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I欲向拥有G8、G10产线企业提供eLEAP技术展开合作

CINNO Research 产业资讯,日本显示器公司JDI(Japan Display)在5月份宣布称,研发出了全新一代OLED面板技术“eLEAP”,采用“蒸镀+光刻技术(Photolithography)”制造。与传统产品相比,该面板具有特殊的发光结构,且发光区域和峰值(Peak)辉度扩大了两倍、寿命延长了三倍。针对该技术的特点及业务拓展方向,日媒电子Device产业新闻采访了JDI InfiniTech事业部新业务推进部部长前田智宏先生。
JDI InfiniTech事业部新业务推进部部长前田智宏先生。(图片来源:电子Device产业新闻)
首先,请介绍一下“eLEAP”的特点。
前田:我们分别取“environment positive”、“Lithography with maskless deposition”、“Extreme long life、low power and high luminance”、“Any shape Patterning”的首字母,将该面板命名为“eLEAP”。此外,单词“LEAP”还有“飞跃、跳跃”的意思。
该技术最大的亮点是辉度极高。如果采用与以往相同的电流密度,峰值辉度将达到以往的两倍,亮度极高。相反,同样辉度条件下,由于可以降低电流,因此对像素施加的负荷会变低,从而使寿命达到以往的三倍。这是因为把开口率从原来的28%提高到了60%。
采用以往的FMM技术(Fine Metal Mask,精细金属掩模版),会出现RGB(红、绿、蓝)各个像素中实际发光的部分(开口率)较小的问题。这是为了防止子像素(Sub Pixel)之间混色,需要保留较大的间隙。理论上来讲,相同颜色间存在互相干扰的风险,这是引起诸多场景下“画面串音(Cross Talk)”的主要原因。
请介绍一下“eLEAP”的具体构造。
前田:由于“eLEAP”具有特殊的结构,理论上来讲,既不会发生混色问题,又可以大幅度提高开口率。
在制程中,首先在整个玻璃基板面上形成第一种颜色的发光素子。然后,用光刻法(Photolithography)刻画线路(Patterning),仅留下发光素子部分、除去不需要的部分。接着,把第二种颜色形成在第一种颜色上面,覆盖整个基板面,再用光刻法刻画线路,除去不需要的部分。通过重复以上作业,即可形成RGB分别独立的发光素子。
由于采用的是光刻技术,因此理论上可以使用各种大尺寸玻璃基板来生产。由于可以无限缩小像素间的尺寸,因此可轻松实现高精细化,这对现有OLED技术则很难实现。在VR液晶显示屏领域,我们的像素密度已经可以做到2000ppi,因此,我们也在推进该技术在新一代VR设备领域的应用。
被除去的材料是否会形成浪费?首先形成的颜色是否会存在暴露等问题?
前田:在同样产品规格、生产条件下,与传统的“FMM技术”相比,材料的利用率提高了两成左右。采用传统的“FMM技术”,需要以极高的精度排列(Alignment)金属掩膜版,甚至不允许有1μm的误差。高精度排列金属掩膜版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也就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不需要“FMM”,不仅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可以以良好的条件形成素子,因此有助于提高产品寿命。
由于省去了掩膜版(Mask)清洗等工艺制程,也有望降低环境负荷。
前田:新技术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对环境极其友好。该技术既不需要采用有机材料、也不需要清洗金属掩膜版,因此省去了排放设备等工序的负荷,是一种对环境极其友好的工艺。
据公司推算,预计每年可减少1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G6基板、月产3万片来换算)。这相当于90万棵杉树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也相当于3700个东京巨蛋(Tokyo Dome)的杉树种植面积。
请介绍一下贵司扩大新产品的销售计划。
前田:我们将会寻找一些视该技术为“刚需”的行业领域,并推进与传统产品的“分栖共存”。特殊形状(Free Shape)的显示屏是我们的目标之一。例如,我们可以做成斜线型、生物状、像云一样的曲线型显示屏,这在以往是难以实现的。
汽车领域是我们的目标市场,已经有许多客户前来咨询。我们可以为客户提出多项自由度较高的显示屏设计方案,如有效利用驾驶舱内的“空白空间(Dead Space)”、设计新颖的汽车后视镜(Door Mirror)等。另外,新产品具有较高的辉度,可以避免OLED屏产生的烧结问题。我们认为该新产品与汽车行业有较高的契合度。
