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接地问题探讨

01.jpg

 1、接地体一般采用什么材料

  人工接地体应采用圆钢、扁钢、角钢、钢管等金属材料。接地体材料必须使用Φ32-Φ40的钢管或40mm×40mm×4mm的角钢作为接地体,埋地深度为2.5m,地面以上外露0.15m,以备接线及检测使用。总配电箱和多个用电设备集中处应采用接地极组。

  接地体每3根(或2根)为一组,每根接地体长度为2.5m,接地体每根之间间距不小于3m。接地体连接应使用40mm×4mm的扁钢或角钢,依次将扁钢与接地极焊接连接,连接要牢固可靠。

2、接地极的类型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起散流作用的金属导体成为接地极。接地极主要分为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两类:

  各类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用来兼作接地的金属导体称为自然接地极。如果自然接地极的电阻能满足要求并不对自然接地极产生安全隐患,在没有强制规范时就可以用来做接地极。

  埋入地中专门用作接地金属导体称为人工接地极,它包括铜包钢接地棒、铜包钢接地极、铜包扁钢、电解离子接地极、柔性接地极、接地模块、“高导模块”。一般将符合接地要求截面的金属物体埋入适合深度的地下,电阻符合规定要求,则做为接地极。具体参考接地规范,防雷接地、设备接地、静电接地等需区分开。水平接地极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垂直接地极一般采用角钢或钢管。接地引下线圆钢直径不小于12毫米,扁钢不小于50×5毫米;接地极圆钢直径不小于10毫米,扁钢不小于48×4毫米。

3、接地极埋深规定

  这个要根据工程接地电阻要求而定。一般接地极打入地下深度为1.2-3米之间,间距为接地极长度的1.5倍。

  为降低跨步电压,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网距建筑物入口处及人行道不宜小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水平接地极局部埋深不应小于1m;

  (2)水平接地极局部应包以绝缘物;

  (3)宜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网上面敷设50-80mm沥青层,其宽度不宜小于接地网两侧各2m。

 4、接地极的物理特性

  设备接地的基本原则,是要在人为环境中能成为危险状态的安全措施。而现代的接地和搭接系统,应设计成为低阻抗的,以抑制通信和电子系统的噪声,并对瞬态电压提供保护。

  (1)电流分布

  因为土壤中的电流密度趋向于均匀分布,所以每条电流线都可以认为是从接地极发出并与其表面垂直。接地极和土壤的接触面,由于接触可能不良,夯实不够,土壤干燥或冰冻,以及导电率不良等原因,是接地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

  距离接地极愈远,通过土壤的传导通路截面积就愈大,因此电流密度愈低,直到趋近于零。

  (2)接地体间的电流途径

  在多数情况下,发电厂的接地装置是由许多导体组成的接地网;导体的众多节点使接地电流可以选择人地途径。

  如果不存在干扰,电流将自行在所有的导线中均匀分配。不过,电流的频率、相邻载流导体的接近程度、接地极和相邻金属物体的品种以及接地电流传导途径的阻抗,都会影响接地电流的途径。

  (3)按地电阻的影响

  各种土壤对电门流通都存在电阻,它的大小与其本身的电阻率成反比。电流通过土壤时,由于接地电阻而产生高于正常地电位的电位升,升高的电位用欧姆定律计算。

5、接地装置安装规范

  一、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二、接地体顶面埋没深度不应小于0.6米,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的引出线应作防腐处理;使用镀锌扁钢时,引出线的螺栓连接部分应市卜刷防腐漆。

  三、为减少相邻接地体的屏蔽作用,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两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根据设计规定,不宜小于5米。

  四、接地体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6、接地装置设计安装问题

  (1)接地与接零是否已全盘考虑,进户线是否有重复接地。

  (2)程控电话,程控电梯,计算机房,消防中心,控制中心,音响中心等,是否需要独立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

