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故障诊断基本方法
问:
提交分析后,应该
1) 察看文件,出现的一般可以不去理会,但如果出现则分析无法进行;
2) 如果分析能够进行,则察看文件(分析)或文件(ABAQUS/Explicit分析)。如果文件出现则分析同样无法进行;文件中的大部分都可以不去理会,但以下意味着模型有问题:
● Numerical Singularity
● Zero Pivot
● Too Many Attempts Made for This Increment:分析无法收敛,而不收敛的原因则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常见原因是接触或非线性材料定义不当,或网格太粗,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
1)根据上述或信息找出问题。
2)简化模型,去掉模型中的复杂参数(接触、塑性材料等),做一个简单模型,成功了再做复杂的。
3)约束刚体位移2. Abaqus显示
问:
ABAQUS/CAE初始化草图后,无法显示栅格
答:
主要是显卡问题
在 显示属性设置高级疑难问题中的硬件加速调到最小或一格
3. 磁盘空间不足
问:
在进行接触分析遇到了一个问题,错误提示为:可我计算机盘剩余盘安装在盘,内存为单元数量为万体单元,可为什么还说磁盘空间不够呢。
答:
分析过程中除了在当前工作目录下生成等文件外,还会在默认的临时文件目录下生成很大的临时文件(此目录好像是),分析中止后,这些临时文件会被自动删掉,所以尽管你看到有很大空间,但在分析过程中可能会空间不够。你的盘很大,可以把临时文件的目录修改到方法是:
在安装目录下的文件夹中可以找到环境文件,在其开头添加保存此文件,在盘创建目录重新启动CAE.另外,在中还可以看到关于内存的设置:
#对文件进行预处理所允许使用的最大内存
pre_memory = "256 mb"
#
# 使用求解时所允许使用的最大内存
standard_memory = "256 mb"
可以把这两个值改大些(但不要超过你计算机内存的实际大小)系统
问:
abaqus在系统上要比节省很多时间不知有没有哪位也试验过?
答:
linux要比的分析速度快且能够利用的内存上限要比大。
磁盘阵列没用过。如果分析时内存的使用量超出了物理内存的大小,买一条内存肯定是有用的。
4. 不要在塑性材料上施加点载荷
问:
在我的模拟一个桶土接触问题中,我想加一个和坐标轴成一定角度的集中力,但是直接加集中力会导致不收敛,因此我改用加位移荷载的方法,求出反力,再反推合力,以及合力与坐标轴的夹角,请问这个合力方向是不是与所加的合位移方向相同,本人认为是相同,不知道大家有什其他的看法,请教一个?
答:
有些情况下一样,有些情况下不一样,你试试就知道一样不一样了。施加位移荷载时的反力就等于力载荷。
“直接集中力会导致不收敛:一是加载之前要有一个只施加很小载荷的分析步,使各个接触关系都建立起来。
二是如果受集中力的材料是塑性,会因为局部变形过大而不收敛,应该将力施加在一个小区域上,让多个节点共同受力。
5. 屈服准则
问:
在塑性加工中,不同的材料用如下变形抗力模型表示。请问:这个公式指的是整个弹塑性过程还是忽略弹性的?如果包括弹性,那么弹性模量又与该公式有何关系?屈服极限应力在该式中有体现吗?该公式反应的是真实应力应变关系吗?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
塑性加工中的具体材料模型有成千上万个,大类可以分为理想刚塑性(忽略弹性、忽略硬化,主要应用于弹性变形相对于塑性变形较小,可以忽略的情况下,如:锻造等)、理想弹塑性(忽略硬化)、弹塑性(在材料成形时其弹性变形不可忽略,例如板料成形)、等等。
你的这个模型属于弹塑性模型,没有忽略弹性。
屈服极限是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的临界应力,是材料的本身性质,在本公式中不能体现。
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的比例常数就是材料的弹性模量,也叫杨氏模量。也不能在此公式中反映出来。
任何材料模型都不可能完全反映真实的应力应变关系,当然次模型也不例外,只是最大近似。
一般只有根据材料提出材料模型,其适应范围也只能适用于特定材料以及特定场合。6. 后处理 / 判断材料是否屈服
问:
DOCUMENT上说是等效塑性应变(是塑性应变值(感觉前者主要是判断材料是否屈服,而后者呢??
答:
在比例加载时(即加载过程中主应力方向和比值不变),大多数材料的和相等。这两个量的区别在于,描述的是变形过程中某一时刻的塑性应变,与加载历史无关,而是整个变形过程中塑性应变的累积结果。例如,单向拉伸一个圆柱体,使其发生塑性应变,再通过单向压缩使其恢复初始长度,则最终的为,而是拉伸和压缩过程中塑性应变之和。
8.1 接触分析不收敛的常见现象和解决方法
做接触分析时,应观察文件中的以下信息
(接触状态的变化:个节点由不接触变为接触,个节点由接触变为不接触)
CONTACT CHANGE SUMMARY: 1 CLOSURES 10 OPENINGS.
SEVERE DISCONTINUITY ITERATION 2 ENDS
CONTACT CHANGE SUMMARY: 0 CLOSURES 4 OPENINGS.
