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AM专栏 | “上汽大众拓扑优化设计大PK”一等奖作品设计技术详解

增材制造是基于三维模型数据的材料(分层)堆积成型的数字制造技术,相比传统的减材制造和等材制造,增材制造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由制造,必将引领制造业发展出全新的基于增材制造工艺的设计(DfAM)理念,为工业品提供颠覆性的设计改进空间,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增材制造作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汽车制造领域,增材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提高汽车设计和制造力的一项关键技术,解决随形内流道、复杂薄壁、零件减重、复杂内腔、多部件集成、大型复杂构件等技术难题;在汽车模具领域,增材制造的随形冷却系统模具寿命提高近2倍,型腔内温度降低近45%,作业周期缩短了25%。此外增材制造技术在工业机械、航空航天、艺术品/首饰、电子产品/消费品等领域也在广泛开展应用。
安世亚太公司已经成功实施了大量基于增材设计的结构优化案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工业机械等领域提供性能更优、质量更轻、效率更高的增材结构设计方案。本文以安世亚太在“上汽大众3D打印创新论坛暨拓扑优化设计大PK”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为例,为读者介绍DfAM的操作流程,以及DfAM带来的巨大价值。
加载方案
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加载试验,铰链用4个螺栓固定在基板(灰色部分)上,前端夹具施加竖直方向载荷,加载速度5mm/min,加载直到结构破坏为止,记录结构破坏时试验机读数。
材料及工艺特性
打印材料为光敏树脂,设计结构将采用SLA设备进行打印,材料及工艺特性如表1所示。
比赛要求
设计结构只允许在图中蓝色矩形区域和夹具接触,其余区域不允许接触,如图3所示。
图3 设计结构与夹具接触区域
图5 边界固定与载荷施加位置
图7 方案一模型
图8 方案一总变形与等效应力云图
图9 方案二模型
图10 方案二变形和等效应力云图
图11 方案三模型
图12 方案三变形和等效应力云图
图13 仿真结果与实验对比
图14.实际断裂位置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