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确定手工钨极氩弧焊工艺参数

快速确定手工钨极氩弧焊工艺参数
手工钨极氩弧焊的工艺参数有:焊接电源种类和极性、钨极直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氩气流量、焊接速度、喷嘴直径及喷嘴至焊件的距离和钨极伸出长度等。必须正确的选择并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满意的焊接质量。
(1)接头及坡口形式 钨极氩弧焊多用于厚度5mm以下的薄板焊接,接头形式有对接、搭接、角接和T形接。对于1mm以下的薄板,亦可采用卷边接头。当板厚大于4mm时,应开V形坡口(管子对接2-3mm就需开V形坡口)。厚壁管的对接接头亦可开U形坡口。
(2)焊前清理 钨极氩弧焊时,焊前清理对于保证接头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熔化金属基本上不发生冶金反应,不能通过脱氧的方法清除氧化物和污染。因此,焊件坡口表面、接头两侧以及填充焊丝表面应在焊前采用有机溶剂(汽油、丙酮、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擦洗,去除油污、水分、灰尘及氧化膜等。
对于表面氧化膜与基层结合力较强的材料,如不锈钢和铝合金应采用机械方法清除氧化膜。通常采用不锈钢丝刷或铜丝刷、细砂轮或砂带打磨。
(3)焊接电源种类和极性
电源种类和极性可根据焊件材质进行选择,见下表。
电源种类和极性 |
被焊金属材料 |
直流正接 |
低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钛及其合金 |
直流反接 |
适用于各种金属的熔化极氩弧焊,钨极氩弧焊很少采用 |
交 流 |
铝、镁及其合金 |
焊接电流种类及大小一般根据工件材料选择电流种类 ,焊接电流大小是决定焊缝熔深的最主要参数,它主要根据工件材料、厚度、接头形式、焊接位置,有时还考虑焊工技术水平 ( 钨极氩弧时 ) 等因素选择。
▶采用直流正接时,工件接正极,温度较高,适于焊厚件件及散热快的金属,钨棒接负极,温度低,可提高许用电流,同时钨极烧损小。
▶直流反接时,钨极接正极烧损大,所以很少采用。
▶采用交流钨极氩弧焊时,在焊件为负,钨极为正极性的半波里,阴极有去除氧化膜的作用,即“阴极破碎”作用。在焊接铝、镁及其合金时,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高熔点氧化膜,若不能除去,将会造成未熔合、夹渣焊缝 表面形成皱皮及内部气孔等缺陷。而利用反极性的半波里正离子向熔池表面高速运动,可将金属表面氧化膜撞碎,在正极性的半波里,钨极可以得到冷却,以减少钨极的烧损。所以,通常用交流钨极氩弧焊来焊接氧化性强的铝、镁及其合金。
(4)钨极直径
钨极直径主要按焊件厚度、焊接电流的大小和电源极性来选择。如果钨极直径选择不当,将造成电弧不稳,钨棒烧损严重和焊缝夹钨等现象。
(钨极成分:钨极作为一个电极,它要负担传导电流,引燃电弧和维持电弧的作用。钨是难熔(熔点3410±10℃)、耐高温(沸点5900℃),导电性能好,允许通过较大电流和具有强的发射电子电子能力的金属,所以,钨棒适于做电极。为了在较低空载电压下引弧和减少大电流时钨极烧损量,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钨极是加入1%-2%的氧化钍(ThO2)的钍钨棒,或加入2%氧化铈(CeO)的铈钨棒。一般我们应尽量选用铈钨,因为其放射性更小。)
钨极端部形状是一个重要工艺参数。根据所用焊接电流种类,选用不同的端部形状。尖端角度 α 的大小会影响钨极的许用电流、引弧及稳弧性能。表1列出了钨极不同尖端尺寸推荐的电流范围。小电流焊接时,选用小直径钨极和小的锥角,可使电弧容易引燃和稳定;在大电流焊接时,增大锥角可避免尖端过热熔化,减少损耗,并防止电弧往上扩展而影响阴极斑点的稳定性。
表1 钨极尖端形状和电流范围(直流正接)
钨极直径/mm |
尖端直径/mm |
尖端角度(°) |
电流 /A |
|
恒定电流 |
脉冲电流 |
|||
1.0 |
0.125 |
12 |
2 ~ 15 |
2 ~ 25 |
1.0 |
0.25 |
20 |
5 ~ 30 |
5 ~ 60 |
1.6 |
0.5 |
25 |
8 ~ 50 |