如果分析能够收敛,和的数目会逐渐减少,否则一般是接触定义不当,可以考虑以下解决方法:
● 检查所定义的接触面、接触参数和边界条件是否正确;
● 在静力分析中,必须定义足够的约束条件,以消除各个平移和转动自由度上的刚体位移;
● 避免过约束();
● 合理地定义接触面、接触参数和过盈配合;
● 使用足够细化的网格;
● 不要在接触面上使用、和等单元;
● 在接触对上设置微小的过盈量,以保证在分析的一开始就已经建立起接触关系;
● 施加临时边界条件,以保证在接触关系建立之前,模型也不会出现刚体位移;
● 将分析过程分解为多个分析步来完成,让各个载荷分别在不同的分析步中逐步施加到模型上,避免使接触状态发生剧烈的改变。
8.4 过盈接触
http://www.simwe.com/forum/viewthread.php?tid=672658
问:请问, 过盈配合怎么做, 用哪个菜单?
答:
----------------------------------------
*CONTACT INTERFERENCE
----------------------------------------
此关键词的使用方法为:
*CONTACT PAIR, INTERACTION = <接触属性的名称位置误差限度<从面名称,主面名称……
*AMPLITUDE,幅值曲线的名称……
*STEP
……
*CONTACT INTERFERENCE,幅值曲线的名称<从面名称,主面名称,过盈量或间隙量……
*END STEP
其中,参数过盈量或间隙量为负值表示过盈量,正值表示间隙量。使用类似于施加载荷,不能在分析步中对其进行定义,而只能在后续分析步中定义。
☆操作:模块,主菜单,点击对话框底部的。
如果在分析结果中看到,使用所定义的过盈接触没有在模型中起作用,则有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 *CONTACT INTERFERENCE不能使用默认的幅值曲线(从降至),而要使用自定义的幅值曲线,使过盈接触的幅值在整个分析步中从到逐渐增大。
● 如果在模型中两个接触面之间有宽度为的缝隙,而事实上它们之间应该存在接触关系,则关键词中的参数位置误差限度必须略大于此缝隙的宽度,否则会认为这两个接触面没有接触,中的参数过盈量或间隙量不会起作用。
● 参数过盈量或间隙量为负值才表示过盈接触,正值表示两个面之间存在缝隙。
8.6 板料成形的接触问题
问:
请问厚度变化怎么看
在板料冲压过程中,冲压过后,我想看看板料的厚度变化情况,怎么看?我在输出变量设置里面看到有,可是设置后,好像那个不是指板料的厚度
谢谢大侠指教
答:
体单元没有法子直接输出厚度。其实体单元已经很直观了。
可以查看厚度方向上下两个节点间的当然可能对不正,要采用一定的策略配准。厚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某一点处的还是可以输出的。很复杂。。。。
板料成形还是壳单元比较划算些,一来可省大量的计算成本:如果要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实体单元要划得比较细才行。如果用减缩单元,厚度方向要至少划四层才行,而别的方向上单元的尺寸要相对差不多。就是差不多的一块板子,划实体单元要多用十几倍的单元,再加上最小单元长度变小了好多,又是十几倍的时间,如果用,相同的问题,要多耗掉多倍的时间,多倍的磁盘空间和内存,是很不现实的。二来用实体单元好象模拟板材起皱有困难。
7. 改变接触状态
问:
杀死后加这个命令我已经掌握,现在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不能解决:如何在杀死单元的位置加上另一个,同时这个还要与周围的物体有接触作用。怎么办??答:
一开始就在同一个位置定义重合的和并定义的接触。
开始时杀死的单元和接触。杀死后,激活的单元和接触。8. 时间/增量步的含义
问:
Abaqus的中的时间是真实的时间吗?还是时间增量步的概念?
答:
如果是和时间无关的静态分析就不是真实事件,如果是和时间相关的蠕变分析、动力学分析等就是真实时间
9. 用户子程序和FORTRAN
问:
我是第一次调用调试的和也是从中的找来的在调试过程中已通过了的编译生成了文件我已将以下的文件并将改为,但调试仍出现以下问题(如图),请大家看看是什么问题?谢谢了答:
在本版搜索,可以找到很多。
我运行没问题。要求的版本是。
不用自己在里编译。直接把帮助文件里的和保存在默认的工作目录下,把改名为然后输入:
abaqus job=uhetvalx user=uhetvalx interactive
答:
我总算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是软件忍得祸。因为我在另一个机器也装了,和,还是出现同样的问题。我就开始想,是不是软件的问题,找了另一个形式的(里的内容一样,只是不同),安装完后,成功,真高兴呀!
问:
INP文件和文件一起执行加入偶用里的文件来运行结果报错答:
首先要保证安装了正确的版本,见。下的要求是。
错误信息意思是找不到的可以设定一下的10. 单元选择
问:
我对同一有限元模型在相同的冲击载荷下,分别用这两种软件进行了计算,都选用显式算法,可结果相差比较大,请问各位热心人,是什么使他们的计算结果有如此的差异呢(网格划分一样)?
答:
估计你的模型用的是单元,比如,这种单元只能察看单元积分点上的应力,节点应力则很不准确。可以自己做一个悬臂梁线性弯曲实例试试,和解析解或者的结果比较一下。详见。的单元不知是不是这样。
问:
请教一下各位我在向加载局部的均布荷载采用一般静态分析,而计算出来的向位移比理论计算值小得多在节点计算为而理论计算应略为相差太大从应力分布看没什么问题。请问是什么原因(文件比较大,分成了两部分)
答:
检查一下你的边界条件是否和理论计算完全相同(比如理论解是无限大区域,而你的模型还不够大)。在应力集中部位应该再细化网格。单元只有一个积分点,精度较差(尤其是应力结果)。用得到节点模型中没有塑性材料和接触属性,可以用。位移很小,没必要用就可以加快速度。对称问题,可以只取建模。大部分区域应力很小,网格可以划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