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与其 “多相、各向异性” 的结构特性密切相关,需针对性评估其承载、变形、断裂等核心能力;而力学测试则需结合材料特性(如纤维方向、基体类型)和应用场景(如航空、建筑)选择标准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工程适用性。

复合材料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 的图1

一、复合材料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通常分为基本性能刚度性能强度性能疲劳/断裂性能

1、基本性能

  • 纤维体积含量(Fiber Volume Fraction, Vf): 纤维在复合材料总体积中所占的比例。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参数,直接决定材料的刚度和强度。
  • 孔隙率(Porosity): 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含量。孔隙是缺陷的主要来源,会显著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层间性能。

2、刚度性能(描述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指标)

  • 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
  • 纵向模量(E1): 沿纤维方向的拉伸/压缩模量。主要由高性能纤维(如碳纤维、玻璃纤维)决定,非常高。
  • 横向模量(E2): 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拉伸/压缩模量。主要由基体(如环氧树脂)决定,相对较低。
  • 面内剪切模量(G12): 描述材料抵抗面内剪切变形的能力。由纤维和基体共同作用。
  • 泊松比(Poisson‘s Ratio, ν12): 沿纤维方向拉伸时,横向收缩应变与纵向伸长应变的比值。反映了材料的横向变形特性。

复合材料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哪些? 的图2

3、强度性能(描述材料抵抗破坏能力的指标)

  • 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
  • 纵向拉伸强度(Xₜ): 沿纤维方向的抗拉强度。非常高,是复合材料优势的体现。
  • 横向拉伸强度(Yₜ): 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抗拉强度。较低,主要由较弱的树脂基体决定。
  • 压缩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
  • 纵向压缩强度(Xc): 沿纤维方向的抗压强度。通常低于拉伸强度,对纤维的屈曲非常敏感。
  • 横向压缩强度(Yc): 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抗压强度。
  • 弯曲强度(Flexural Strength): 材料抵抗弯曲断裂的能力。是拉伸和压缩性能的综合体现,是常用的质量控制指标。
  • 面内剪切强度(In-plane Shear Strength, S): 材料在面内剪切应力下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
  • 层间剪切强度(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ILSS): 评价层合板层与层之间粘结强度的重要指标。对基体性能和界面性能非常敏感。

4、疲劳与断裂性能

  • 疲劳寿命(Fatigue Life): 在循环载荷下,材料直到破坏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比金属更好的疲劳性能。
  • 断裂韧性(Fracture Toughness):
  • 层间断裂韧性(GIC, GIIC): 分别衡量材料抵抗I型(张开型)和II型(滑开型)层间裂纹扩展的能力。是评价复合材料抗分层能力的关键参数

如何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

1、明确测试需求:首先要清楚测试的目的和预期目标,确定需要测试的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扭矩、位移等,同时评估测试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选择能在特定环境下稳定工作的仪器。

2、考虑技术参数:根据测试需求,关注仪器的精度、分辨率、灵敏度、带宽、采样率、量程等关键技术参数,确保仪器能够准确测量所需参数。例如,扭矩传感器精度需达 ±0.5% FS,量程覆盖 50N・m 至 10kN・m,适配从转向管柱到驱动桥的测试需求。

3、关注扩展性和兼容性:考虑仪器的软件和硬件升级能力、模块化设计以及远程控制与诊断功能,以满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需求。同时,要确保仪器的接口类型、数据格式与现有系统兼容,便于与其他设备和软件集成。

北京沃华慧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产品覆盖多个领域,包括可靠性测试、力学测试、智能检测等,主要设备如下:

1、力学测试设备:用于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支持高精度数据采集和分析。

2、可靠性测试设备:模拟产品在不同角度和高度下的跌落情况,评估其抗冲击性能。

3、机器人集成解决方案:包括手机自动上下料机器人、物料巡检机器人等,提升产线自动化水平。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