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揭晓!Ansys 2025 仿真应用大赛结果及大会现场展示

荣耀揭晓!Ansys 2025 仿真应用大赛结果及大会现场展示的图1

历时 4 个半月的激烈角逐,“Ansys 2025 全球仿真大会”仿真应用大赛获奖结果终于揭晓!

大赛共征集到来自汽车、半导体、高科技、能源等多个行业,近200位仿真技术人才的投稿作品,经过 Ansys 技术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与网络投票的双重评定,30 篇 TOP 作品脱颖而出,角逐一/二/三等奖及行业最佳实践奖,充分展现了参赛者在设计能力、技术创新与跨领域融合上的非凡实力。

其中,部分优秀作品作者已受邀成为 Ansys 2025 全球仿真大会的嘉宾讲师,他们将在会场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分享更多仿真创新的思考与实践。更多现场安排不容错过:

9月10日(15:00-17:00)大赛作品交流展示区:大会现场特别设置了 “大赛作品交流展示区”,诚邀所有针对TOP及优秀作品的作者亲临现场,在专属时段与现场观众交流,问答环节不仅可以了解更多的技术细节,更可以了解一个优秀的仿真作品背后的故事。前五名与作者沟通的观众,可以获得作者赠予的精美订制礼品。

9月11日(19:00-21:00)晚宴-大赛颁奖典礼:大会首日晚宴将举办大赛颁奖典礼,隆重介绍所有获奖作者及作品,获奖选手出席大会接受颁奖,收获属于自己的荣耀时刻。

荣耀揭晓!Ansys 2025 仿真应用大赛结果及大会现场展示的图2

大会期间安排

“Ansys 全球仿真大会”仿真应用大赛以其权威性、专业性与行业影响力,成为众多工程师与创新者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在此向每一位积极参与的大赛用户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Ansys 2025 全球仿真大会”仿真应用大赛获奖作品

荣耀揭晓!Ansys 2025 仿真应用大赛结果及大会现场展示的图3

谭坚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结构安全工程师

作品名称:基于LS-DYNA的溢胶材料对电池包侧柱挤压结果的影响分析

作品简介:本文以某电池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溢胶材料对其侧柱挤压结果的影响。基于LS-DYNA,通过建立详细的电池包有限元模型并利用LS-DYNA求解器求解计算,从而模拟不同工况下电池包受侧柱挤压的过程,对比分析了使用和不使用溢胶材料时电池包的变形、应力分布及内部结构损伤情况,描绘了电池包侧柱挤压的力-位移曲线,同时设计了与仿真模型相对应的实物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池包侧面无溢胶材料时,仿真曲线最大反力仅能达到58KN,在电芯Y向两侧增加20mm溢胶时,仿真曲线最大反力超过100KN,且反力曲线与试验曲线相近,有力的证明了基于LS-DYNA建模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分析结果可知,合理选用溢胶材料可有效改善电池包整体耐挤压性能,降低电池包受挤压过程中的结构失效风险,为电池包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李根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热设计工程师


作品名称:通讯设备环境适应性正向设计新范式

作品简介:当通讯设备所处的环境存在灰尘和湿气时,它们容易进入设备内部,引发设备环境适应性问题,如促使单板元器件管脚腐蚀或直接凝露导致短路,降低设备的可靠性。为在设计阶段提前识别风险并进行改进,中兴开展了多因素综合仿真正向设计,包含积尘、湿度、凝露仿真等措施。实践表明,经多因素综合仿真正向设计改版单板,无需三防涂覆即具备强悍的环境适应性,仿真方法有效指导设备可靠性提升。





王佩犇 | 中国农业大学 博士生


作品名称: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期间相变吸热与喷发研究

作品简介: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电站中应用广泛,但其潜在的热失控行为对电站安全构成威胁。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的热失控行为呈现三维传播特性,热失控期间其内部电解液沸腾使得传热行为复杂,制约了高安全电池设计。本文通过模型量化呈现了电解液吸热相变后的传热传质过程,通过实验获得了模型所需输入,例如电池热失控产热量、产气量、内部压力、电解液相变吸热参数、热失控喷发质量流量及等。在模型与实验结果对比中,电池正表面温度的决定系数R2为0.9258,背表面温度决定系数R2为0.9046。安全阀开启后电解液吸热气化的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差7℃,精确的温度计算将提升电池模组热失控隔热设计的可靠性。

