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CAE技术在冷挤压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近年来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模具工业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在冷挤压模具设计中,模具强度的校核设计是其中的关键,在很多情况下要靠经验来进行设计。应用结构CAE技术能方便准确地进行复杂模具成型零件及模具装配部件的强度、刚性的校核计算。笔者结合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谈谈应用 UG软件的结构CAE技术在冷挤压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结构CAE 冷挤压模具设计 强度 校核
1 结构CAE 技术概述
结构CAE技术主要是应用有限元方法,通过给定条件如材料属性、负载条件、边界条件、装配连接设定等,对结构进行力学、热学的分析及诊断,提供给用户具体、形象的数据表达形式,以便进行结构设计校核数据。
目前,开发对象的自动离散及有限元分析结果的计算机可视化显示技术“瓶颈”现象已逐步解决,对象的离散从手工、半自动到全自动,从简单对象的单维单一网格到复杂对象的多维多种网格单元,从单材料到多种材料,从单纯的离散到自适应离散,从对象的性能校核到自动自适应动态设计、分析,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显示可对应力、应变和温度等场的静动态显示、彩色调色显示,也可对受载对象可能出现缺陷(裂纹等)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可能波及区域等进行显示。
2 结构CAE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模具常常工作在高压、高温的状况下,如冷挤压模具工作在高压状态下,热锻模具工作在高压高温状态下,强度与稳态校核显得很重要;压铸模、塑料成型模工作在高压高温状态下,模具结构的刚性与热力性校核显得很重要。有必要清楚模具的工作状况并进行模具的强度、刚性等校核,使模具能安全、长寿命的工作,保证产品的质量。
传统的模具设计主要是根据设计资料和设计人员的经验来进行,校核计算往往进行得粗略且不全面,不能精确反应模具的实际状况。虽然 CAD/CAM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优越性仅体现在设计、加工效率与精度上,结构性的模具设计及其校核却往往无能为力。模具制造完成后常常需要多次试验、返修与改进,甚至模具报废,造成很大的损失。如今大型CAD/CAE/CAM软件系统(如UG、Pro/E等)和专门CAE软件系统(如ANSYS等)功能越来越强大,应用结构CAE技术可以对所设计的模具进行结构性校核,在设计阶段及时改善模具结构,从而大大提高模具的一次试模成功率。图1是应用结构CAE技术进行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零件CAD设计
装配设计及检查
结构CAE校核计算
完成
设计
模具CAM
装配及试模
3 应用UG软件的结构CAE技术进行冷挤压模具设计范例
模具工作部分基本结构中凸模与凹模组合,经计算得模具受到的最大单位挤压应力为1870MPa,在此压力下,根据经验凹模采用3层预应力组合凹模,内圈与中圈、中圈与外圈的单面过盈量均为0.32mm。凸模材料采用W6Mo5Cr4V2,凹模内圈采用YG20;中圈采用40Cr,硬度为 42~44HRC;外圈采用40Cr,硬度为38~40HRC。
在冷挤压模具设计中,模具强度需得到可靠的保证。因此,必须对模具零件进行严格的强度校核计算。在此采用UG软件的结构CAE模块功能对凸模和组合凹模进行强度校核计算。
1. 凹模内圈 2.中圈 3.外圈 4.推杆 5.垫块
对于凸模,分别赋予材料属性、负载条件、边界条件,并对凸模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等,给定条件后进行求解运算,用不同颜色或其它方式可观察出凸模各处的应力值。其最大压应力值为3781MPa。
对于凹模组合的校核计算,首先要确定预应力的值。其可以根据过盈量的数值,通过结构CAE分析来获得。首先假定预应力的值,由结构CAE得出变形量,看是否与过盈量吻合,如此反复,可得出正确预应力的值。经此方法求出中圈与内圈的变形量分配为0.24mm与0.08mm;考虑到中圈外缘变形量为 0.20mm,因此,外圈与中内圈组合的变形量分配为0.40mm与0.10mm。得出中圈与内圈的预应力值为610MPa,中圈与外圈的预应力值为 650MPa。
对于组合凹模,是多个零件的组合,应用结构CAE进行整体校核计算有别于单个零件对象。除对每个零件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外,还须对中圈与内圈、中圈与外圈进行曲面接触网格划分,同时赋予预应力。内圈凹模所受最大应力为1724MPa,中圈所受最大应力为514MPa,外圈所受最大应力为478MPa。
从分析结果来看,模具零件所受的应力均在其许用应力范围之内。如果分析结果超过许用应力,必须修改设计方案,修改后的方案有必要再一次运用结构CAE进行校核。
参 考 文 献
1 许发樾.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Unigraphics NX Help.America UGS Corp,2003.
3 郭乙木.线性与非线性有限元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