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

在FCC晶体中,有12种滑移系统可能在塑性变形过程中被激活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图1

通常,样品的晶体学和应力状态是决定滑移系统是否活跃的主要因素。试验过程中试样所经历的塑性来自于激活滑移系统的贡献。临界分辨剪切应力是确定晶体滑移开始的标准,而FCC金属材料塑性变形主要由位错滑移贡献。以位错为内变量的本构方程可以对多晶材料的塑性变形做出更加物理的描述和预测,并与微尺度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Ma和Roters引入的基于位错密度的本构模型(Ma和Roter,2004;Ma、Roters和Raabe,2006a,b)使用移动位错ρmα,沿着滑移系统α滑动,以适应部分外部塑性变形,在基于位错的模型中,Orowan方程通常代替唯象的幂律流动方程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图2

其中ρm是统计储存位错密度,b是伯格斯矢量,v是可移动位错密度平均速度,统计储存位错密度表示为初始统计位错密度和变形过程中统计位错密度增量之和,统计位错密度演化表示为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图3

其中dαβ是位错增殖相互作用张量,kc和knc分别作为控制共面和非共面滑移系统相互作用系数大小的常数。量rαc是位错湮灭的位错捕获半径,并随温度和变形速率的变化(Kocks,1976),通常使用考虑统计位错密度的本构模型,即从一个材料点的加载历史可以充分描述本构行为。对于多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和织构预测,温度效应,局部位错模型已被证明是强大和有效的。

然而,如果模拟规模变小,例如在专注于纳米压痕(Zaafarani et al.,20082006)和微柱压缩(Raabe,Ma和Roters,2007a)的研究中,则局部模型可能由于无法描述尺寸效应而不足,较小晶粒尺寸的强化效应是由于晶界附近非均匀塑性变形的体积分数较高。文献中有几种基于位错机制的解释,如晶界前移动位错的堆积,导致应力集中,从而增加晶界附近的滑移阻力或应变梯度,从而产生额外的位错密度增量,从而增加滑移阻力(Evers等人,2002)。此外,不同类型的实验,如微扭转、微弯曲、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变形和显微压痕硬度测试,都清楚地显示了流动应力的长度尺度依赖性

在这些实验中,通常会发生不均匀的塑性变形,这可能会导致材料点附近的方向和应变梯度。这些梯度可能与几何必要位错(GND)相关(Ashby,1970)。在现象学模型中,如何将GND整合到本构模型中并不简单。相反,在基于位错密度的模型中,GND概念可以很容易地作为本构框架的一部分进行整合(Nye,1953),目前通用的一类将几何必要位错(GND)引入本构模型的方式是通过Nye的位错张量将应变梯度引入到GND之中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图4

GND几何必要位错张量的演化表示为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图5

其中: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图6

得到统计位错密度和几何必要位错密度后,根据经典的taylor理论得到滑移系统当前时刻的临界分切应力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图7

其中G为剪切模量。

数值模型

建立0.1*0.03*0.001mm的准二维板状多晶模型,共包含200个晶粒的80000个C3D8单元(640000个积分点),X0完全固定,沿着x1方向进行10%单轴拉伸模拟,由于梯度的引入,略微减低了求解速度,但对于收敛性的影响几何可以忽略,模型的稳定时间增量步0.001,大约求解时间5小时,模拟得到的数值结果如下: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图8

应力分布情况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图9

累计剪切滑移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图10

统计位错密度SSD分布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图11

几何必须位错密度GND分布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图12

总位错密度分布

可以看到统计位错密度分布与滑移系统的累计剪切分布情况类似,因为计算过程中统计位错密度计算主要由不同滑移系统的剪切滑移有关,而几何必要位错密度主要分布与晶界附近区域等高应变梯度区域,最终通过硬化方程,使得该区域附近应力迅速升高,这在应力分布图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ABAQUS二次开发abaqus 多晶建模abaqus晶体塑性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评论1条

  • 晶体塑性有限元
    0
    欢迎关注新创建的微信订阅号,nzy17613019646,本订阅号将分享关于微细观塑性损伤等方面的精品文章,以及有限元建模分析的技巧和方法,重点关注GTN模型相关理论,晶体塑性相关理论,VPSC模型相关理论,以及abaqus,ansys相关的学习经验,心得。希望感兴趣的小伙伴共同交流学习,一起进步

非局部晶体塑性本构模型实现与案例演示的相关案例教程

在FCC晶体中,有12种滑移系统可能在塑性变形过程中被激活 通常,样品的晶体学和应力状态是决定滑移系统是否活跃的主要因素。试验过程中试样所经历的塑性来自于激活滑移系统的贡献。临界分辨剪切应力是确定晶体滑移开始的标准,而FCC金属材料塑性变形主要由位错滑移贡献。以位错为内变量的本构方程可以对多晶材料的塑性变形做出更加物理的描述和预测,并与微尺度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Ma和Roters引入的基于位错密
问一个简单而又很难回答的电路问题:电路中的地线GND,它的本质是什么? 在PCB Layout布线过程中,工程师都会面临不同的GND处理。 这是为什么呢?在电路原理设计阶段,为了降低电路之间的互相干扰,工程师一般会引入不同的GND地线,作为不同功能电路的0V参考点,形成不同的电流回路。 GND地线的分类 1 模拟地线AGND 模拟地线AGND,主要是用在模拟电路部分,如模拟传感器的ADC采集电路,
问一个简单而又很难回答的电路问题:电路中的地线GND,它的本质是什么? 在PCB Layout布线过程中,工程师都会面临不同的GND处理。 这是为什么呢?在电路原理设计阶段,为了降低电路之间的互相干扰,工程师一般会引入不同的GND地线,作为不同功能电路的0V参考点,形成不同的电流回路。 GND地线的分类 1 模拟地线AGND 模拟地线AGND,主要是用在模拟电路部分,如模拟传感器的ADC采集电路,
在维修电路板时,有时候需要测量板子上某一点的电位,来判断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而参考点的选取一般都是选择电源的负极,也就是GND地线。 如何快速寻找出板子中的地线,就成了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了。 下面笔者总结了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一下。 01 通过电解电容来查找GND 上图中是一个电磁炉主板,我们要找地线,首先要找到板子最大的那个电解电容。 一般情况下比较大的电解电容都是作为电源滤波的一种元件,它的负极就
总的来说叠层设计主要要遵从两个规矩: 1. 每个走线层都必须有一个邻近的参考层(电源或地层); 2. 邻近的主电源层和地层要保持最小间距,以提供较大的耦合电容; 下面列出从两层板到八层板的叠层来进行示例讲解: 一、单面PCB板和双面PCB板的叠层 对于两层板来说,由于板层数量少,已经不存在叠层的问题。控制EMI辐射主要从布线和布局来考虑; 单层板和双层板的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
影响力
粉丝
内容
获赞
收藏
    项目客服
    培训客服
    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