荣耀揭晓!Ansys 2025 仿真应用大赛结果及大会现场展示的图4

张克鹏 | 浙江三尚智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主任


作品名称:基于Ansys Fluent的电子膨胀阀空化特性数值与实验研究

作品简介:电子膨胀阀是空调系统的关键控制部件,主要用于流量调节和节流膨胀。但在小开度下,制冷剂流经电子膨胀阀时会因节流产生两相流,气相的形成与溃灭会产生噪声。本研究通过 ANSYS Fluent 数值分析,探究不同开度下制冷剂进入阀内的空化特性,以阐明电子膨胀阀流动诱导噪声的产生原因。为此设计了带阀芯凹槽结构的电子膨胀阀,并对阀门流动噪声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阀开度增大,制冷剂流量、气相比例和湍动能均减小;相同工况下,优化模型的最大噪声水平较原模型降低 10.3%,显著低于原模型的最大峰值。





史浩然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名称:电动汽车轮毂电机多学科仿真设计集成平台

作品简介:电机产品的设计流程复杂且涉及力、热、电磁等多物理场及其耦合。当前的策略多采用独立的仿真软件对单 个物理场进行优化设计,缺乏统一设计平台和数据交互系统,导致产品开发效率 低、多学科设计流程割裂等实际问题。本案例以实现轮毂电机多学科仿真一体化设计为核心目标,利用参数化仿真、系统集成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来构建集成仿真平台及其数据管理和交互系统,开发了轮毂电机多学科仿真设计集成平台,平台集成了电机电磁场、应力场与温度场仿真设计模块,可实现轮毂电机多学科的一键式自动化仿真,同时能够对多学科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该集成平台极大简化了产品的设计流程并提高了设计效率与质量。





舒海波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研发工程师


作品名称:基于LeakShield+RapidOctree前处理的高效整车外气动自动化仿真工作流

作品简介:本研究采用LeakShield+Rapid Octree网格生成技术,通过PyFluent、PyEnsight构建了整车外气动仿真自动化工作流,实现前处理、求解、后处理的无缝集成。复杂整车几何模型的前处理时间从传统的6天压缩至1天内,效率提升超过80%。 求解过程分别采用稳态GEKO湍流模型和瞬态SBES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与全尺寸油泥模型风洞实验验证,稳态GEKO方法风阻系数误差控制在3%以内,适用于快速优化仿真;SBES方法虽仅完成单工况计算,但展现出更高的绝对精度,可能具备作为关键工况高精度验证的潜力,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本研究为基于Fluent的汽车外气动仿真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标准化流程。结合新版HPC Ultimate License的使用,大幅降低了整车仿真成本,同时为后续GPU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部署提供了关键的license支撑,为整车气动开发提供了高效经济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周祝龙 | 奥托立夫(上海)汽车安全系统研发有限公司 高级仿真工程师


作品名称:基于LS-DYNA 流固热耦合方法解决热风焊接问题

作品简介:本文利用LS-DYNA 软件对热风焊工装及产品进行建模,调用不可压缩计算流体动力学(ICFD)流体仿真模块,并耦合热以及结构模块,实现流-固-热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在模型中对热空气流体及其环境件进行分析,获得模型各处流体流动状态、塑料产品焊脚的热分布等结果。结果显示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可以通过流-固-热仿真,指导不同的焊脚尺寸如何设计合适的热风管道孔径,以获得理想的焊脚温度和焊接效果。本文研究了热风焊接过程中的热风加热问题,为塑料产品的热风焊接工艺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耦合仿真中还通过添加自适应网格关键字,模拟热风加热过程中的焊脚受力晃动现象,为后期的匹配验证提供了途径。





