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优化在独立悬架构件设计中的应用

1 课题背景

      仿真驱动设计的结构设计理念已融入多种新产品的研发流程中,尤其在零部件类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优化仿真驱动结构设计,不仅可以保证产品性能要求,还大大地缩短了开发周期。

     目前新能源汽车对结构件轻量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本课题以某款四驱SUV独立后悬构件为例,说明拓扑优化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最终产品以轻量化为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始终性能为约束条件,经过优化后产品不仅满足各项性能要求,并且重量比原方案减重18%,达到设计目标。

2 问题描述

      在某款大型四驱SUV独立后悬结构开发设计过程中,由设计部提供的原方案经性能分析,局部应力集中比较明显,但是结构整体应力水平不高,存在重量减轻的可能性。仿真工程师决定采用拓扑优化的方法,重新设计构件的整体结构形式,使结构受力更合理,并降低产品重量。

      构件的设计空间如下图所示,在蓝色半通明区域内设计该构件。

优化空间.png

      经多体动力学分析,该构件受力可以简化为平面内受力,因此将拓扑空间简化为平面结构。利用拓扑优化,确定控制臂的整体结构形式,为后续优化设计提供基础构型。

3 优化设置

约束条件:应力<设计应力;端点位移<设计位移

优化目标:质量最小。

4 优化结果

    经过多次优化迭代后拓扑迭代结果,请参看下图。

后控制臂.gif

通过拓扑结果可以看出构件的基本结构形式,及加强筋的分布。根据拓扑结果进行数模设计,如下图:

其中绿色轮廓为新设计结构,紫色网格为原设计,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明显的结构区别。

5.png

5 性能对比

选取最危险工况,进行强度对比,如下图,优化后应力由340降到287,并且应力分布流畅合理。

111.png
222.png

6 课题结论

      拓扑优化在零部件类的设计过程中,利用高效的仿真技术驱动结构改进及设计,不仅可以保证产品性能要求,还大大地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