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max的MCAS系统是什么?从何而来?

在了解MCAS系统是个什么东东之前,我么先了解以下三个信息:

第一,我们先科普下适航:适航当局通过对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进行各种适航审定,并颁发相应的适航证件来确认其适航性,证件是其合法的资格的凭证。适航证件科分为:设计批准类、生产批准类、营运类和机载设备类。一切都以确保飞行安全为最终目的目的。

波音737max的MCAS系统是什么?从何而来?的图1

第二,大飞机属于一个复杂产品,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通常会采用构型管理和 基线的思想,即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完成之后都会有 一个设计构型产生,在设计构型达到一定标准之后会形成 一个研发基线,例如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等。

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的完成都要伴随着技术评审和审核(适航认证), 以确定当前研发方向的正确性和成熟度。原则上通过评审 的研发基线不能随意变更,除非需求出现重大的变动。

波音737max的MCAS系统是什么?从何而来?的图2

第三,简单介绍一下波音飞机的所有型号,从划代的角度来看波音737可以分为四代:

第一代波音737:也是最早的737,有两种大的型号-100,-200,1967年开始交付客户,1988年停产,是波音公司上世纪70-80年代波音737飞机的主流。

这一代的737非常容易辨别,飞机机翼下吊挂了2台细长的喷气发动机,从机翼前方延伸到机翼后方,这一代飞机早已退役,国内外几乎看不到了。

波音737max的MCAS系统是什么?从何而来?的图3

737早期的-100,-200型号,发动机细长是主要特征  

第二代波音737:第二代就是1984-2000年生产的波音737-300,400,500,主要是改用了更大风扇直径的CFM56发动机,而且机身相比第一代加长了,-300比-200型号加长了2.64米,发动机非常省油,从外观看起来就是发动机短粗多了,在中国已经完全退役,在美国还有少量继续飞行。

波音737max的MCAS系统是什么?从何而来?的图4

就是波音737-300飞机,可以看出飞机发动机短粗外伸是主要特征

第三代波音737,这是中国航班运行的主力之一,另外一种机型是空客A320。

更新一代是90年代出现的波音737-NG,1997年投入生产,现在还在生产,总数生产了7000架,737NG的含义是波音737新一代飞机的意思,包含了波音737-600,-700,-800,-900,飞机保留了原始737飞机的机身直径,做了机翼改进和机身加长,有的型号选装了机翼尖端翼梢小翼,除此之外,从外观来说和-300,-400,500区别不大,中国现役的波音737绝大多数就是这一代,这也是现在世界各国波音737的主力。

波音737NG提供了很高的机型通用性。新一代737的四种机型间有98%的机身零部件通用性、95%-100%的地面支援设备通用性和100%的发动机通用性。新一代737和传统型737之间具有驾驶舱通用性,机组人员的驾驶资格是相同的,在零备件、地面支援设备和地面操作方面也有通用性。这为航空公司节约很多费用。


从运行效果看,中国现有的波音737-700,-800和-900飞机,运行效率很高很安全。


波音737max的MCAS系统是什么?从何而来?的图5737-NG的-700飞机比上一代更长

严格说来,除了这次发生事故的第四代737MAX飞机,传统737家族也出过些事故,不管是二代还是三代737客机,都出现过比较诡异的方向舵自动动作导致坠毁的事故,但是波音公司经过多年调查后始终无法解决,由于事故发生并不频繁,发生事故也非常罕见,最终作为一个悬案不了了之。


第4代波音737,也叫波音737MAX

最新一代是2010年后发展的最新型号737MAX,型号包含了737MAX-7,-8,-9,-10,也是这一次事故的罪魁祸首。这一代飞机从2017年开始交付,中国只有不到100架,仅是大型民用运输机总数的零头。

波音737MAX是在波音737-800ng上改造的新型号客机。其主要的改造包括:

1、太高了起落架;

2、改用了大发动机;

3、驾驶舱航空显示系统改用了大屏幕;

4、相应的传感器位置调整;

