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qus岩土常见问题
2025年11月13日 11:18目录
一、 冲击频率 1
1、 冲击频率
(1) 两种常见设置方式
在 Abaqus 中设置冲击频率,主要通过 Amplitude(幅值曲线) 控制载荷的时间历程来实现。如果是周期性冲击,可以用正弦函数定义载荷,例如:
冲击的关键参数:(冲击峰值)、f(冲击频率)、t(时间)。
在软件的 “Step” 模块中,选择Dynamic, Explicit或Dynamic, Implicit:
若冲击频率高、过程极快(或有大变形),优先选Dynamic, Explicit(显式算法在这种场景下更稳定);
若冲击相对平缓,也可尝试Dynamic, Implicit(隐式算法)。
“幅值曲线” 用来描述 “不同时间点,冲击载荷的大小”。根据冲击类型,有两种常见设置方式:
(1)正弦循环冲击(如 50Hz 正弦冲击)
在 “Amplitude” 表格中,输入关键时间点与对应载荷值,例如:
时间0s,载荷0(对应点(0,0);
时间0.005s,载荷到峰值1(对应点(0.005,1))以此类推
还可将这条曲线设置为 “循环” 或 “延长时间范围”,让冲击持续进行。
(2)单次 / 周期性脉冲冲击(如 10Hz 脉冲冲击)
10Hz 意味着 “每0.1秒一个脉冲”。可设置 “短时脉冲”:
前0~ 0.005 秒,载荷从0升到峰值1,
0.01 秒时,载荷回0;
间隔到0.1 秒后,重复脉冲(如0.105 秒到峰值1,0.11 秒回0)。在“Amplitude“表格中,输入点如(0,0)、(0.005,1)、(0.01,0)、(0.1,0)、(0.105,1)、(0.11,0)等,即可实现周期性脉冲。
(2) 匹配 “分析时间” 与 “时间步长”
总分析时间:若要模拟N次冲击,总时间需满足 T=N/f(比如模拟 10 次 10Hz 的冲击,总时间就是10/10=1s)。
时间步长:为让结果稳定、平滑,建议每个冲击周期至少划分 20 个时间步,因此步长需满足
2、 什么是地应力,为什么在开挖之前要设置地应力分析步
地应力是指在没有外部扰动时,地下岩土体内部由于自重、构造应力、孔隙水压力等原因形成的初始应力场。常见的地应力包括:
自重应力(竖向应力):由上覆土或岩层重量产生,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竖向应力,为岩土体重度,H 为埋深。
水平原始应力:由于地壳构造或侧向约束产生,常按侧压力系数K0估算:
孔隙水压力:若地下有水,按静水压力公式:
在进行开挖、隧道、基坑、地下结构分析前,需要先建立合理的初始地应力场,原因有三:
恢复真实受力状态
地下岩土体在未开挖时本身处于平衡状态,若不先施加地应力,模型默认初始应力为零,开挖后会高估位移与塑性区,结果不真实。
保证开挖稳定性计算
开挖会打破原始平衡,真实情况下围岩应力会重新分布形成拱效应;若不考虑地应力,计算出的支护内力、衬砌受力会显著低估或高估。
确保分析收敛性
复杂开挖模拟中,若直接加载开挖荷载,模型初始状态与实际应力状态偏离过大,非线性求解容易不收敛;通过地应力分析步先“预加载”,可使初始状态更接近真实。
在 Abaqus 中通常单独设置一个地应力分析步(一般为 Geostatic Step 或 Initial Stress Step),主要过程是:
定义重力载荷和边界条件,使土体自重引起的应力场达到平衡;
或者直接在“Predefined Field”里指定初始应力;然后以该应力场作为后续开挖或支护分析的初始条件。


需定义的参数包括:第一个点的深度坐标及其对应的垂直应力;第二个点的深度坐标及其对应的垂直应力;以及两个方向的侧向土压力系数。
同时,深度方向需固定为 Y 轴方向。对于深度 h 处的应力,垂直压力按 ρgh 计算,侧向应力则需乘以对应的土压力系数。需要留意的是,在 Abaqus/CAE 中,地应力的设置仅适用于实体单元。
3、 钻孔仿真需要什么材料属性
在 Abaqus 中做钻孔仿真时,所需的材料属性取决于你的模拟目标和建模精度,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基本弹性参数(必需):
弹性模量 E:反映岩土或结构的刚度
泊松比 ν:影响横向变形
密度 ρ:如果是显式动力钻孔或冲击钻进必填→ 适用于简单钻孔去除材料、不考虑塑性与渗流。
塑性与破坏参数(推荐):
如果需要模拟钻孔过程中的材料切削、塑性破坏、应力释放,还需定义:
屈服准则(如 Mohr-Coulomb、Drucker-Prager、von Mises)
内摩擦角、黏聚力、扩容角等(岩土)
应变硬化/软化曲线或损伤模型(如 Johnson-Cook、Hashin 等,适合金属和复合材料)
附加属性(可选)
热-力耦合:若钻孔过程考虑摩擦发热 → 导热系数、比热、热膨胀系数
渗流耦合:若钻孔过程中考虑地下水或泥浆压力 → 渗透系数、孔隙率、饱和度。
接触摩擦:钻头与岩体间摩擦系数、磨损参数。
4、 Abaqus中静水压力