林翰轩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工程师


作品名称:精准量化仿真探索--大小尺度共存的HFSS建模挑战与EMIT射频灵敏度仿真应用

作品简介:信号向高速化发展,EMI问题愈发严重,制约CPE家端产品WIFI覆盖性能。面对低量级EMI问题,亟需大小尺度模型共存的系统级仿真方案提供优化指导。本研究课题基于智能家端产品进行了小尺寸走线、大尺寸结构天线共存的低量级EMI挑战性仿真研究,并重点分享了仿真关注的精准化、简易化、快速化三个方向的研究进展,对于准确仿真结果进行了展示,并基于ANSYS建立了相关仿真平台,促进工具平台思路的普及。





曹睿 | 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作品名称:基于Ansys多物理场联合的新形态高速链路设计

作品简介:笔电产品的新形态悬浮Cam方案面临诸如FPC弯折、Pogopin连接高速化、复杂长链路级连等场景化应用,这将带来严峻的SI与可靠性挑战。通过使用Ansys的电磁场与力学求解工具,首先针对FPC弯折过程中的电性能劣化、寿命衰减等进行仿真评估探索性能边界;其次对Pogopin类型的连接器进行端到端的仿真优化,确保复杂连接器的高速化应用;最后对全链路各区间的关键参数进行仿真并级连评估通道性能。基于Ansys以上电磁场、力学等的多物理场联合评估,确保了新形态可拆卸Cam复杂链路下电性能及可靠性设计的先进性。 

荣耀揭晓!Ansys 2025 仿真应用大赛结果及大会现场展示的图5

常志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仿真组leader


作品名称:基于Ansys平台的大尺寸车载屏高速信号的仿真实践

作品简介:随着大屏显示技术的不断演进,大尺寸显示屏不仅朝着高分辨率、高刷新率方向快速发展,且因屏幕尺寸持续增大,需要单个同时驱动的多颗 Display IC 数量也不断增加,这使得高速信号链路的信号完整性(SI)和电源完整性(PI)问题日益突出。本论文基于Ansys仿真平台,针对大尺寸屏的高速信号链路LVDS接口进行系统性仿真分析。通过建立精确的3D电磁模型,结合Ansys HFSS进行频域S参数提取,并利用Ansys Circuit进行时域仿真,优化PCB布局布线方案,提升信号传输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nsys的协同仿真方法可有效预测高速信号链路的眼图抖动、上升时间等关键指标,降低EMI风险,为大尺寸屏的高速信号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工程实践指导。 





舒圣浪 | 美的集团 电磁研究高级工程师


作品名称:研发仿真数智转型:电机数智仿真优化平台

作品简介:本应用案例聚焦于研发仿真数智转型建设,以电机数智仿真优化平台的为例,阐述美的在仿真数智转型上的一些思考和尝试,供行业参考。平台从满足研发组织多职群、产品设计多阶段的仿真需求出发,开发了适用于0-1研发(EMotor)、1-N研发(ProSim)的专用仿真App。EMotor平台为基于技术指标需求的多工况多目标一键自动化式设计优化平台,融合了全参数化建模、前后处理、绕组设计与集总参数计算、专家设计流程策略、智能寻优与机器学习、方案综合评价等功能,具备良好的可拓展性、计算稳健性,可满足0-1研发对高效高精度概念设计与详细设计的需求。   ProSim平台为基于仿真任务的通用型流程自动化仿真平台,聚焦仿真流程全链路自动化,具有完备的定制化仿真任务(单电机仿真、电机+电控系统仿真)功能,以满足1-N研发对成熟平台拓展、竞品分析、创新性方案验证、跨学科联合仿真等高效高精度仿真需求。





