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PO4电池结构可简化为阳极极耳、含电解液的阳极集流体、阳极膜片、隔离膜、含电解液的阴极集流体和阴极极耳。电极隔膜和分离器由阳极膜片、阴极膜片和隔离膜组成。隔离膜中的聚合物骨架不导电子,电化学反应只发生在固体活性物颗粒与电解液交界面处,其反应方程式为:
阳极:LixC6↔ Li0C6+ xLi++ xe-
阴极:Liy - xFe POC4+ xLi++ xe-↔ Fi0PO4
基于 Newman 的多孔性电极理论的电化学模型,其中描述正负电极颗粒表面电化学反应过程的Buter-Volmer方程为:
j0为交换电流密度,单位为 A·cm-2;η 是局部过电位,单位为 V;αc和 αa是正负电极电化学反应转移系数,取 0.5;F 为法拉第常数,数值为96485 C·mol-1;R 为理想气体常数,数值为 8.314 J·mol-1· K-1。
交换电流密度表达式为:
k0为反应速率常数;cs,max为材料最大固相锂离子浓度;cs,surf为电极和电解液界面处锂离子浓度。局部过电位表达式为:
ϕs为固相电势;ϕ1为液相电势;Eeq为材料的平衡电位。
固相欧姆定律和液相欧姆定律分别为:
is和 i1分别代表固相电子电流和液相离子电流;σseff和 σ1eff分别代表固相和液相电势;t+为迁移数。
锂离子在固相中的质量守恒方程用菲克第二定律描述为:
cs代表固相锂离子浓度;Ds为锂离子的固相扩散系数;r 为球形颗粒的半径。
锂离子在液相中的质量守恒方程用浓溶液理论描述为:
ε1为电极和隔膜中液相体积分数;D1eff为电解液中的等效扩散系数,用布拉格曼系数修正。
从左至右依次为热积累、热传导和热产生项。其中,电池电芯区域的产热量主要包括可逆热、极化热与欧姆热,依次为:
此外,极耳区域还存在由极耳的电阻所引起的欧姆热,计算式为:
Itab为通过极耳处的电流;Atab为极耳的横截面积,这里取极耳宽50 mm、厚0.3 mm;σtab为极耳自身材料的电导率,假定正极耳为铝材料,负极耳为铜材料,电导率值参见表1电池电化学模型参数。经过计算,求得正极耳的产热率为 2.05×105W/m3,负极耳的产热率为 1.29×106W/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