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建筑结构施加地震波的方法与理论机理

浏览:3160 评论:12 收藏:46
第一种是是质量加速度施加法,通过达朗贝尔原理,将地震作用转化为施加在质点上惯性力;
第二种是底部位移法,在结构底部直接输入位移地震波,模拟地面震动反应,计算结构响应;
-
第三种是底部加速度法 ,将地震加速度从结构模型底部输入。
【JY】SignalData软件开发应用分享
-
质量加速度施加法(在结构质量上施加加速度荷载); 底部位移法(以地面位移方式施加与结构底部)。
质量加速度法,在模型中施加地震波:
SAP2000质量加速度施加法
质量加速度施加法(在结构质量上施加加速度荷载);
底部加速度法(以地面加速度方式施加与结构底部);
底部位移法(以地面位移方式施加与结构底部);
1、支座移动引起的结构反应,称为拟静力反应;
如果指定了完全阻尼矩阵而且在上述方程中的右边包含了阻尼项,绝对和相对公式的精确解。因此可以看到是采用位移加载时,可使得底部节点分别得到不同的位移,及该方法适用于多点激励。
【JY】浅谈结构多点激励之概念机理(上)
【JY】浅谈结构多点激励之分析方法(下)
事实上,结构真正承受的是地震位移,只是地震加速度更容易测试得到,不过即便是施加位移,该方法最终转换为加速度进行计算分析。因此在上述的三种方法的计算效率为:
质量加速度施加法 > 底部加速度施加法 > 底部位移施加法
#性能分析
【JY】推开土木工程振型求解之兰索斯法(Lanczos法)的大门
【JY】基于OpenSees和Sap2000静力动力计算案例分析
#软件讨论
【JY】Abaqus案例—天然橡胶隔震支座竖(轴)向力学性能
~关注未来更精彩~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13
12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