李辰 | 小米移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高级仿真工程师


作品名称:Ansys Rocky 耦合 Ansys Motion 在洗衣机平衡环研发中的应用

作品简介:本文通过耦合Ansys Motion和Ansys Rocky两个模块,研究了洗衣机平衡环在不同设计参数组合下,对于整机抗振性能的影响。在Ansys Motion中模拟洗衣机筒的复杂运动状态(力、位移、加速度等),在Ansys Rocky中,使用SPH法模拟了平衡环内液体的复杂流动形式。通过两个模块的耦合计算,使得先前难以从测试和传统耦合仿真(Mechanical和Fluent)进行研究的平衡环问题,得到了新的探索路径。此外,本文针对仿真结果,对平衡环的设计理念进行阐释,提出了一系列平衡环合理的设计思路,为后续平衡环设计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





耿铭章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工艺工程师


作品名称:基于LS-DYNA的手机点擦胶全工艺链路仿真分析

作品简介:手机项目点胶擦胶工艺过程会存在夹胶溢胶、擦胶外观不良等问题,相关的制程风险无法在设计阶段识别,只能依赖试产实物验证。基于以上痛点,我们创新应用LS-DYNA的ISPG无网格粒子法开展了手机点胶、组装压胶到擦胶全工艺链路仿真研究,通过仿真可以分析结构设计、材料性能和工艺参数等因素对点胶、压胶和擦胶工艺过程胶水流动形态及最终质量的影响,为项目提供了可靠的虚拟验证解决方案。




程健 | JCET专家工程师

作品名称:Warpag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The 2.5D Fan-out Wafer Level Packaging Process

作品简介:In this paper, the full wafer level packaging process flow of a novel large x-dimension fan-out integration-bridge (XDFOITM) die chip is introduced. The warpage values of its full manufacturing process are investigat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validated by manufacturing test data. To simulate the full packaging process flow warpage and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residual strain and stress at each step, the element birth and death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to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model with an equivalent structure and material parameters by theoretical method to equivalently simplify the structure of redistribution layer (RDL). The reference temperature of RDL are recalculated too. The viscoelastic material model of Epoxy Molding Compound (EMC)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curing process. This full process warpage simulation results at several packaging steps are validated by warpage test data which showing the accuracy between simulation and test data is above 75%. Furtherm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key measures to reduce the wafer level packaging process warpage values from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material CTEs matching, elastic modulus of glass carrier, etc. The method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can be used to predict and reduce the wafer level packaging process warpage of an advanced packaging structure.





程炳坤/江勇/张孝法/朱凯 | 恩智浦半导体苏州分公司 系统工程师


作品名称:基于 Ansys HFSS 与 Circuit 的 LPDDR4X 接口系统级 EMI 仿真

作品简介:仿真是加速设计周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使我们能够在开发早期识别并解决 PISI、EMI 以及热管理等关键问题。随着 LPDDR4X 成为主流内存接口,广泛应用于各类 SoC 平台,尤其是在高性能 SoC 系统中,为防止芯片因过热而损坏,通常会采用散热器甚至风扇进行热管理。然而,当散热器与系统连接处理不当时,可能会引发 EMI 问题,影响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本文基于 FCC 认证过程中遇到的 LPDDR4X 接口 EMI 问题,采用 Ansys HFSS 与 Circuit 工具进行联合建模与仿真分析。通过系统级建模,我们成功定位了 EMI 问题的根源,并迅速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大幅节省了开发时间与人力成本。




丁萍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师


作品名称:2.5D/3D设计中的芯片电源网络分析方案/Comprehensive Power Integrity Analysis of 2.5DIC Design

作品简介:带有多晶硅桥梁的2.5DIC设计,在AI、图形处理等各个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开发和应用也面临一系列挑战,电源完整性是其中的关键挑战之一。

我们使用EDA工具对PDN进行早期分析,以确定硅桥上的DTC配置策略是否合适、多层电源和接地层是否有效以及PDN网络是否存在风险,从而提前预测设计中的潜在问题并提前调整设计。在设计的中间阶段和signoff阶段,我们可以对整个IC系统进行电源完整性分析,以确保PDN设计满足目标阻抗要求。