  (3)在同一电气系统中是否有接零又接地的混杂现象。

  (4)灯具、开关设备、用电设备等外皮,安全保护接地是否可靠,接地连接是否满足要求。

  (5)所有管子、柜、箱、盒等电气设备之金属外壳是否都做了可靠接地。

  (6)有无防静电措施,是否可靠。

  (7)人工接地体的材料及规格是否满足要求,防腐处理是否可靠。

  (8)人工接地体的数量是否满足要求,高电阻率土壤如何处理,是否可靠。

  (9)附近有无自然接地体,是否充分的进行了利用。

  (10)利用基础底板,梁等做接地体时主筋是否都采用了焊接。

  (11)外引钢筋的标高,部位是否合适;有无穿过防水层的现象,如何处理,是否可靠,有无说明。

  (12)大门口是否设有均压或绝缘措施。

  (13)接地体的埋入深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7、重复接地规范规定

  (1)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体应用2根以上的角钢、钢管或圆钢,不得用铝导体或螺纹钢。两接地体间的水平距离以5m为宜,接地体以2.5m长较好,接地极埋深以顶端距地≥0.6m为宜。

  (2)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处理。

  (3)在使用重复接地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①从总配电箱处重复接地以后,不许在线路或设备的任何点与工作零线连接。不允许经过任何开关。当配电箱或开关内设端子板时,工作零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箱体之间采取绝缘措施。②施工用电移动或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严禁在地面上拖拉。③施工用电开关箱应实行“一机一闸”制,不得设置分路开关。总配电箱、开关柜中还应装设漏电保护器。

  通过可靠的施工用电重复接地保护,达到施工用电系统安全稳定的可靠运行。

  ①降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

  ②降低三相不平衡时零线上出现的电压。

  ③当零线发生断线时,减轻事故的危害性。

  ④缩短漏电事故时间。

  ⑤改善线路的防雷性能。

02.jpg

8、重复接地和保护接地区别

  重复接地和保护接地的区别有:

  (1)保护接地是重复接地的一种:重复接地可分为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接地、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和功率接地系统。显然保护接地是重复接地的一种。

  (2)特点不一样:重复接地的特点是能够缩短故障持续时间, 降低零线上的压降损耗,减轻相、零线反接的危险性。保护接地的特点是可防止在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下金属外壳带电时强电流通过人体,以保证人身安全。

  (3)作用不一样:重复接地的作用是在保护零线发生断路后, 当电器设备的绝缘损坏或相线碰壳时,零线重复接地还能降低故障电器设备的对地电压,减小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性。保护接地的作用则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由于接地装置与人体构成并联电路,降低接点的对地电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

9、重复接地种类

  (1)防雷接地:

  为把雷电迅速引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

  防雷装置如与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最小值要求。

  (2)交流工作接地

  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作金属连接。

  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线)接地。N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内。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混接;也不能与PE线连接。

  (3)安全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即将大楼内的用电设备以及设备附近的一些金属构件,与PE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PE线与N线连接。

  (4)直流接地

  为了使各个电子设备的准确性好、稳定性高,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可采用较大截面积的绝缘铜芯线作为引线,一端直接与基准电位连接,另一端供电子设备直流接地。

  (5)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

  为防止智能化大楼内电子计算机机房干燥环境产生的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干扰而进行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为了防止外来的电磁场干扰,将电子设备外壳体及设备内外的屏蔽线或所穿金属管进行的接地,称为屏蔽接地。

  (6)功率接地系统

  电子设备中,为防止各种频率的干扰电压通过交直流电源线侵入,影响低电平信号的工作而装有交直流滤波器,滤波器的接地称功率接地。

03.jpg

10、重复接地电阻是多少

  重复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10欧姆,南方要求不大于4欧姆。

  重复接地电阻要求如下:

  (1)其材质与规格的技术要求同前。

  (2)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潮湿要求不大于4欧姆。

  (3)重复接地的主导线应与零干线截面相同,不小于相线截面二分之一。

  (4)除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线路中间和终端处也要作重复接地,一般重复接地不少于三处,如主干线超过1Km,还必须再增加一处重复接地。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