静水压力在Pressure下定义,分布形式选择Hydrostatic。根据压力的计算公式:p=ρgh,得知最深出的水压为980000Pa。还需要定义零水位高度坐标值(Zero pressure height)和水位最深高度坐标值(Reference pressure height),这里分别输入100和0。
注意:Abaqus默认深度在Z轴方向上!
参数 |
符号 |
典型值(中砂饱和土) |
单位 |
说明 |
密度 |
ρ |
2000 ~ 2100 |
kg/m³ |
取饱和密度,显式动力必需 |
弹性模量 |
E |
50 ~ 150 |
MPa |
三轴试验或规范估计 |
泊松比 |
ν |
0.30 ~ 0.35 |
— |
取中等可压缩性土 |
黏聚力 |
c |
5 ~ 15 |
kPa |
饱和中砂取低值,粘土可高一些 |
内摩擦角 |
φ |
28° ~ 35° |
° |
三轴试验反算 |
胀缩角 |
ψ |
0° ~ 5° |
° |
饱和砂通常取 0°,保守 |
钻头摩擦系数 |
μ |
0.2 ~ 0.4 |
— |
含泥浆润滑取下限 |
水密度 |
ρ |
1000 |
kg/m³ |
地下水压力计算用 |
重力加速度 |
g |
9.81 |
m/s² |
用于水压力计算 |
地下水位标高 |
h0 |
根据工况 |
m |
孔壁静水压力 p=ρwg(h0−z) |
5、 Abaqus中土体本构
(1) Mohr-Coulomb
1. 概念
Mohr-Coulomb理论是土力学和岩石力学中描述材料抗剪强度的经典理论,它基于库仑剪切破坏准则和摩尔应力圆的结合,用于预测土体或岩体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条件。
2. Mohr-Coulomb准则的基本公式
其中,为剪应力;为内聚力;为有效应力;φ为内摩擦角。
该公式表明材料在破坏时的剪应力由两个部分决定:内聚力 c摩擦项 。



3. 注意事项(来自:《ABAQUS与岩土工程分析》朱以文-蔡元奇)
由于该模型的塑性流动法则为非关联流动,因此必须采用非对称求解器开展计算。
模型使用前需进行标定(Calibrated):典型方法是从若干组不同的三维试验中获取极限应力状态,将这些状态定位于子午线平面,进而估算摩擦角φ与粘聚力c。此外,需慎重确定膨胀角Ψ,以保证塑性变形时的体积变化与标定过程一致;若塑性变形呈现硬化特性,标定时至少要有一组三维试验为硬化参数提供支持。
模型采用光滑的塑性流动势面,这与经典 Mohr - Coulomb 准则中 “由若干平面组成折面型流动势面” 的情况不同,因此 ABAQUS 中 Mohr - Coulomb 模型的塑性行为与经典模型存在差异。
另外,ABAQUS 中偏心率e的默认值,在三向受拉或受压的情形下,与经典 Mohr - Coulomb 准则并不一致。
6、 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方法
%3. 盾构法隧道的施工过程
盾构推进引起的围岩稳定性有明显的三维特性,与盾构自身的特性属性(刚度、自重推力等)、施工进程以及具体操作密切相关。

盾构掘进引起的围岩压力变化情况
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围岩性质变化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盾构开挖阶段:施加推进载荷后,刀盘切割土体,伴随应力释放,盾构开挖面的土压力与后方支护压力、盾构机和土层之间的摩擦力保持平衡;沿盾构机长度方向,周围土体的地应力因盾构机的刚性支护不会释放。盾构向前推进时,盾构机与周围土体发生错动,周围土体对盾构产生摩擦力,且土体受到盾构机的剪切与挤压作用。为减小盾构机的摩阻力以保障其顺利前行,通常将盾构刀盘的外径设计得大于盾构机外径,从而在盾构机外围形成一定厚度的间隙。
(2)盾尾注浆阶段:为减少因上述间隙引发的围岩变形,在盾尾脱离前,盾构推进的同时会向盾尾空隙压注混凝土浆体。注浆压力与土体性质、隧道埋深、盾构机型、管片性质以及浆液材料等因素相关。
(3)盾尾脱开阶段:随着盾尾脱开,衬砌与土层之间的空隙逐渐闭合,土体向盾构空隙的位移量大小受土体性质、浆体力学性质、土体受扰动程度及浆体充填程度等影响。
(4)土体固结沉降阶段:注浆体随时间凝固,土体发生固结,这会引发管片与地层的相互作用。在浆体凝固过程中,地层的变形逐渐受到约束,进而将载荷传递给衬砌;同时,围岩的变形会因土体的固结而随时间不断增大。
%3. 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模拟方法
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模拟方法可通俗理解为:
盾构向前推进,本质是其刚度与载荷的 “迁移”。施工模拟时,先在盾首(盾构前端)和盾尾(盾构后端)预先设置单元,通过 “单元激活或杀死” 的方式,来体现单元刚度的变化。
当开挖面向前推进,盾首逐渐深入土体,盾尾逐渐从原位置脱出;同时,盾构附带的其他结构及载荷也得同步前移。
把盾构推进视为 “非连续过程”,每次推进的长度等于1 个管片单元的宽度,且推进时要更换单元材料:每推进 1 环(“1 环” 即 1 圈管片的长度),盾首前方的开挖面土体单元、预设单元会变成 “盾构单元” 和 “超开挖间隙单元”;盾构壳尾部的单元会变成 “盾尾空隙单元”;原本盾尾的空隙单元会变成 “浆液单元”,同时沿着开挖方向,新激活 1 环管片单元。

盾构施工单元材料示意图
(来自:《ABAQUS与岩土工程分析》朱以文-蔡元奇)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请购买后观看
包含1个文件
参考资料: 1、顶管隧道开挖案例模型文件; 2、《ABAQUS与岩土工程分析》朱以文-蔡元奇; 3、《ABAQUS在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应用》陈卫忠-伍国军; 4、《ABAQUS岩土工程实例详解》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