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EFD热仿真分析之网格划分(二)

FloEFD热仿真分析之网格划分(二)
CAE白堤
全局网格手动设置
软件使用的数值求解技术能满足大多数情况下,但如果待解决的模型或问题特别复杂,以至于软件默认网格超出计算资源能力,则应当考虑使用手动网格设置来减少网格的数量。

基础网格设置:
默认情况下,基础网格的平面与全局坐标系的X\Y\Z方向一致,而它们之间的距离由各方向上指定的网格数量决定。如有必要,还可以创建自定义控制平面并指定间距,这样就可以只在关键位置网格加密,其他远离区域设置较粗的网格。

在控制平面窗口设置对应的参数,增加/删除控制面,定义各控制面的名称、区间、位置、类型、数字、大小及比率。除了比率,其他都比较好理解,不加以展开。
比率:定义为较大网格与较小网格之间的比率,网格大小沿着所选的全局坐标系的方向逐渐变化,使得指定区间内第一个网格与最后一个网格之比接近比率值,若负值则网格大小反向增加。注:如果指定参数导致一个区间内的相邻网格或区间之间的相邻网格的大小比率过高,就会有警告。

网格细化设置:
不同类型网格细化:

设置对应细化流体网格级别、细化固体网格级别和细化边界网格级别实现。
注:此处的网格细化级别设置针对于整个模型。
狭长通道网格细化:
可通过设置网格数量或细化级别定义。

在通道下,可指定模型流动通道中额外的网格细化,以获得更准确的解。
网格数量:跨通道网格特征数是指跨越垂直于固体/流体接触面方向的模型流动通道设置的初始网格数量(包括固体-流体边界边界网格);最大通道细化级别指定限制狭长通道中的最小网格大小。如果可能,通过狭长通道的网格的数量将等于指定的特征数,否则也会接近该特征数。如果不满足此条件,则会对此方向上的网格进行拆分以满足条件,而初始网格拆分的细化标准满足其一即可。


如果未选择要细化的最小通道高度和要细化的最大通道高度选项,则狭长通道中的网格细化过程将会应用于整个计算域或选定的局部区域。如果选择这些选项(或选择其中之一作为限制)那么只有在指定所需的范围内的通道就行网格细化。
细化级别:用于定义模型流动通道的统一网格,即根据通道高度指定细化级别;

边界网格细化:
通过细小固体特征细化级别、曲率级别、曲率标准以及耐受度、耐受度标准定义;

细小固体特征细化级别:通过指定细化级别,使用更密的网格抓取物质之间边界(流体/固体、流体/多孔体、多孔体/固体接触面,或不同固体之间的边界)处的相对较小的特征。


弯曲度级别:通过指定细化级别来限制满足曲率标准的最小网格大小;曲率标准是指指定一个临界角度,软件会在每个网格中用该角度与落在构成该网格中表面的三角形上的法线之间的最大角度α进行比较。标准越小,网格越密。

注:当细小固体特征细化级别等于曲率级别时,若曲率标准小于120°(2.0944rad),曲率细化的优先级将大于细小固体特征细化。
耐受度级别:指定细化级别来限制满足公差标准的最小网格大小;耐受标准:是将任何表面作为多边形。而多边形的顶点就是表面与网格边缘的交点。如果最远接触面在网格中的点与近似表示此接触面的多边形之间的距离h大于标准,网格就会细化。

显示细化等级:仅限显示作用;
文章作者:白堤,硕士,有限元设计圈主编,就职于国内某知名企业,主要从事热设计仿真工作。大佬们都还在努力,更何况自己还只是个学习者。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抛砖引玉,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仿真之路漫漫其修远矣,我将上下而求索。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