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原料涨价,日企断供······国内光刻胶上下游产业链完善还要多久?


光刻胶(Photoresist,简称PR)是半导体、LCD、PCB等产业重要原料之一,也是驱动产品更新换代的核心关键材料。光刻胶的基本组分为树脂、溶剂、光引发剂、单体及其他助剂,由于其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较高,长年被日本、欧美企业垄断。

市场 | 原料涨价,日企断供······国内光刻胶上下游产业链完善还要多久?的图1

图片来源:势银光刻胶产业研究报告;资料来源:科技创兴与应用期刊、TrendBank

据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受益于半导体、显示面板、PCB产业东移的趋势,自2011年至2020年,光刻胶中国本土供应规模年增长率达到11%。纵观当前国内光刻胶市场情况,尽管PCB用光刻胶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50%,但在半导体及显示领域光刻胶国产化进度缓慢,尤其半导体领域的高端光刻胶,已经成为了当下国内急需攻克的产业化难题。

今年上半年,原材料涨价潮、光刻胶断供、华为等企业开始布局光刻胶行业的消息纷至沓来,光刻胶供不应求的背后,如何尽快实现光刻胶国产化是整个行业思考的问题,而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则是关键突破口之一。
 

上下游产业链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市场 | 原料涨价,日企断供······国内光刻胶上下游产业链完善还要多久?的图2

国内光刻胶技术壁垒概述(图片来源:势银光刻胶产业研究报告)

光刻胶及其配套试剂属于危险、有毒化学品,企业经营必须符合我国监管及许可制度,同时我国对企业安全和环保体系认证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导致了光刻胶行业的高“入场门槛”。

基于原材料与研发技术等因素,光刻胶产业呈现集中度高、上下游之间依赖性大的特点,国内企业想要打入下游供应链就必须要先打破日企垄断。

其次,中下游企业在设备、研发和技术支持等方面,也需要在前中期投入持续性的巨大资金支撑,这是每一个新行业在发展初期都会遇到的瓶颈。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目前国产光刻胶在下游企业的审核认证周期长(1~3年), 测试验证成本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国产光刻胶的量产之路。

市场 | 原料涨价,日企断供······国内光刻胶上下游产业链完善还要多久?的图3

针对目前光刻胶产业链中所遇到的发展瓶颈,久日新材/大晶信息化执行董事、山东大学教授康文兵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基于在日本光刻胶产业研发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光刻胶做调配、检测还需和客户探讨,首要目标是把光刻胶配方做好,利用自身的实验室力量做好配方合成、原材料做好测试后,再找各个行业、各个方面比较强有力的有专长的人帮生产这个材料。因为调配和合成是不一样的步骤,化工生产过程有很多细节上的控制、安全所有方面都要做,而且还要有成本控制,产品不一定很快就进入客户、销售阶段。

此外,在前期投资方面,国产光刻胶进入市场的验证时间不可控,可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投资装置生产厂是需要很大的投资能力的。对比日企,日本很多光刻胶公司都有自己的合作方,树脂有树脂的,光敏剂有光敏剂的。

因此要把中国光刻胶产业链做好,一方面我们要尽能力去做,同时还要寻找国内能够把原材料做好这一块的企业,上下游结合。前面讲到大家要有技术要有公开,没有一个互相信任的机制的话很难做成,也就是说龙头企业以及和客户非常紧密的光刻胶企业还要和原材料厂商合作,企业之间进行良好沟通,才能更好完善产业链。

同时,半导体面板客户也需要帮助光刻胶企业,保证品控,使得我们能够尽快评估材料,把它做好;光刻胶企业和上下游联动合作,从需求出发,足以拉动所有的整个产业链前进。
 

今年光刻胶产业国产化趋势愈发明朗

所幸,在经历今年年初的原材料涨价、日企信越化学断供光刻胶导致晶圆厂产能受限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影响之下,光刻胶一下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在这一发展利好期,尽快解决光刻胶“卡脖子”难题,实现本土化是整个产业上下游的共同愿景之一。

如何加快国产化进程?首先,从上游原材料出发,光刻胶专用化学品需同步跟进国产化布局,以满足下游光刻胶生产需求,这就要求上游企业的努力了。目前,国内上游原材料厂商正处于产业化初步阶段,且入行厂商较少,未来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作为一家单体生产企业,杭州凯方对势银(TrendBank)表示:中国的光刻胶产业发展需要在两个方向做努力,一个是产品质量,要求产业链的企业都要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提高良品率;另一个就是自有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打破国外垄断。因此,杭州凯方也将开发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可商业化的、应用前景良好的光刻胶单体以配合下游客户需求。

市场 | 原料涨价,日企断供······国内光刻胶上下游产业链完善还要多久?的图4

除此之外,顺应半导体纳米级工艺技术的进程,我们还要重点关注及加快国内ArF光刻胶以及EUV胶的开发进度。

目前国内主力光刻胶企业中,南大光电于6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ArF光刻胶产品拿到首个小批量订单,可用于90nm-14nm的集成电路工艺节点,目前尚未实现稳定量产;晶瑞股份于6月22日表示,公司ArF高端光刻胶研发工作已正式启动,旨在研发满足90-28nm芯片制程的ArF(193nm)光刻胶。

博康信息、汉拓光学属于光刻胶产业上下游配合的公司,前者生产光刻胶及其单体,后者开发中高端光刻胶技术和生产工艺。据采访资料表示,今年公司KrF和ArF光刻胶专用单体出口形势较好,投资6.8亿元的新工厂试产项目将于今年8月份顺利验收和量产,预计将增加KrF、ArF单体生产2-3倍产能。

博康、汉拓认为国内光刻胶产业未来的总体方向与任务仍然是替代进口光刻胶,抢占光刻胶国内市占率,挑战国际名牌。并在技术上朝着更精细、更稳定、更系统的方向迈进。

来源:势银膜链
登录后免费查看全文
立即登录
App下载
技术邻APP
工程师必备
  • 项目客服
  • 培训客服
  • 平台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