李炎杰 | 华东理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


作品名称:基于 Ansys Fluent 的旋流解吸器气液传质强化与 PBM 仿真研究

作品简介:在石油化工与天然气净化领域,针对传统解吸技术处理溶解性硫化氢时气液传质效率低、能耗高的瓶颈问题,本文基于化工过程强化理论,设计开发了平板旋流解吸器(PCD),通过气液两相流实验与 Ansys Fluent 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探究其流动特性、传质机制及分离性能。实验以空气 - 水体系为介质,分析了气液流量对压力损失、分离效率及自吸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欧拉数、分离效率与气液雷诺数的无量纲经验关联式: ;数值模拟采用群体平衡模型耦合两相流模型及 k-ε 湍流模型,揭示了旋流场内气泡破碎、聚并的动态演化规律,发现液体雷诺数增大可使小尺寸气泡占比提升 40%,湍流耗散率增强 35%,且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压力损失与分离效率的最大误差分别为 15% 和 10%。PCD 通过旋流场离心效应与高速射流剪切作用,可实现 H₂S 脱除效率 75.7%,体积传质系数较传统筛板提升 5-13 倍,且气含率高于 95% 的区域占比显著优化。Ansys Fluent 的多物理场仿真能力有效解析了气液分布、液相流速及气泡尺寸对传质过程的影响机制,为旋流解吸装备的结构优化与工业场景中溶解性气体高效脱除提供了基于数值仿真的理论依据与技术路径。





郑植,王思宇 | 成都工业学院


作品名称:GFRP柔性防车撞护板冲击试验与仿真应用研究

作品简介:玻璃纤维增强材料(GFRP)由于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基础设施防撞保护工程中。针对早期修建的低等级混凝土护栏防护能力与现阶段交通流不匹配问题,提出一种可直接设置在混凝土护栏表面的复合材料新型护板,改造形成组合式护栏,以防护重型车辆撞击。为准确评估该类防护装置的性能,首先针对柔性护板开展冲击性能试验,基于Ansys LS-DYNA开展了GFRP试件的水平冲击数值仿真,建立了既满足精度又兼顾效率的详细模拟方法。最后建立车-护栏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组合式护栏的防车撞性能,并与既有混凝土护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大型货车碰撞下,车头碰撞阶段两种护栏导向能力趋于一致,甩尾碰撞阶段既有混凝土护栏无法有效抑制侧倾,车辆不可避免发生翻车;撞击组合式护栏工况下,车尾最大抬高值、车辆动态外倾值、侧倾角分别降低了420%、166%、333%,并能克服侧翻顺利导向,驶出角仅为0.32°;复合材料护板弥补了混凝土护栏坡顶与底部凸缘间隙,在甩尾碰撞时变点支撑为面支撑,能顺利平衡货厢倾斜、抬高产生的倾覆力,在抵御重型货车撞击时更具优势;改造后的组合式护栏防护等级达到四级,防护能量达到290kJ,防护能力是改造前的1.8倍。





钱敬业 | 同济大学


作品名称:强动载作用下拱坝动态响应和损伤破坏的数值模拟研究

作品简介:鉴于低截面厚度拱坝在恐怖袭击及爆炸事故中的显著风险,本研究基于LS-DYNA软件建立了某原型拱坝的精细化三维数值模型,旨在研究其在水下爆炸强动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与损伤破坏机理。数值模拟考虑了两种TNT当量(100 kg 与 200 kg) 及两种爆炸深度(水面下12.5和25 m)的水下爆炸工况,实现了爆炸冲击波-水体-坝体相互作用的完全耦合高精度模拟。模型完整再现了结构从微损伤萌生、宏观裂缝扩展直至最终失稳溃坝的全过程损伤演化,并特别计入了坝体损伤后库水压力的持续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坝顶区域为结构最薄弱部位,损伤破坏易在此处萌生并发展。爆炸当量与爆炸深度的变化均显著影响坝体损伤程度,其中在相同爆炸当量下,增大爆炸深度可显著减轻拱坝的损伤。拱坝在水下爆炸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i) 初始损伤阶段;ii) 损伤发展阶段;iii) 溃坝阶段。本研究所建立的精细化模型及模拟方法,为深入理解低截面厚度拱坝在极端荷载下的失效机理及其安全防护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荣耀揭晓!Ansys 2025 仿真应用大赛结果及大会现场展示的图6

