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脆性断裂相场模型的三维UEL理论及代码

1 引言
本部分介绍来自于《断裂相场法》书籍。
“1998年Francfort和Marigo根据Griffith脆性断裂理论,提出了一种断裂力学变分原理,他们以结构内可能的位移场和裂纹面作为自变量,将变形能与断裂面之和定义为结构总能量,并且认为真实的位移场与裂纹面使得该总能量最小。然而在数值模拟中将离散的裂纹面作为未知量来求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2000年Bourdin等提出了一种相场模型,其中引入了一个连续的标量场,即相场,来近似地描述裂纹。相场值为1和0分别代表材料完全破坏和完好两种极限状态,而它们之间的值代表了一种损伤状态,并且裂纹的弥散程度由相场特征宽度来控制,其值越大弥散宽度越大,反之则越小。然后通过一个与相场相关的裂纹面密度泛函来重构结构内的断裂能,并将因损伤而退化的变形能与重构的断裂能代入Francfort-Marigo变分原理就得到了相场模型的基本列式。相场模型中的自变量为两个连续变化的场,即位移场和相场,因此它可以很方便地由不同数值方法实现。直观来看,相场模型将一个结构内裂纹萌生与演化问题,转化为了一个多场耦合情况下求最小能量的优化问题,因此它可以用于直接求解(例如分叉、交叉、融合、扭结等)复杂断裂问题,而不需要额外的裂纹路径追踪方法。”
2 理论
将系统的总势能表示为如下两项:
式中第一项能量为:
考虑损伤带来的退化,弹性能的表达式为:
式中
k为一个小值,用于防止数值不稳定现象。另一项断裂能为:
因此代入具体表达式可将系统总势能表达为:
对上述能量进行一阶变分可得:
即可得弱形式方程为:
具体外力虚功为:
式中本构方程为:
该弱形式方程是后续推导有限元方程的基础。同时,通过弱形式方程也可推导得到强形式的控制方程,即位移场和相场的控制方程。对上述弱形式进行分部积分可得:
因次位移场和相场的强形式控制方程为:
以及相应的边界条件为:
3 有限元离散
为推导有限元离散方程,对位移场和相场控制方程的弱形式进行处理:
对位移场和相场进行插值可得:
m指单元节点的个数。因此相应的梯度场可以插值为:
B矩阵的是由形函数对物理坐标的导数组成的。同理有:
代入到弱形式方程中可得残值方程;
使用牛顿迭代法求解上述非线性系统。更新格式为:
刚度矩阵为:
为了保证损伤不能愈合,即:
需要做出一些修改,即取历史上最大的弹性应变能,即:
4 代码
《断裂相场法》书中提供了传统脆性断裂相场模型的二维UEL代码。本文将其拓展为三维情况。
UEL需要更新单元的刚度矩阵和右端项,公式在理论部分已详细给出。
5 测试
5.1 一个单元拉伸破坏
对一个单元施加的边界条件为,x=0面约束所有位移自由度,即u=0,v=0,w=0;在x=1面进行位移加载,即u=0.1,v=0,w=0。单个单元拉伸破坏时具有解析解。因为相场在单元内是均匀的,因此相场梯度为0,因此可以直接求解相场控制方程得到:
因此可以得到真实应力的表达式为:
数值计算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解析解的对比结果如下:
取单元上一个积分点,绘制其相场值随加载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
5.2 单边裂纹拉伸
对于单边裂纹板的拉伸案例,我们选取两种相场特征裂纹宽度的情况,来展示特征宽度对于结果的影响。
第一个取l=0.015,相场分布图如下:
第二个取l=0.0075场分布图如下:
6 参考文献
[1]. 胡小飞, 张鹏, 姚伟岸. 断裂相场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2.
[2] Kristensen PK, Martínez-Pañeda E. Phase field fracture modelling using quasi-Newton methods and a new adaptive step scheme.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2020;107:102446.
以下内容为付费内容,请购买后观看
8人购买
传统脆性断裂的三维UEL源代码以及Abaqus算例的inp文件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