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刘岚教授团队《AFM》:基于受阻脲键及氢键协同作用的半包埋高稳定可拉伸导体


近几年,可拉伸导体(Stretchable Electrical Conductor, SEC)被广泛研究,并成功应用于可穿戴器件、柔性机器人及植入电子中。其中,通过打印、喷涂和刮涂等方法制备的具有表面导电层的SEC,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高的图案化自由度及线路精度等优势,在可拉伸电极及电路中应用广泛。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为其提供力学性能的弹性基体在外力作用下容易遭受不可逆的损伤,刚性填料组成的导电层在循环往复的形变及外力影响下,也容易从与其相互作用较差的基体上脱落,造成SEC力学及电性能的损失甚至完全失能。目前,虽然基于动态可逆键合作用的自修复电子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大多数体系仅停留在弹性基体的力学与自修复性能的平衡上,而无法实现SEC的填料与基体的相互作用调控,直接影响了其动态稳定性。因此制备一种能够满足双层结构的高导电、动态变形稳定、耐表面剥离以及可损伤自修复的可拉伸电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刘岚教授与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在含动态脲键弹性体上,通过调控动态氢键以及受阻动态脲键的反应,制备了一种基于多重动态键的弹性基体。该基体不仅具有高拉伸回复能力(650%,3 MPa),同时可以实现在低温60℃下的快速自修复。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该弹性体在乙醇溶胀与接近拓扑转变温度(Tv)的作用下,通过简单的喷涂方法,可以实现导电填料(如银纳米线、碳纳米管、液态金属微米颗粒等)在基体表面的沉积与进一步的包埋。所得到的双层结构可拉伸电子不仅具有非常高的导电性,而且同时满足动态变形稳定(多次拉伸电阻稳定)与耐表面剥离(超声水洗、胶带剥离、砂纸剥离等电阻不变)。此外,由于多重动态键的交换作用及其与填料的协同作用,该SEC可实现60℃下的快速修复。最后,该研究还在该基体上采用打印方法制备了一个简单的逻辑电路,可在拉伸变形以及皮肤表面穿戴时正常工作,证明了其在可拉伸电路以及可穿戴设备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


华南理工大学刘岚教授团队《AFM》:基于受阻脲键及氢键协同作用的半包埋高稳定可拉伸导体的图1

图1(a)具有嵌入导电表面的自愈合可拉伸电路的制备流程图;(b)PDMSOH1-DTB0.5/AgNWs电路放大图;(c, d)PDMSOH1-DTB0.5/AgNWs导体的表面和截面SEM图像;(e)将导电AgNWs部分嵌入弹性体表面,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可抵抗划伤等严重损伤,并能自愈合;(f)PDMSOH1-DTBx聚合物网络结构示意图及反应物分子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刘岚教授团队《AFM》:基于受阻脲键及氢键协同作用的半包埋高稳定可拉伸导体的图2

图2 (a)DMA施加恒力时,PDMSOH1-DTBx的相对位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图;(b)制备的PDMSOH1-DTBx及其在切断、自修复后的应力-应变曲线;(c)自修复机理示意图。


华南理工大学刘岚教授团队《AFM》:基于受阻脲键及氢键协同作用的半包埋高稳定可拉伸导体的图3

图3 (a-d)以PDMSOH1-DTB0.5为基体制备含AgNWs涂层的导体表面SEM图;其中(a)和(b)分别为在室温及60℃下喷涂AgNWs的水分散液,(c)和(d)分别为在60℃下喷涂AgNWs的乙醇分散液并在喷涂后立即取下样品(c)及喷涂后继续加热5 min(d)后的图像;(e,f)PDMSOH1-DTBx样品的储能模量(e)及应力松弛结果(f);(g)以Sylgard 184为对照,分别在30℃、45℃、60℃和75℃下浸泡在乙醇中的PDMSOH1-DTB0.5样品的压缩模量和压缩应变的关系;(h,i)含有永久交联的Sylgard 184(h)和动态共价键的PDMSOH1-DTBx(i)上AgNWs涂层的弱相互作用的示意图。


华南理工大学刘岚教授团队《AFM》:基于受阻脲键及氢键协同作用的半包埋高稳定可拉伸导体的图4

图4(a)使用Sylgard184/AgNWs弹性导体作为对照,PDMSOH1-DTB0.5/AgNWs弹性导体在10%和30%应变下的相对薄层电阻与循环次数的关系;(b)使用Sylgard184/AgNWs弹性导体作为对照,PDMSOH1-DTB0.5/AgNWs弹性导体超声稳定性;(c-d)Sylgard184 / AgNWs(c)和PDMSOH1-DTB0.5/AgNWs(d)的砂纸摩擦试验的SEM图像;(e-i)自愈前后PDMSOH1-DTB0.5/AgNW的照片(e-g)和SEM图像(h,i);(j-m)演示了以PDMSOH1-DTB0.5/AgNWs导体为电极的玩具鱼在超声浴中的坚固性,并在切割后实现了自愈合。


该工作以《Self-Healing, Robust and Stretchable Electrode by Direct Printing on Dynamic Polyurea Surface at Slightly Elevated Temperature》的题目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第一作者为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刘书奇刘岚教授刘遵峰教授及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陈松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102225


相关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刘岚教授课题组《Adv.Funct.Mater.》:基于液态金属颗粒的功能化制备可实时自修复柔性电路

华南理工刘岚教授课题组在可传感与驱动的水凝胶基功能材料取得新进展

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团队研发出“智能烫发新技术”

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等《AFM》综述:拉伸、扭转及多功能软体驱动器的研究进展

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课题组《Mater. Horiz.》:集神经传导、感知、驱动于一体的人工肌肉

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课题组招聘师资博士后

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课题组博士后招聘启事

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课题组研获超强韧人造蜘蛛丝

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与Ray H.Baughman教授合作《Science》: 一种柔性制冷新策略 “扭热制冷 ”

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团队研发纯蚕丝“人工肌肉”

南开刘遵峰教授和史林启教授团队研获可穿戴设备新材料

华南理工大学刘岚教授团队《AFM》:基于受阻脲键及氢键协同作用的半包埋高稳定可拉伸导体的图5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华南理工大学刘岚教授团队《AFM》:基于受阻脲键及氢键协同作用的半包埋高稳定可拉伸导体的图6
华南理工大学刘岚教授团队《AFM》:基于受阻脲键及氢键协同作用的半包埋高稳定可拉伸导体的图7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华南理工大学刘岚教授团队《AFM》:基于受阻脲键及氢键协同作用的半包埋高稳定可拉伸导体的图8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