张家铭 | 日立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研发工程师


作品名称:基于optiSLang的干式变压器温升预测模型

作品简介:In this article, a predic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windings in dry-type transformers. The study focuses on transformers with foil-winding for the low-voltage side and disc-winding for the high-voltage side, which are commonly used in modern distribution systems due to their mechanical strength, thermal performance, and compact design. Accurate prediction of winding temperature is critical for transformer design, as excessive heat can degrade insulation, reduce lifespan, and increase the risk of failure. Traditionally, two main methodologies are employed to estimate winding temperatur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 and zero-dimensional (0D) calculation. CFD simulations are known for their high accuracy in capturing detailed thermal behavior, but they are computationally intensive and time-consuming. On the other hand, 0D calculations offer faster results but often lack precision due to their simplified assumptions and limited spatial resolution.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metamodel developed using optiSLang software. The metamodel is trained on 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of approximately 200 CFD simulation samples. It mimics the structure of 0D calculations while leveraging the accuracy of CFD-derived data, effectively combining the strengths of both approaches. The metamodel functions as a surrogate model, enabling rapid thermal predictions without the need for full-scale CFD simulations. After extensive training and optimization, the metamodel demonstrates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It achieves an average prediction error of only 5×10−11 when compared to full CFD simulations. Moreover, it delivers results within 3 seconds, making it highly suitable for iterative design processes, real-time applications, and digital twin implementations. This level of performance allows engineers to conduct rapid thermal assessments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design, significantly reducing development time and computational cos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edictive tool holds significant value for transformer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By enabling rapid and accurate therm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it enhances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ical design workflows. Additionally, it supports cost reduction by allowing for tighter design margins without compromising reliability. The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transformer configurations, guiding engineers toward more efficient and robust solutions tailored to specific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Furthermore, the metamodel contributes to sustainability goals by optimizing material usage. With more accurate thermal predictions, designers can avoid over-dimensioning components, thereby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of copper, aluminum, and insulation materials. This not only lowers production costs but also minimiz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ransformer manufacturing. In conclusion, the proposed metamodel represents a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pproach to transformer thermal analysis. It offers a promising pathway for improving the design, reliability,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dry-type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s in the power industry. By integrating advanced simulation data with efficient predictive modeling, this approach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next-generation transformers that meet the growing demands of energy efficiency, reli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徐中民 | 深圳先进光源研究院研究员


作品名称:基于热电制冷元件和电阻加热片的纳米级高度误差偏转镜热管理方案研究

作品简介:在S3FEL中在1 MHz重复频率模式下工作的反射镜面临着显著的热负荷,需要校正其面形误差以保持X射线相干传输。虽然REAL方案可以补偿面形误差以满足要求,但过多的热能导致反射镜温度和变形的大幅增加。为了解决温度升高和能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帕尔贴效应的热管理方案,利用七个热电制冷器和十九个电阻加热片组成的主动补偿系统来校正反射镜面形。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个包含了帕尔贴效应的修正反射镜面形补偿数学模型。通过优化施加到热电制冷器的电流和电阻加热片上的热通量,结果显示最大温度和变形都有显著降低。高度误差RMS降低到亚纳米级别,斜率误差RMS降低到100 nrad以下。特别是与REAL方案相比,能耗减少了57%以上,证实了使用热电制冷器对于降低能耗是有效的。





曾祥浩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仿真高级工程师


作品名称:基于多物理场仿真技术的高速动车用功率器件主端子连接结构设计与评价

作品简介:为了提高高速动车服役环境下功率器件主端子连接结构的服役可靠性,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对IGBT器件主端子结构焊层的疲劳可靠性进行研究,并且运用不同的理论预测焊层疲劳寿命并通过功率循环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随着主端子焊层孔洞率的增加,循环周次会降低,但影响并不明显。随着主端子焊层厚度逐渐增加,循环周次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规律。在功率循环过程中,主端子结构焊层的退化表现为灰色含Sn相的粗化,采用基于能量的Darveaux模型进行分析更加符合功率器件主端子结构焊层的退化过程。故在主端子结构中,影响其服役寿命的主要因素为焊层厚度。





