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Solid在LNG罐式集装箱结构强度分析中的应用
SimSolid在LNG罐式集装箱结构强度分析中的应用.docx
SimSolid在LNG罐式集装箱结构强度分析中的应用
张竹林
摘要:LNG罐式集装箱在物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设计技术难度较高,需要满足船级社认证,部分结构强度分析涉及到压力容器规范。有限元分析方法是是一种有效的结构强度分析手段,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到了船级社审核的认可。LNG罐式集装箱有限元分析不仅存在尺寸大、网格多的问题,还存在梁单元、壳单元连接问题,在分析时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网格和单元连接。采用SimSolid软件能够避免复杂、繁琐的网格处理工作,带来极高效率,有效节省分析时间。在LNG罐式集装箱前期设计过程中能够快速找出结构强度薄弱环节,及时进行修改。
1.分析依据
本计算旨在确定罐式集装箱在各种工况下结构应力水平,以确定其是否符合《集装箱检验规范》和IDMG CODE中有关要求。
本计算书的主要依据:
(1)《集装箱检验规范》(中国船级社)(2016);
(2)《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DMG CODE 2016版);
(3) JB/T4784-2007《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
(4) GB 150.1~150.4-2011 《压力容器》;
(5) ISO1496-3:1995第四版;
(6)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2.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结构应力判断依据及模型
2.1 载荷分析依据
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的载荷有:重力、惯性力和罐体内压等。根据JB/T4784-2007《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4.4.2.2的相关内容规定,有以下四种惯性力工况:
(1)运动方向:额定质量乘以2倍的重力加速度(2Rg);
(2)同运动方向成直角的水平方向:额定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Rg),当不能确定运动方向,则为额定质量乘以2倍的重力加速度(2Rg);
(3)垂直向上:额定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Rg);
(4)垂直向下:额定质量(包括重力作用的总负荷)乘以2倍的重力加速度(2Rg)。
上述载荷施加于罐体的形心,且不产生管内气相空间压力的升高。
关于堆码试验,在ISO1496-3:1995(第四版)的6.2.1和6.2.2中做出了详细规定,以验证满载集装箱在海洋船舶运输条件下,在箱垛中出现偏码时的承载能力。本设计的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为1CC类型,每个集装箱试验力(四个角同时受力)为3392KN;每个角件都应在相同的方向偏置,横向为25.4mm,纵向为38mm。罐式集装箱内充满水(密度为1000kg/m3)。
2.2材料许用应力判断依据
根据JB/T4784-2007《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的4.4.3.2规定,在承受4.4.2.2每一静态力时,低温罐箱(包括框架与罐体连接的支撑体)应力分析设计的许用应力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具有明确屈服点的材料,其许用应力为标准常温下的屈服强度除以1.5;
不具有明确屈服点的材料,其许用应力为材料标准常温下的0.2%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除以1.5。
具体参数见表2-1所示。
表2-1 相关材料参数及性能数据
材料参数 |
Q235B |
Q345D Q345R |
16MnDR |
S30408(Rp1.0) |
环氧玻璃钢(D3848) |
弹性模量 GPa |
206 |
206 |
206 |
204 |
10.6 |
泊松比 |
0.274 |
0.3 |
0.3 |
0.285 |
0.388 |
材料密度 kg/m3 |
7830 |
7850 |
7850 |
7930 |
1650 |
屈服强度 MPa |
235 |
345 |
315 |
Rm>598 Rp1.0>288 |
垂向:325 层向:220 剪切:32 |
惯性力载荷下的许用应力(除以1.5获得)MPa |
157 |
230 |
210 |
>192 |
垂向:216.7 层向:146.7 剪切:21.33 |
2.3 三维模型建立
根据提供的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设计图纸,建立三维模型。每个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均按照所提供的图纸进行建模,然后进行装配,如图2.1所示,每个部件及整体具体尺寸参见图纸。
图2.1 分析设计三维模型
3. 分析工况及具体载荷数值
本计算报告在对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进行应力计算时,根据2.1所述分析依据,共设置了五种载荷组合工况:工况一:内压+自重+沿运动方向(纵向)、大小为额定质量乘以两倍重力加速度的惯性力,其中运动方向分为前、后两个方向。
载荷及边界条件为:
(1)四个底部角件进行约束,包括3个移动和3个转动,共计6个;
(2)罐式集装箱重力场载荷;
(3)LNG货物重力场(采用静水压力,密度为426kg/m3,施加方式细节见工况五堆码试验);
(4)外罐体承受向内压力0.1MPa;内容器承受向外压力1.7MPa;
(5)运动方向罐式集装箱施加惯性力(加速度为2×g),采用加速度方式;
(6)内容器投影面(封头圆形截面)施加均布压力为: Pa
工况二:内压+自重+沿与运动方向成直角的水平方向、大小为额定质量乘以一倍重力加速度的惯性力
载荷及边界条件为:
(1)四个底部角件进行约束,包括3个移动和3个转动,共计6个;
(2)罐式集装箱重力场载荷;
(3)LNG货物重力场(采用静水压力,密度为426kg/m3,施加方式细节见工况五堆码试验);
(4)外罐体承受向内压力0.1MPa;内容器承受向外压力1.7MPa;
(5)沿与运动方向成直角的水平方向,罐式集装箱施加惯性力(加速度为1×g),采用加速度方式;
(6)内容器投影面(两个封头椭圆截面和罐体矩形截面)施加均布压力为: Pa
工况三:内压+沿垂直向上方向、大小为额定质量乘以一倍重力加速度的惯性力
载荷及边界条件为:
(1)四个底部角件进行约束,包括3个移动和3个转动,共计6个;
(2)外罐体承受向内压力0.1MPa;内容器承受向外压力1.7MPa;
(3)沿垂直向上运动方向,罐式集装箱施加惯性力(加速度为1×g),采用加速度方式;
(4)内容器投影面(两个封头椭圆截面和罐体矩形截面)施加均布压力为: Pa
工况四:内压+沿垂直向下方向、大小为额定质量乘以两倍重力加速度的惯性力。
载荷及边界条件为:
(1)四个底部角件进行约束,包括3个移动和3个转动,共计6个;
(2)外罐体承受向内压力0.1MPa;内容器承受向外压力1.7MPa;
(3)沿垂直向下方向,罐式集装箱施加惯性力(2×g),采用加速度方式;
(4)内容器(两个封头椭圆截面和罐体矩形截面)施加均布压力为:
Pa
工况五:堆码工况
载荷及边界条件为:
(1)四个底部角件进行约束,包括3个移动和3个转动,共计6个;
(2)顶部四个角件载荷:将垂直力作用于罐箱的4个顶角件上,并在相同方向偏心施加外载,每个顶角上的载荷为848kN,偏置尺寸为横向25.4mm,纵向38mm;
(3)外罐体承受向内压力0.1MPa;内容器承受向外压力1.7MPa;
(4)罐式集装箱重力场载荷;
(5)根据ISO1496-3:1995(第四版)的6.2.1和6.2.2中之规定,将罐箱内部充满水,本分析将水的重力载荷等效为压力载荷,即采用静水压力的方法,受力面为内容器壁面,包括2个封头和内容器罐体的内表面,自由液面高度为2228mm。
4.有限元计算结果
4.1 载荷工况一应力计算结果
工况1:内压+自重+沿运动方向(纵向)、大小为额定质量乘以两倍重力加速度的惯性力。分为前后两个方向。