8 ~ 100 |
1.6 |
0.8 |
30 |
10 ~ 70 |
10 ~ 140 |
2.4 |
0.8 |
35 |
12 ~ 90 |
12 ~ 180 |
2.4 |
1.1 |
45 |
15 ~ 150 |
15 ~ 250 |
3.2 |
1.1 |
60 |
20 ~ 200 |
20 ~ 300 |
3.2 |
1.5 |
90 |
25 ~ 250 |
25 ~ 350 |
钨极尖端角度对焊缝熔深和熔宽也有一定影响。减小锥角,焊缝熔深减小,熔宽增大,反之则熔深增大,熔宽减小。
(扩展阅读:钨极端部角度隐藏的秘密,关乎焊接质量,你不一定知道 )
(5)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主要根据工件的厚度和空间位置来选择,过大或过小的焊接电流都会使焊缝成型不良或产生焊接缺陷。所以,必须在不同钨极直径充许的焊接电流范围内,正确地选择焊接电流,见下表。
不同直径钨极(加氧化物)的许用电流范围
钨极直径(mm) |
直流正接(A |
直流反接(A) |
交 流(A) |
0.5 |
2-20 |
- |
2-15 |
1.0 |
10-75 |
- |
15-70 |
1.6 |
60-150 |
10-20 |
60-125 |
2.0 |
100-200 |
15-25 |
85-160 |
2.5 |
170-250 |
17-30 |
120-210 |
3.2 |
225-330 |
20-35 |
150-250 |
4.0 |
350-480 |
35-50 |
240-350 |
5.0 |
500-675 |
50-70 |
330-460 |
钨极尖端形状和电流范围
钨极直径/mm |
尖端直径/mm |
尖端角度/(°) |
直流正接恒定直流/A |
脉冲电流/A |
1.0 |
0.125 |
12 |
2-15 |
2-25 |
1.0 |
0.25 |
20 |
5-30 |
5-60 |
1.6 |
0.5 |
25 |
8-50 |
8-100 |
1.6 |
0.8 |
30 |
10-70 |
10-140 |
2.4 |
0.8 |
35 |
12-90 |
12-180 |
2.4 |
1.1 |
45 |
15-150 |
15-250 |
3.2 |
1.1 |
60 |
20-200 |
20-300 |
3.2 |
1.5 |
60 |
25-250 |
25-350 |
(6)电弧电压
电弧电压由弧长决定,电压增大时,熔宽稍增大,熔深减小。通过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的配合,可以控制焊缝形状。当电弧电压过高时,易产生未焊透并使氩气保护效果变差。因此,应在电弧不短路的情况下,尽量减小电弧长度。钨极氩弧焊的电弧电压选用范围一般是10-24伏。
(7)氩气流量
为了可靠地保护焊接区不受空气的污染。必须有足够流量的保护气体。氩气流量越大,保护层抵抗流动空气影响的能力越强。但流量过大时,不仅浪费氩气,还可能使保护气流形成紊流,将空气卷入保护区,反而降低保护效果。所以氩气流量要选择恰当,一般气体流量可按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Q = (0.8 ―1.2 ) D
式中: Q――氩气流量,L/mm
D――喷嘴直径,mm。
(氩气纯度 焊接不同的金属,对氩气的纯度要求不同。例如焊接耐热钢、不锈钢、铜及铜合金,氩气纯度应大于99.70%;焊接铝、镁及其合金,要求氩气纯度大于99.90%;焊接钛及其合金,要求氩气纯度大于99.98%。国产工业用氩气的纯度可99.99%,故实际生产中一般不必考虑提纯。)
(8) 焊接速度
焊接速度加快时,氩气流量要相应加大。焊接速度过快,由于空气阻力对保护气流的影响,会使保护层可能偏离钨极和熔池,从而使保护效果变差。同时,焊接速度还显著地影响焊缝成型。因此,应选择合适的焊接速度。
和焊条电弧焊一样,焊接速度不是手工钨极氩弧焊的主要工艺参数,在有些工艺条件中也不列出,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气体保护效果。但在自动钨极氩弧焊或熔化极氩弧焊时,焊接速度过大,会影响气体保护效果。