黄世雄 | 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作品名称:基于Ansys Mechanical-CFD双向耦合的OLED屏幕孔区封装不良改善及极限窄边框设计

作品简介:优化分为两部分:1. 优化设计 2. 优化设计与工艺,其中由实际实验得知,Skip 2nd 柔性层不会有封装失效的不良,仿真其Skip 2nd 柔性层模型,使其应力值为一安全值,最终最优设计优化方案应力降低64%(Skip 2nd 柔性层应力降低24%),降低幅度大于Skip 2nd 柔性层,设计及工艺优化方案最优条件为应力降低90%,降低幅度大于Skip 2nd 柔性层。





叶祖樑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热设计高级系统工程师


作品名称:气液两相流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

作品简介:热管、VC等两相散热部件在各类电子产品中应用广泛,是解决局部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的重要方案。两相部件内传热传质机理复杂,当前业界主要通过打样实测的方式研究,缺乏有效的仿真正向设计方法。本研究梳理了两相流仿真技术的情况,基于VOF+Lee模型的方法建立了正向设计能力,开展重力热管、蒸发流道、3D散热器的仿真实践,仿真精度达到80%以上,指导了散热器的设计优化,具有良好的工程价值。此外,本研究思考并提出未来气液两相流仿真的发展方向,为行业提供了参考。





李钊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科长


作品名称:基于折叠产品的刚柔耦合仿真

作品简介:基于折叠产品整机结构及柔性显示屏幕,利用Motion进行受力分析,进行设计优化及不良改善。





谈周妥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热设计工程师


作品名称:两相散热器结冰鼓胀失效机理的仿真研究

作品简介:VC、热管等两相散热组件因其内部水工质的蒸发-冷凝循环,带来数十倍于铜的高导热性能,广泛应用于大功耗ICT产品中。然而由于水工质的存在,低温下常发现结冰鼓胀问题,严重影响产品可靠性。本研究基于Ansys Fluent 的凝固-融化模型,对热管、VC两种常用两相散热器内的毛细水、游离水在低温下结冰的过程开展了仿真研究,获得了不同温降速率、温域下的冰层演化规律,提炼出散热器局部结冰鼓胀主要机理,为产品低温可靠性改进提供了指导方向。





武文杰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热安全组仿真主管


作品名称:逆变器系统IGBT模块连接可靠性仿真优化及AI技术应用探索

作品简介:基于PCB板+IGBT模块+散热器总成精细化热-固耦合仿真模型,精准复现整机由于各层结构CTE不同导致的“呼吸效应”热变形,定位温度循环引起的动载荷变化是导致Pin针焊层疲劳失效的根本原因;随后将Pin针结构在Creo中进行参数化驱动建模,借助Creo-Workbench Interface接口,实现Workbench完全调用Creo尺寸参数功能;基于遗传算法,利用响应面优化方法对Pin针结构参数进行迭代优化,寻优时间缩短至24h以内;基于optiSLang软件建立Pin针高保真降阶模型,输出MOP model;借助Excel软件读取omdb文件,实现Pin针拉力预测结果毫秒级输出,预测准确度99.9%以上。





张高阳 | 重庆大学 硕士研究生


作品名称:电池系统热失控多物理场建模及高温气体疏导措施研究

作品简介:本案例针对117Ah三元锂方形电池,在Fluent中使用UDF和UDS定义了电池热失控SEI膜分解、负极与电解液反应、正极分解反应、电解质分解等过程并建立T2之后温度与温升速率的函数关系得到内短路释放热量的表达式。然后,基于AEC定容密封舱实验,使用广义Sigmoid函数及多项式拟合得到电池开阀产气速率和温度的表达式,完成电池热失控产热和产气UDF编写并进行验证。最后,使用SCDM和Fluent构建CTP电池系统热失控多物理场仿真模型,探究了电池热失控热量的传播和混合气体的扩散过程,分析了不同泄压阀设计方案疏导高温气体和降低系统爆炸极限的作用,发现Pack尾部布置三个直径为50mm的泄压阀,仅需要17.3s就能够将可燃气体浓度降低至LEL之下,有效降低了系统的爆炸风险。





