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百亿级芯片项目烂尾!

「芯片大亨」曹山,想必许多了解半导体行业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从武汉千亿芯片项目到济南百亿级项目,这个名字注册的公司有数个,且疑点重重,多以烂尾收官。近日,集微网消息,曹山现身了。
大陆半导体项目频发烂尾,数亿级项目说停就停,除了武汉弘芯,还有一个济南泉芯。
而令人感到疑虑的是,这两个项目居然有着神秘的联系。就这样,一个叫「曹山」的人浮出水面。
据悉,「曹山」是当时武汉弘芯的招兵工作。但不久后曹山退出了弘芯的投资人与董事名单。数月后,济南一个598亿元12英寸代工项目悄然开启,而且注册用的同一个名字——曹山。
芯片大亨曹山是谁?
「曹山」,很蹊跷。
2017年11月2日,李雪艳、曹山发起设立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8亿,李雪艳认缴9.8亿,曹山认缴8.2亿。
2017年11月15,北京光量与东西湖工发投发起设立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与退出光量蓝图的方式没差。
信息显示,2019年5月13日,曹山退出了弘芯的投资人与董事名单,接任者为莫森,而李雪艳则继续留在弘芯。
而且,曹山离开武汉弘芯的前后1个月左右,在这个期间,又有一个叫曹山的人设立了珠海逸芯、泉芯集成、云芯国际、天芯硅片等好多类似企业。
巧了?
这些个曹山是不是一个人?
而且据坊间传闻,这个曹山身上title颇多,甚至时常揣着多张名片,身份包括「台积电副总」、「宏碁驻美国纽约第一任副总」等,有传闻蒋尚义就是被他骗去接盘弘芯的。
而且,很多人都表示知道曹山这个人。
甚至还有人说,曹山只是一个代号。
近日,根据集微网的报道,「曹山」的是安徽典创电子董事长鲍恩保。但是,在弘芯和泉芯两个项目中进行工商登记的「曹山」,其实是他的一位同事。
鲍恩保还表示,自己从未印刷和使用过伪造的名片,蒋尚义的加盟也与自己毫无关系,两人素未谋面。一位蒋尚义身边人士也向集微网证实,蒋尚义加盟时曹山早已离开弘芯,双方没有任何交集。
弘芯后,又一600亿元芯片项目「惨」烂尾
成立于2011年7月的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HSMC,下称武汉弘芯)是一家位于武汉的晶圆制造公司。这个千亿级项目的烂尾,还要回到武汉东西湖区政府自爆的芯片业惊天大丑闻。
因资金问题,破产倒闭本来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国产造芯自力更生」这个大背景下,这一国内半导体行业丑闻更是引发了一阵唏嘘。
武汉弘芯半导体从一开始,一直保持着神秘,名字鲜少有人知道。从天眼查上可以看到,注册资金20亿元。
在今年4月武汉市发改委发布的《武汉市2020年市级重大在建项目计划》中,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以1280亿元的总投资额位列第一,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投资153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87亿元。
如此大的投资体量,区政府的重视程度毋庸置疑,去年的官网上还写着,「(网安基地)其4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已聚集了弘芯半导体等7个百亿级工地,催生了武汉第三条千亿大道,是武汉落实全省一芯驱动战略的重要『发动机』」。
这个原本汇聚着武汉造芯梦的「发动机」理想十分远大。
目前,国内晶圆生产在制程方面仍较为落后,而弘芯,对14nm信心满满,又紧接着发力7nm,预计总产能达每月6万片,这个野心着实不小。
企业目标:从14nm、7nm、5nm到3nm追赶半导体制程工艺。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弘芯开始了重金聘请人才、砸钱购买光刻机之路。
2019 年中,弘芯请来芯片界传奇人物、台积电研发功臣蒋尚义出任CEO。
2019年底,弘芯浩浩荡荡地举行了首台ASML光刻机进厂仪式。但也有专业人士表示这台型号1980的设备做不到7nm。
当前,用于生产7纳米及更先进制程芯片的极紫外光刻机(EUV),只有荷兰ASML(阿斯麦)一家能够生产,每台机器的售价超过1亿美元。
有了光刻机和半导体业大神加持,似乎已经前路无忧。但是具体的商业模式和客户好像还没有走通。
上半年的疫更是加剧了这种僵局,从2020年1月23日到4月8日,武汉封城76天,当地企业受到严重打击。
弘芯投资方的资金并未如期到位的消息也开始层出不穷。
6月28日,官网上发出声明称,「新冠肺炎武汉疫情高峰期,弘芯公司现场办公、项目建设受到一定影响,疫情结束后企业经营、项目建设均恢复和保持正常。」
公司官网的最新消息只截至到7月8日,彼时,公司还举行了疫情期间坚守岗位员工表彰大会。
7月30日,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政府官方发布《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将武汉弘芯制造项目列为东西湖区投资领域面临挑战的首个案例,明确提出弘芯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的风险」。
目前报告已经在官网删除。
同一时期,弘芯官司缠身,天眼查上,多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昭然若揭。
也许是为了堵住资金缺口,重金买入的光刻机也进行了抵押。
近年来,二线城市频频发力芯片制造。从武汉、合肥、西安,到成渝,虽然在技术研发实力和人才方面和北上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利用土地、地方政策优势深耕芯片半导体产业也是大势所趋。
然而,惨败的,除了千亿级弘芯,还有百亿级泉芯。
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泉芯成立于2019年1月底,当时的三大股东中,除了「曹山」作为法人的逸芯集成电路(珠海)有限公司,其他两大股东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济南高控集团)和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济南产发集团)都隶属于济南国资委。
值得玩味的是,曹山实际控制的逸芯实际出资也为0,与武汉弘芯如出一辙。
2019年5月与8月,曹山又以相同的手法相继创立海佑集成电路(山东)有限公司与泉能先进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济南)有限公司,并担任法人。
而且更为可笑的是,泉能的官网居然搞笑的写出「四大天王」。
不过,最新研究院的官网已经打不开了。
要知道,半导体行业是一个资金周转相对较慢的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研究,而非「一夜暴富」。民间嗅到了投资的风,就追逐利益大量设厂,必然会与目标背道而驰。
对于弘芯的失败,有网友表示,武汉还有另外两大fab厂,武汉新芯跟长江存储基本都站稳了。可以考虑把弘芯接手。武汉新芯,仍是这座城市芯片产业的奠基石与灵魂。
造芯需要用心,如果把国家的缺口当作自己的摇钱树,到最后避免不了倒闭的风险。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