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

对流换热是指发生于运动流体和固体壁面之间的热交换现象。

对流换热强度由牛顿冷却定律来确定:

qs=h(T。-Trer)(1)

式中,qs为热流密度,h为对流换热系数,T为固体壁面温度,Trer为运动流体的特征温度(参考温度)。

在上述公式中,热流密度和温差之间呈现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但是,在真实的对流换热中,由于壁面处的流动处处不同,造成q和h在壁面的分布也不相同。更为重要的是,对流换热系数的定义必须依赖于给定的参考温度,因此,对于相同的热流密度来说,存在多种对流换热系数和参考温度的组合。

传统上,换热系数数据来源于实验。但是,边界层理论(位于表面附近的流体层,其中粘度和导热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用分析的方法计算对流换热系数。因此,在STAR-CCM中,使用边界层理论来计算对流换热系数。因此,在 STAR-CCM+中,模拟对流换热系数的概念核心来源于标准壁面函数( standard wall!function,SWF),热流密度的公式为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1

公式中的参数解释如下: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2

联立公式(1)和(2)即可求得对流换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总是与参考温度成对出现的,不能只说对流换热系数而不说明参考温度。标准壁面函数(SWF)是一组半经验函数,用于描述近壁区域(边界层)中的流动现象。该模型使用层流/湍流 Randt数、无量纲近壁面速度、湍流能量来描述T和α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3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4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5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6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7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8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9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10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11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12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13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图14

在本节中,我们讨论关于准确使用SWF和上述内置后处理传热系数的建议,但重申STAR-CCM+总是使用公式(2)来求解表面局部热通量。这个表达式体现了重要的边界层概念,

用户需要遵循建议以确保其正确应用该模型。传热系数(HIC)是 STAR-CCM后处理结果,可用于与其他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可视化或导出到其他应用程序,如 ABAQUS, Nastran等。

一般来说,标准壁面函数为大多数高雷诺数、壁面流动提供了合理的计算精度,但是当流动条件与用于定义功能的理想条件不同时,它们的应用会受到限制。这些限制包括

普遍的低雷诺数或近壁效应(比如,流过小间隙或高粘度低速流体流动)。

通过墙壁大量蒸腾(例如吹/抽)。

逆压梯度导致边界层分离。

强力(例如,靠近旋转盘或浮力驱动的流动)。

●近壁处的三维流动(例如,εkman螺旋流动或强倾斜的3D边界层)

当在SIAR〔CM内部计算流体/固体的耦合换热时,不同的HTC选择不会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但是,当使用其他软件来计算固体的温度时,不同HT℃的选择就会非常重要,将会影响计算结果。

对于双向耦合的流体/体温度计算来说,我们的建议方案是:固体模型传递给流体模型表面温度

●流体模型传递给固体模型对流换热系数和响应的参考温度

STAR CCM Orline

■单热模型:不包括相变、辐射换热

◆使用 Specified Y+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和 Specified Y+ Heat transfer Reference Temperature

多热模型:流体流动+辐射+相变

◆使用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和 Local Heat Transfer Reference Temperature

1)局部换热系数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LHTC)

不合理的参考温度将会造成不合理的数值对于lowy+网格来说,其结果与文献差别较大

2)设置y+值换热系数 Specified y+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y+HTC)

●合理的y+值可以得到与文件一致的数值不需要选择参考温度

3)换热系数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HTC)

危险,如果选择不合理的参考温度,可能得到负值的HTC当温度变化是,比较难以确定参考温度

4)虚拟局部换热系数 /irtual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VLHTC

危险,谨慎使用不与任何参考温度配对与文献的数值差别较大

文章来源: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仿真技术

STAR-CCM+管内换热换热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评论1条

star-ccm+管内换热知识之关于对流换热系数的解释的相关案例教程

本文通过刹车盘装配体模型来演示STAR-CCM+的网格修复功能。 注:本案例来自STAR-CCM+官方教程。 几何模型 几何模型如下图所示,文末有相应的sim文件链接,请需要的同学自行领取。 △ 几何模型 几何修复 启动表面修复工具 具体步骤如下: 启动STAR-CCM+,打开从文末下载的 sim文件: surfaceRepairCAD.sim; 创建几何场景,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 △ 创建几何场
来源:仿真学习与应用 STAR CCM+是CD-Adapco公司开发的一款通用CFD软件。其不仅具有完善的流体解析功能,还包括几何创建及网格生成功能。STAR CCM+的长处在于多面体网格的生成及求解上,FLUENT支持多面体网格的转化及计算。采用多面体网格进行计算,在拥有相同计算精度的同时,网格数量要远低于四面体网格,因此采用STAR CCM+为FLUENT生成多面体网格,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
STAR-CCM+计算二维翼型气动性能 一 算例背景 机翼理论主要研究翼型在流体中运动时的力学特性。在工程领域中,机翼以升力面、控制面、叶片或桨叶等形式出现。舰船上的舵、水翼、减摇鳍等都是机翼,螺旋桨、汽轮机叶片和压缩机叶片也都是利用机翼原理工作的,而在研究船舶操纵性时,甚至还可把船体的水下部分看作一个巨大的机翼。 随着航空科学的发展,世界各主要航空发达的国家建立了各种翼型系列。美国有NACA系列
--图文教程-- 风洞钝状体流场 -Star CCM+流程案例- 第二部分 03 流程解析 ▓ 网格生成 ❆ 采用Automated Mesh(自动网格)进行网格生成; ❆ 选择适当的网格生成器; ✦ Surface Remesher_表面重构; ✦ Polyhedral Mesher_多面体网格生成器; ✦ Prism Layer Mesher_棱柱层网格生成器; ❆ 设置默认网格控制; ✦ B
1、概述 在反应堆的整个运行生命周期中,压力容器(RPV)内壁的完整性可能会因为辐射或承压热冲击(PTS)而削弱。此处我们仅讨论PTS对核反应堆的影响。 当一回路发生破口失水事故(LOCA)时,反应堆安注系统应立即向堆芯注水,防止堆芯裸露,保证燃料元件的充分冷却。当安注系统启动,与反应堆压力容器壁面温度相差很大的安注冷水瞬间流过高温容器内壁面时,将导致容器壁温度梯度剧烈增加即羽流(Plum:当冷的
影响力
粉丝
内容
获赞
收藏
    项目客服
    培训客服
    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