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江雷院士、高龙成副教授《Sci. Adv.》:在盐差能转换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河流入海口,由于海水和河水浓度差存在着盐差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有望缓解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问题。基于离子选择性的膜的反电渗析电池是实现盐差能转换为化学能的最有前景方式。但是作为其中的核心部件——离子选择性膜存在着离子通量小,无法实现盐差能的高密度转换(>5 W/m-2)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江雷院士、高龙成副教授课题组向自然学习,借鉴了生命体中氯离子通道的结构特点,在已有大面积制备高机械强度、高孔密度聚合膜的基础上(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13056; J. Am. Chem. Soc. 2017, 139, 8905),将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分子精准地修饰纳米孔的端口处,构筑了蘑菇形的不对称纳米孔阵列膜,该方法具有快速、精准、可大面积制备等优势。
图1. 高机械强度,超高孔密度,具有薄选择层的不对称膜的制备路线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测试发现在水溶液中PEI发生溶胀,形成3D空腔网络,为离子传输提供通道。通过“标度理论”分析,每个 “蘑菇帽”表面含有数十个离子传输通道,因此,不对称纳米孔膜的离子通道密度达到1012 cm-2。不对称膜表现出优异的离子二极管行为,有效的抑制了浓差极化,实现了高效的盐差能转换,功率密度达到22.4 W/m-2。这种利用单分子层构建不对称薄膜的理念为海水淡化、离子筛分和盐差能转换等隔膜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图2. 空气和水下原子力显微镜测试验证不对称膜具有超高的孔密度
该工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Sci. Adv. 7, eabg2183 (2021))。论文第一作者是北航化学学院李超博士,通讯作者为高龙成副教授。该工作得到江雷院士的指导和闻利平研究员的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21/eabg2183
相关进展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