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磁通电机领衔!电动电机十年技术、材料与市场趋势全解析

未来十年,电动汽车电机领域正酝酿巨变。从轴向磁通电机的“扁平革命”,到轮毂电机的突破尝试,技术创新持续涌现。磁性材料战场更是硝烟弥漫,稀土依赖与无磁体设计的博弈牵动全局。
这场融合技术突破与材料革新的浪潮,将重塑市场格局,也带来无数未知机遇。本文带你看透十年趋势,解码电机产业的现在与未来。
一、轴向磁通电机:引领电机技术的“扁平革命”
在电机技术领域,一场静悄悄的“扁平化革命”正在兴起,轴向磁通电机以其独特的磁场路径设计,正成为新能源汽车、高端机器人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
1、轴向磁通电机的颠覆性优势
轴向磁通电机将传统圆柱形电机“压扁”成圆盘状,磁通方向平行于旋转轴,沿轴向穿越定子和转子构成的平面气隙。这种设计带来显著优势:
1).空间魔术师:扁平化设计大幅缩减轴向尺寸与重量,功率密度显著超越传统电机,成为集成化系统的理想选择。
2).扭矩之王:更大的等效作用直径使其在相同电磁负荷下能爆发更高扭矩,特别适合直驱应用。
3).能效标杆:磁通路径短且直,铁损降低,部分先进设计效率突破96%。
4).材料革新:碳纤维复合材料转子、高导热绝缘材料广泛应用,抑制涡流损耗。
2、现实挑战与应用场景
尽管轴向磁通电机优势显著,但也面临热管理难题和成本壁垒。紧凑结构导致散热路径复杂,需依赖先进冷却方案。精密制造和特殊材料推高成本,量产普及仍需突破。其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新能源汽车的轮毂/轮边电机、高端装备的机器人关节、无人机推进系统,以及风力发电的直驱风机。
3、径向磁通电机的坚守与优化
径向磁通电机作为当前主流,磁场路径垂直于旋转轴,沿径向穿过定转子间的环形气隙。其优势在于工艺成熟、散热良好、成本低廉和可靠性高,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经济型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器。
4、未来趋势:轴向突破,径向深耕
轴向磁通电机凭借高功率密度和效率,成为高端电驱技术的重要方向。随着材料科学、热管理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突破,其成本与散热瓶颈有望缓解,将在机器人、飞行汽车、超高效风机及下一代电动车中加速普及。
径向磁通电机则凭借成熟度、可靠性和成本优势,在工业自动化、家电及主流交通领域持续优化演进。轴向与径向磁通电机并非简单替代,而是面向不同需求的技术分支。
轴向电机以极致性能冲击高端应用,代表未来趋势;径向电机以成熟可靠支撑工业基础,持续优化。理解其核心差异与优劣势,方能精准选择技术路线,驱动产业迈向高效、集成、智能的新时代。
二、未来十年电动汽车电机技术、材料与市场趋势解析
IDTechEx最新发布的《2025-2035年电动汽车电机》报告,深入分析了未来十年电动汽车电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材料创新以及市场前景。
1、技术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电动汽车电机技术正朝着更高功率密度、更高效率和更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轴向磁通电机因其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等优势,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戴姆勒收购了轴向磁通电机企业YASA,计划将其应用于AMG电动平台;雷诺也与WHYLOT合作,从2025年开始在混合动力车型中使用轴向磁通电机。
而轮毂电机作为另一种新兴技术,虽然已应用于部分公路车辆,但多数项目因财务问题未能大规模推广。不过,Protean公司在轮毂电机领域取得关键进展,东风汽车展示了首款搭载Protean Drive轮毂电机平台的乘用车,并正在进行实路测试。
2、材料创新
磁性材料是电动汽车电机市场的关键考量因素。近年来,永磁电机在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比稳定在75%以上。然而,由于稀土磁体供应链集中在中国,价格波动较大,欧洲部分原始设备制造商开始选择无磁体设计,如雷诺和宝马采用绕线转子电机,奥迪使用感应电机。
2023年,特斯拉宣布新一代电机将采用无稀土永磁电机,引发行业对铁氧体磁体等替代材料的关注。尽管稀土价格在2023年趋于平稳,但供应链安全问题仍促使企业探索无稀土设计。报告预测,未来每台电机中的稀土用量将进一步减少,替代磁性材料的应用将取得更大进展。
3、市场前景
报告基于2015-2023年全球销售的500多种电动汽车车型数据,对电机类型、性能、热管理和市场份额进行了细致分析。
预测显示,到2035年,电动汽车电机市场将持续增长,轴向磁通电机和轮毂电机等新兴技术将在特定车型类别中获得更多应用,但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径向磁通电机。
此外,报告还对电动垂直起降(eVTOL)和电动常规起降(eCTOL)飞机等新兴应用领域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些领域对电机性能有极高要求,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综上所述,未来十年电动汽车电机市场将呈现技术多元化、材料创新加速和市场持续扩大的趋势,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