5、相应的失速管理和侧向阻尼计算机系统的改动;

波音737Max最大限度的继承了737-800ng已经适航认证的部分,减轻了对整体飞机适航认证方面的压力。

波音737max的MCAS系统是什么?从何而来?的图6

波音737家族

了解以上三个信息之后,我们再看看MCAS如何而来:

波音737MAX飞机配备的是最新的LEAP发动机,发动机更大了,切整流罩已经没有用,只能把发动机的位置继续挪前,而且挂架更向上,已经从翼下到达了机翼前缘的位置,于是,这个发动机的位置从飞机的重心下方附近挪到了重心之前,发动机短舱产生的升力成为作用在飞机上的抬头力矩, 并且在接近失速的大攻角情况下,发动机短舱产生的升力急剧增加,飞机有强烈抬头倾向,然而,根据适航条例,当攻角增加时,使飞机继续抬头所需要的拉杆的力量不得减小。其实理想的情况是攻角越大,抬头所需的杆力逐步增加,天然起了阻尼的作用。比如说汽车的方向盘在高速的时候比中速时候“更重”,就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而这个MAX,一到大攻角的情况下由于发动机短舱产生的抬头力矩,会使得继续抬头拉杆所需的力量减少。如果飞行员手工操作以恒力拉杆,一不小心就过了头失速了,这样是根本拿不到适航证的,于是,MCAS闪亮登场了。


MCAS的神逻辑


MCAS只适用于手动飞行,不会在自动驾驶接通时启动。道理很简单,因为自动驾驶的逻辑早就把抬头力矩考虑进去了,不用MCAS来补偿,MCAS补偿抬头力矩的办法,是调整水平尾翼,给一个向下的配平,抵消掉发动机短舱产生的抬头力矩,MCAS的输入是一个攻角传感器的读数。虽然飞机上有两个攻角传感器,但MCAS只看一个。这个真是神了,没有冗余,不互相校验检测,为什么设计成这样只有波音知道。如果攻角传感器的读数表明飞机攻角已经接近失速攻角,并且飞行员是人工飞行,襟翼在收起状态,MCAS立刻启动,如果飞行员拉杆抵消MCAS向下的配平,那么MCAS会加大向下配平的程度。我设计的用途就是要防止飞行员拉杆过度,那么如果你拼命拉杆抵消我,你一定是个愚蠢的飞行员,让我来拯救你吧!如果飞行员手动配平水平尾翼,MCAS会暂停10秒,然后根据攻角传感器的读数再次启动,MCAS向下的配平没有限制,可以配到水平尾翼的低头极限,也就是“斯图卡”轰炸机的姿势。

波音737max的MCAS系统是什么?从何而来?的图7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俯冲轰炸示意图,可精准打击


如何拯救MCAS

印尼空难之后,FAA要求波音做的改进是:

1、要冗余,要校验,不能有单点失效这种事情。第二个攻角传感器要用起来;

2、MCAS不能机头向下无限制,到一定程度就停,不能搞成“斯图卡;”

这个就是波音所谓的四月要发布的飞控系统更新。其实从11月开始做,原先是要一月发布的。测试过不了关,拖到四月。如果这次埃塞航空难再有什么新发现,肯定还需要补丁。再说了,虫虫是杀不完的,杀了一个虫,新造两个虫是软件开发常态...    

波音737max的MCAS系统是什么?从何而来?的图8

综上所述:波音737机型设计于50年前,对其进一步改进其实有很多限制因素!适航本身是为了安全性,为了减轻整体飞机适航认证方面的压力,竟然违背复杂产品生命周期规律,违背了适航的真正目的—“安全”!通过一次次修补BUG来减少适航认证,去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只能让复杂问题更加复杂!历史的教训一次次给我们敲响的警钟,希望警钟能够长鸣……

如何让复杂问题简单化,也许需要回归复杂产品生命周期中,重新规划顶层设计,回归到适航本质—“安全”!

波音737max的MCAS系统是什么?从何而来?的图9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