居佳怡 | 复旦大学 博士生


作品名称:K-Clip治疗三尖瓣反流的数值仿真研究:数量与植入位置的影响分析

作品简介:K-Clip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性经导管三尖瓣瓣环成形术器械。本研究旨在基于医学影像和计算机建模仿真,定量评估不同数量及植入位置的K-Clip对三尖瓣反流的治疗效果,进而为临床提供个性化手术方案及普适性术式建议。 方法:选取一例接受过K-Clip植入治疗的三尖瓣反流患者,基于术前CT影像建立病人特异性右心模型,包含三尖瓣、右心房、右心室和右室流出道等结构。利用LS-DYNA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术前状态及3种植入策略:①前-后叶间(AP)植入1个K-Clip,②后-隔叶间(PL)植入1个K-Clip,③AP+PL两处植入2个K-Clip。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与浸没边界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有方案模型进行全心动周期流固耦合仿真,模拟三尖瓣在修复前后的运动。最后,基于舒张峰值时刻构型,在Fluent中开展瞬态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补充舒张期血液动力学参数。 结果: K-Clip植入后,所有方案的反流口面积均显著减小,降幅依次为双夹58.12%、PL单夹34.31%、AP单夹16.36%。术前反流量为53.54mL(重度反流);植入单个K-Clip后分别降至41.39mL (AP位点,中度反流)和30.96mL (PL位点,中度反流);双夹植入后进一步降至17.93mL(轻度反流),改善效果最佳。各方案残余反流最大流速基本无明显变化。舒张期最大流速随K-Clip植入数量的增加而小幅升高(术前0.42m/s,AP单夹0.54m/s,PL单夹0.59m/s,双夹0.76m/s),植入位置对其影响不显著。所有方案舒张期平均跨瓣压差均小于1mmHg,术后狭窄风险较低。 结论:本研究首次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定量评估不同数量和植入位置K-Clip对三尖瓣反流治疗效果的差异。对一例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K-Clip治疗三尖瓣反流效果显著,能够大幅减少反流量,且在舒张期狭窄风险较低,安全性良好。双夹植入方案治疗效果最优,后-隔叶 (PL) 植入位置优于前-后叶间 (AP) 位置。





秦家正 | 福州大学


作品名称:有直流偏磁PWM波励磁的磁心损耗有限元仿真

作品简介:基于磁性材料磁化特性和磁心损耗的准确测量和模型建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Maxwell提出精确获得磁心交流磁通密度和直流磁通密度分布的方法,进一步提出能精确计算有直流偏磁高频PWM波励磁磁心损耗的仿真方案。利用提出的仿真方案分析计算标准磁环和EE形磁心的磁心损耗,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比较验证精度。该方案为同材质不同形状的异型磁心磁心损耗的精确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了解更多作品详情可扫码查看

荣耀揭晓!Ansys 2025 仿真应用大赛结果及大会现场展示的图7

9 月 11-12 日,苏州太湖万豪酒店,Ansys 2025 全球仿真大会即将盛大开启。

让我们相约苏州,共同见证仿真赋能创新的力量!


图片

会议基本信息

会议名称:Ansys 2025全球仿真大会-中国站

会议时间:2025年9月11日-12日

  • 现场签到:9月10日
  • 会议结束:9月12日12:30

会议地点:苏州太湖万豪酒店

参会方式:线下参会(本次大会不设线上直播)

报名费用:收费,1,800元/人

立即报名,锁定席位

荣耀揭晓!Ansys 2025 仿真应用大赛结果及大会现场展示的图9

如您有任何问题,可下方联系技术邻客服~

荣耀揭晓!Ansys 2025 仿真应用大赛结果及大会现场展示的图10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