图4.1 框架等效应力云图

图4.2 裙座等效应力云图

图4.3 外罐体等效应力云图

图4.4 内罐体等效应力云图

图4.5 内罐体等效应力剖视图
4.2 载荷工况二应力计算结果
工况二:内压+自重+沿与运动方向成直角的水平方向、大小为额定质量乘以一倍重力加速度的惯性力;

图4.6 框架等效应力云图

图4.7 裙座等效应力云图

图4.8外罐体等效应力云图

图4.9 内罐体等效应力云图

图4.10 内罐体等效应力云图剖视图
4.3 载荷工况三应力计算结果
工况三:内压+沿垂直向上方向、大小为额定质量乘以一倍重力加速度的惯性力;

图4.11 框架等效应力云图

图4.12 裙座等效应力云图

图4.13 外罐体等效应力云图

图4.14 内罐体等效应力云图

图4.15内罐体等效应力云图剖视图
4.4载荷工况四应力计算结果
工况四:内压+沿垂直向下方向、大小为额定质量乘以两倍重力加速度的惯性力。

图4.16 框架等效应力云图

图4.17 裙座等效应力云图

图4.18 外罐体等效应力云图

图4.19 内罐体等效应力云图

图4.20 内罐体等效应力云图剖视图
4.5载荷工况五应力计算结果
工况五:堆码工况。

图4.16框架等效应力云图

图4.17 裙座等效应力云图

图4.18 外罐体等效应力云图

图4.19 内罐体等效应力云图

图4.20 内罐体等效应力云图剖视图
5. 结果评定
(略)
6. 对比总结及存在的问题
6.1计算效率对比
采用SimSolid软件进行分析,确实节省时间,尤其无网格化处理方法,优势明显,适合于前期设计采用。在常规有限元分析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网格处理和单元连接处理,一旦分析发现有问题,进行模型修改,重复的工作要不断的进行,确实让人内心崩溃。采用SimSolid软件可以快速进行分析,方便模型快速修改。
6.2 惯性力和加速度处理尚存问题
在本次案例分析中,需要对不同的方向施加不同的加速度,目前SimSolid软件的静水压力与惯性力关联,导致载荷施加时,只能优先考虑静水压力,其他方向的加速度载荷需要通过变换施加。
6.3 载荷施加
一个面只能施加一种载荷,如果施加两种,会有提示。需要变通处理。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