焊接速度的选择主要根据工件厚度决定并和焊接电流、预热温度等配合以保证获得所需的熔深和熔宽。在高速自动焊时。还要考虑焊接速度对气体、保护效果的影响。焊接速度过大,保护气流严重偏后,可能使钨极端部、弧柱、熔池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必须采用相应措施如加大保护气体流量或将焊炬前倾一定角度,以保持良好的保护作用。
(9)喷嘴直径
增大喷嘴直径的同时,应增大气体流量,此时保护区大,保护效果好。但喷嘴过大时,不仅使氩气的消耗量增加,而且可能使焊炬伸不进去,或妨碍焊工视线,不便于观察操作。故一般钨极氩弧焊喷嘴以5-14mm为佳。
另外,喷嘴直径也可按经验公式选择:
D=(2.5―3.5)d
式中: D――喷嘴直径(一般指内径),mm;
d――钨极直径,mm。
气体流量和喷嘴直径 在一定条件下,气体流量和喷嘴直径有一个最佳范围,此时,气体保护效果最佳,有效保护区最大。如气体流量过低,气流挺度差,排除周围空气的能力弱,保护效果不佳:流量太大,容易变成紊流,使空气卷入,也会降低保护效果。同样,在流量子定时,喷嘴直径过小,保护范围小,且因气流速度过高而形成紊流;喷嘴过大,不仅妨碍焊工观察,而且气流流速过低,挺度小,保护效果也不好。所以,气体流量和喷嘴直径要有一定配合。一般手工氩弧焊喷嘴孔径和保护气流量的选用见表 2。
气体流量和喷嘴直径 在一定条件下,气体流量和喷嘴直径有一个最佳范围,此时,气体保护效果最佳,有效保护区最大。如气体流量过低,气流挺度差,排除周围空气的能力弱,保护效果不佳:流量太大,容易变成紊流,使空气卷入,也会降低保护效果。同样,在流量子定时,喷嘴直径过小,保护范围小,且因气流速度过高而形成紊流;喷嘴过大,不仅妨碍焊工观察,而且气流流速过低,挺度小,保护效果也不好。所以,气体流量和喷嘴直径要有一定配合。一般手工氩弧焊喷嘴孔径和保护气流量的选用见表 2。
表 2 喷嘴孔径与保护气流量选用范围
焊接电流 /A |
直流正接性 |
交 流 |
||
喷嘴孔径 /mm ) |
流量/L·min-1 |
喷嘴孔径 /mm |
流量/L·min-1 |
|
10 ~ 100 |
4 ~ 9.5 |
4 ~ 5 |
8 ~ 9.5 |
6 ~ 8 |
101 ~ 150 |
4 ~ 9.5 |
4 ~ 7 |
9.5 ~ 11 |
7 ~ 10 |
151 ~ 200 |
6 ~ 13 |
6 ~ 8 |
11 ~ 13 |
7 ~ 10 |
201 ~ 300 |
8 ~ 13 |
8 ~ 9 |
13 ~ 16 |
8 ~ 15 |
301 ~ 500 |
13 ~ 16 |
9 ~ 12 |
16 ~ 19 |
8 ~ 15 |
(10)喷嘴至焊件的距离
这里指的是喷嘴端面和焊件间的距离,这个距离越小,保护效果越好。所以,喷嘴距焊件间的距离应尽量小些,但过小使操作、观察不便。因此,通常取喷嘴至焊件间的距离为5-15mm。
喷嘴与工件的距离 距离越大,气体保护效果越差,但距离太近会影响焊工视线,且容易使钨极与熔池接触而短路,产生夹钨,一般喷嘴端部与工件的距离在 8 ~ 14mm 之间。
(11)钨极伸出长度
为了防止电弧热烧坏喷嘴,钨极端部突出喷嘴之外。而钨极端头至喷嘴面的距离叫钨极伸出长度。钨极伸出长度越小,喷嘴与焊件之间距离越近,保护效果就好,但过近会妨碍观察熔池。
通常焊接对接焊缝时,钨极伸出长度为3-6mm较好,焊角焊缝时,钨极伸出长度为7-8mm较好。碳钢、不锈钢的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见下表。
材料厚度 mm |
接头设计 |
电流A |
极性 |
电弧电压V |
电极种类 |
电极尺寸mm |
填充金属种类 |
1.5-3.0 |
直边对接 |
50-100 |
直流正接 |
12 |
铈(钍)钨极 |
2.4 |
按技术要求 |
>3.0-6.0 |
V形坡口 |
70-120 |
3.2 |
||||
>6.0-12 |
X形坡口 |
90-150 |
填充金属尺寸mm |
保护气体 |
气体流量dm3/min |
背面气体流量dm3/min |
喷嘴尺寸mm |
喷嘴至工件距离 mm |
预热温度(最低)℃ |
层间温度℃ |
1.6-2.5 |
氩 |
8-12 |
2-4 |
8-10 |
<12 |
15 |
250 |
2.5-3.2 |
10-14 |
10-12 |
250 |
||||
250 |
文章来源:焊工家园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焊接切割联盟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