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听说最多的是锂离子电池,在自己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都已经用了很久了,从来都是看着它们“为发烧而生”的,没听说它们竟然还需要加热的。这个主要是因为手机不会单独放在室外零下的环境里冻着,至少都有人的手或者口袋给捂着,可能也有用户体验过的是低温在户外开不了机或者刷一会儿手机耗电量极大。这就是锂离子电池娇贵的地方。硫酸铁锂电池低温充电受限制,比如宏光Mini电动车就为它的磷酸铁锂电池配上了低温充电加热功能。三元锂电池虽然低温比磷酸铁锂强一丢丢,但是温度低到-7℃以下也限制了充电功率。所以锂离子电池的加热一般都是为了保障在冬季低温环境中仍然能够对它充电。锂离子电池喜欢在15到35度之间充放电,低了或者高了都会限制充放电的电流,而且还影响它的SOH(State of Health)健康状况。环境平均温度以上海为例一年十二个月里可以从0度到35度,电池只能期盼着热管理系统能像对待车里的乘客一样照顾好它,不然就撂蹶子。然而电池在纯电动车上是个庞然大物,体积大重量大,要想从低温环境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完成暖机,既要考虑电池能够承受的升温速度,又要考虑热管理系统能够稳定输出的加热功率,还要照顾用户等待暖机的耐心,这些都对热管理系统提出很高的要求。Agwu, Daberechi et al. (2018). Review Of Comparative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Bess) For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In Tropical Environments.加热这一块,电池和座舱的需求会对应到热管理系统的设计上,比如电池内的换热回路设计,电池和外部加热回路的换热设计,座舱换热器和加热回路的设计,电池预热策略和座舱相应用户温度调节的控制策略等等。
三电除了电池还有的就是电机和电控了,其实车上还有的车载充电机OBC(OnBoard Charger)、高压转低压DC/DC和高压配电箱也有散热需求。在许多车型里,因为这些功率器件中的功率电子组成都比较相同,只是互相的功率大小不同且内部设计不同,比如电控、车载充电机和DC/DC都会用到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它的发热功率与开关速度相关,而它的开关速度也直接影响到这些功率电子的输出功率。车载充电机用于交流220V转车内电压给车充电,目前国内除了比亚迪其它几家都以6.6kW单相AC充电为主,而充电机效率一般在93%~95%之间,以95%计算的话大部分的车在交流充电过程中车载充电机也会有330W的发热量。DC/DC根据低压执行器组成的不同,一般在2~3kW之间,效率也在95%,那么从开机供应低压零部件起,DC/DC的稳定发热也接近150W。这些热量如果累积在OBC和DC/DC中的话势必导致零部件温升,而这些零部件供应商为保护元件都会在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限制功率输出同时给整车控制器发出过热警告。电机和电控更是如此,大家熟知电机的效率图,基于不同的输出扭矩和转速,电机和电控将承受相应的热量损失,而且总的热量能达到千瓦级别,这些热量都期待由热管理系统带出元件本体。Badin, Francois et al. (2015).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a Plug-in Hybrid Vehicle under European procedure, Worldwide harmonized procedure and actual use.
电堆为氢氧反应的场所,在产生电能的同时产生热能。温度的提高对电堆的放电功率的提高有一定帮助,但又不能将热聚集,因此需要反应产物水和电堆冷却液共同流动换热带走热量。而且维持电堆温度能够有效控制输出功率,满足驾驶员对于驱动系统的动态需求。电堆和电机逆变器这些功率电子的发热冬天可以作为座舱供暖的一部分热能。Yan, Qiang etc. (2006). Steady state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PEMFCs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load change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J POWER 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