加强了对原材料进场流程的监管。

2.把好安全生产关。通过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及时发现、整改问题,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将所创建的BIM模型,导入专业的碰撞检测与施工模拟软件中,进行结构构件碰撞检测和分析,并对项目整个建造过程或重要环节及工艺进行模拟,提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施工中的设计变更,优化施工方案和资源配置。

3.把好风险防范关。动态管理系统的开放式全方位监管模式,将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形成全民监督机制。对项目建设中的质量、进度、安全、日常工作等重点内容进行内部公开,接受参建单位、纪检部门、上级部门的监督。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阳光工程动态管理系统在建设项目中引入专业监督力量,可联合地方纪委、检察院开展“共创廉洁工程”活动,建立廉政、精神文明建设平台。在对外网站公开信访举报电话,对项目建设做到实时监督,开创了“企、纪、检”共建的外部廉政建设模式,从机制上为工程建设创造了廉洁、安全的环境。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建设信息化管理的BIM+智慧的图6

实施效果

1.社会效益。项目动态管理系统的实施,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促使权力走向良好的轨道。同时,在加快工程资金拨付、加强工程造价控制、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强化合同人员管理、加快征地拆迁和工程进度等方面起到显著作用,减小了工程阻力,加快了各项进度。

在以往工程建设中,各类资料数量巨大,且因不够重视资料归档的重要性,经常导致项目验收时各种资料不齐,部分资料不完整等情况出现,给工程建设整体验收带来了许多麻烦。指挥部十分重视整合工程建设资料,系统在设计初期就要求上传项目建设中的所有需归档资料,并在系统中研发专业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对档案归档的细目录入、附件上传、数据目录导出、批量操作、档案借阅、全文检索等专业功能,聘请专业档案管理人员,检查档案是否满足验收要求。

2.企业效益。缩短审批流程时间,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因涉及地域多、资金量大,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人员变更等各类审批流程数量众多,传统纸质材料报批时间长、环节多、透明度低,对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造成了诸多不便。

针对此类问题,动态管理系统结合电子签章技术,全部流程采取线上流转形式,大大缩短了流程审批中的环节,取消了书面文本签署,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同时系统严格记录各类流程审批信息,业内人员可通过动态管理系统平台查看审批流程信息,对变更原因、过程等进行监督,确保工程审批流程各环节符合相关规章制度、无拖延审批现象出现。

来源:桥梁杂志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