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孙平川研究员课题组综述: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高分子表征研究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从发现到应用的半个多世纪中已经五次获得诺贝尔奖,在应用上覆盖了化学、物理、生物、医学与材料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由于核自旋具有与空间和时间相关的多种不同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因此核自旋探针天然具有独特的多尺度特性,可以原位检测从原子至100 nm的空间尺度以及10-9-102 s的时间尺度上丰富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信息(图1)。固体NMR(solid-state NMR)实验技术主要是建立在消除、利用或部分选择重聚特定核自旋各向异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动力学极其复杂,对其进行详细的表征既具有挑战性又不可或缺。随着NMR理论和谱仪技术的不断发展,固体NMR在高分子科学研究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精准获取高分子多尺度微观结构和动力学信息上展现出独特的优点,已成为高分子多级结构表征和复杂动力学过程分析,以及阐明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物理化学性质关系的有力工具,几乎涵盖了高分子研究的各个领域(图2),适用于包括聚合物溶液、熔体、凝胶、液晶、晶态及非晶态固体等不同的物质状态。固体NMR不但可以研究化学键和微观相互作用对聚集态结构的影响,还可以揭示高分子中复杂的链运动模式、结晶机理、玻璃化转变以及微相分离演化规律等,因此对高分子物理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高分子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1 NMR核自旋探针的多尺度特性及其用于表征高分子多尺度结构和动力学的示意图
图2 固体NMR技术在高分子表征中的典型应用
南开大学王粉粉等人围绕近年来固体NMR技术在高分子表征领域的应用和进展进行了总结。该综述从固体NMR技术的基础原理出发,分别对固体NMR实验中魔角旋转、交叉极化、同核与异核去耦等重要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等内容进行了简介,并对其在若干典型高分子体系表征中的应用进行了举例详述。文章结尾对固体NMR技术近期热点和未来发展进行了介绍和展望,例如高达150kHz的超高速魔角旋转、1.5GHz高强磁场谱仪及动态核极化(DNP)技术等。未来可以预期,这些固体NMR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使我们对化学、材料和生命科学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特别是通过表征和揭示复杂高分子体系中的多尺度结构与动力学,在解决诸如动态键驱动的交联网络结构演化和玻璃化转变机理等挑战性科学问题中实现新的突破,将为构筑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和发展高分子物理理论不断提供新的认识。
该综述即将在《高分子学报》“高分子表征技术专题”(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0.20254)印刷出版,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王粉粉博士后和孙平川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
http://www.gfzxb.org/article/doi/10.11777/j.issn1000-3304.2020.20254
来源:高分子学报
相关进展
南开大学孙平川研究员课题组:基于LCST-UCST温敏高分子协同驱动的双向大角度弯曲水凝胶驱动器
西安交大刘峰教授与美国LBNL朱陈辉研究员合作 :软材料手性结构的精确解析:共振X射线散射方法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