此外,由于此款新品为“加固型OLED”,因此可以在任何场景下以峰值辉度来使用。利用该技术,我们可以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像手表那样,平时以较低的辉度常亮;在室外使用时,为了看清手表屏幕,则会以较高辉度点亮屏幕。
请介绍一下贵司业务拓展情况。
前田:我们已经完成了理论验证、也完成了在G6线上的样品验证。现在,“原型产线(Proto Line)”也已经开始稼动,预计在2022年内开始样品交货。此外,我们也在筹备量产产线,目标是2024年开始正式量产。具体投资金额非公开,但是,我们计划从本公司的现金流中调出100多亿日元(约人民币4.9亿元)用于设立新产线。
此外,为实现量产,我们已经与客户在协商研发日程、产品规格。另外,我们也在讨论将该新产品与我们三月份发布的氧化物TFT 一一HMO、UHMO组合起来,一起推广。
请介绍一下该技术的供应情况。
前田:该技术可在G6甚至更大尺寸产线上实现量产,因此我们希望向拥有G8、G10产线的企业提供技术,并与之展开合作关系。
在今后G10产线应用中,电视机是潜在用途之一。不过,当下最火热的用途还是由G8产线生产的高附加值PC和显示屏。我们希望在对显示屏提出较高画质要求的领域里,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
一、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综述
二、全球平板显示技术介绍
1. TFT -LCD显示技术介绍
2. OLED显示技术介绍
3. Micro-LED显示技术介绍
4. Micro-OLED显示技术介绍
5. TN/STN显示技术介绍
三、全球及中国大陆平板显示产业市场发展趋势
1. 全球及中国大陆平板显示产业规模及趋势
2. 全球及中国大陆TFT-LCD显示产业规模及趋势
3. 全球及中国大陆AMOLED显示产业规模及趋势
4. 全球及中国大陆PMOLED显示产业规模及趋势
5. 全球及中国大陆Micro-LED显示产业规模及趋势
四、全球及中国大陆中小尺寸显示屏市场发展综述
1. 全球及中国大陆穿戴类显示屏市场分技术类别规模及趋势
2. 全球及中国大陆手机显示屏市场分技术类别规模及趋势
3. 全球及中国大陆平板笔记本显示屏市场分技术类别规模及趋势
4. 全球及中国大陆车载工控显示屏市场分技术类别规模及趋势
5. 全球及中国大陆家居市场显示屏市场分技术类别规模及趋势
五、全球及中国大陆大尺寸显示屏市场发展综述
1. 全球及中国大陆桌面显示器市场分技术类别规模及趋势
2. 全球及中国大陆电视显示屏市场分技术类别规模及趋势
3. 全球及中国大陆商业显示显示屏市场分技术类别规模及趋势
一. AMOLED显示技术发展历程
1. 全球AMOLED显示技术发展历程
2. 未来AMOLED显示技术发展趋势
2.1 从柔性、可折叠至卷曲
2.2 LTPO背板技术分析
2.3 透明AMOLED显示技术
2.4 OLED发光层成膜技术
二. AMOLED显示技术市场发展趋势
1. AMOLED显示技术主要行业应用介绍及优劣势分析
2. AMOLED主要应用行业市场规模及渗透率趋势
2.1 电视
2.2 商业显示
2.3 车载工控
2.4 笔记本
2.5平板电脑
2.6智能手机
2.7穿戴
2.8其他
三. 全球AMOLED显示面板厂商产业竞争格局分析
1. 全球AMOLED显示面板厂商产能发展趋势分析
2. 全球AMOLED显示面板厂商市场出货规模分析
一. PMOLED显示技术发展历程
1. 全球PMOLED显示技术发展历程
2. 未来PMOLED显示技术发展趋势
二. PMOLED显示技术市场发展趋势
2.1 智能家居
2.2 医疗行业
2.3 智能锁
2.4 智能量测表
3. PMOLED主要应用行业显示屏市场规模及渗透率趋势
媒体关系:
市场部经理 Cherry Zeng
TEL:(+86)186-2523-4072
Email:CherryZeng@cinno.com.cn
商务合作:
市场部总监 Ann Bao
TEL:(+86)189-6479-8590
Email:AnnBao@cinno.com.cn
产业咨询:
销售部副总 Venia Yang
TEL:(+86)137-7184-0168
Email:VeniaYang@cinno.com.cn
推荐阅读
更多商务合作,欢迎与小编联络!
扫码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我是CINNO最强小编, 恭候您多时啦!
CINNO于2012年底创立于上海,是致力于推动国内电子信息与科技产业发展的国内独立第三方专业产业咨询服务平台。公司创办十年来,始终围绕泛半导体产业链,在多维度为企业、政府、投资者提供权威而专业的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产业资讯、市场咨询、尽职调查、项目可研、管理咨询、投融资等方面,覆盖企业成长周期各阶段核心利益诉求点,在显示、半导体、消费电子、智能制造及关键零组件等细分领域,积累了数百家大陆、台湾、日本、韩国、欧美等高科技核心优质企业客户。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