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

2022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的图1




本文首发于《能源》杂志2023年第2期研究报告栏目。



文 | 苏佳纯 

       作者系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石油经济室首席研究员

       刘 畅

       作者系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石油经济室助理研究员




国际油价回顾



2022年,国际油价震荡攀升后下行(见图1-1),Brent原油期货均价为99.04美元/桶,WTI均价为94.33美元/桶,同比分别增长42.65%与41.76%。


2022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的图2


各时间段原油均价见表1-1。推升油价走高的主要因素包括: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因素抬升风险溢价;全球石油需求总体保持增长态势;受俄罗斯产量下降、美国增产有限、“OPEC+”启动大幅减产的影响,全球石油市场供应偏紧;全球石油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为油价提供支撑。


2022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的图3


导致油价下行的主要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前景显著恶化,经济衰退风险大;变异新冠病毒全球反复肆虐,中国疫情形势严峻,抑制全球需求增长;欧美通胀水平连创新高,欧美央行加快加息进程。Brent、WTI原油期货日均㐀算价格的平均价差先扩大再收紧后扩大,均值4.62美元/桶,同比增加63.8%,反映了总体上欧洲石油供应偏紧与美国需求疲软。



2022年国际油价
影响因素分析



新冠疫情反复来袭,疫苗降低死亡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经济及原油市场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既往历史表明,新冠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变异,引发多轮疫情在全球肆虐,并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发展规律:一季度,疫情在1月初形成峰值,并在2月中下旬趋缓;二季度,疫情于3月初抬头,在4月中旬达到峰值,并在6月底趋缓;三季度,疫情大概率在7月初抬头,在8月中旬形成峰值,并在10月初趋缓;四季度,疫情于11月下旬加剧,并将在第二年1月初形成峰值。


2022年先后引发全球疫情大流行的主要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1、BA.2、BA.4、BA.5、BF.7,上述变异株具有传播能力强、速度快、隐匿性强以及免疫逃逸的特点,极易造成大面积扩散传播。根据世卫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全球确诊病例65604.0万人,死亡病例667.2万人;2022年内新增确诊病例36894.3万人,同比增长80.7%;新增死亡病例122.2万人,同比下降65.3%。需要指出的是,受检测意愿及检测能力的限制,全球新冠确诊病例及死亡病例均有显著低估;但数据仍然显示,世界主要经济体经过了群体感染和高水平的疫苗接种,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率虽然大幅上升,但致死率明显降低。


疫苗仍然是降低新冠病毒重症率和致死率的最有效手段。根据牛津大学Our World in Data 数据网站2022年12月31日的统计㐀果,全球疫苗完全接种率约63.41%,部分接种率约5.69%。其中,美国疫苗完全接种率约69.01%,部分接种率约11.82%;欧盟疫苗完全接种率约72.90%,部分接种率约2.20%;日本疫苗完全接种率约83.21%,部分接种率约1.13%;韩国疫苗完全接种率约85.78%,部分接种率约0.81%;新加坡疫苗完全接种率约90.77%,部分接种率约0.76%;中国疫苗完全接种率约89.35%,部分接种率约2.33%。

全球经济持续下行,欧美面临衰退风险


2022年,乌克兰危机加剧了疫情以来的供应链危机,全球通胀水平高位运行,欧美央行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全球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全球制造业、服务业景气指数持续波动下行,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美国、中国和欧盟的制造业、服务业景气指数纷纷跌破荣枯线。


全球通胀水平处于历史高位,俄罗斯大幅冲高快速下行,欧、美、印等国家持续上行后小幅回落,中国、日本CPI温和增长;IMF预计2022年全球通货膨胀率将高达9.5%,许多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则已接近或超过10%,为近几十年的最高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于1月10日发布的最新预测数据,2022年全球GDP增速2.9%,相比之下,过去40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速约3.5%,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明显;预计美国GDP增速1.9%,欧元区3.3%,日本1.2%,中国2.7%,印度6.9%,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3.4%。


液体燃料需求不及预期,疫情和高通胀抑制增长


2022年,全球道路交通出行全面复苏并基本持平,境内航空出行震荡趋稳,国际航空出行快速上升。全球境内航空出行偶有下降主要是由于中国疫情反复以及全球部分地区遭受极端天气影响,国际航空出行大幅上升主要是由于各国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放开。根据Rystad的统计数据,至2022年底,全球道路交通出行已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境内外航空出行基本恢复到疫情前80%。


2022年,受经济疲软、通胀高企、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和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全球液体燃料(含原油、凝析油、天然气液、生物燃料等)需求持续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基于机构预测,全年均值约为99.4百万桶/天,同比增长约1.7百万桶/天,比2019年疫情前水平低约1.0百万桶/天,增长低于预期。需求增量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同比增长约0.56百万桶/天)、美国(0.42百万桶/天)、印度(0.38百万桶/天),中国因受疫情影响需求同比下降约0.8百万桶/天。

石油产量保持增长,市场整体供应偏紧


2022年,俄罗斯受乌克兰危机及对俄制裁影响而产量下降,美国增产有限、“OPEC+”产量持续增长后于年底启动大幅减产,全球液体燃料供应约为100.0百万桶/天,整体偏紧。


全球石油产量93.8百万桶/天,同比增长4.4%,其中,OPEC国家石油产量34.1百万桶/天,同比增长7.7%;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约59.7百万桶/天,同比增长2.7%。


2022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的图4


“OPEC+”计划1-4月每月增产原油0.4百万桶/天,5-6月每月增产0.432百万桶/天,7-8月每月增产64.8万桶/天。该组织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实施的历史性减产协议提前1个月于8月底㐀束,并继续保留了俄罗斯在该组织中的核心地位。


随着油价下行,“OPEC+”将9月原油增产目标大幅下调至10万桶/天,10月计划将产量目标下调10万桶/天,11月起计划在8月产量目标的基础上再减少2百万桶/天,并决定将限产协议执行至2023年底;12月维持11月产量目标不变。IEA统计结果显示(表2-2),1月至12月“OPEC+”原油产量呈现“M”型走势,产量目标执行率总体震荡下行后回升,截至12月低,原油产量比协议目标产量低约1.77百万桶/天。


2022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的图5


欠产的主要原因:一是俄罗斯受制裁影响而出现减产;二是许多产油国由于投资不足缺乏生产更多原油的能力,而疫情及高通胀更加剧了这一情况,其中,安哥拉、阿塞拜疆、刚果和赤道几内亚等国产量远低于其产量目标且增长基本停滞;三是地缘政治因素、恶劣天气、生产设施事故及维修等因素更是造成了利比亚、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产量的进一步下降。


IEA预计2022年“OPEC+”产量同比增长约3百万桶/天,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是沙特(同比涨幅1.4百万桶/天)、阿联酋(0.5百万桶/天)、伊拉克(0.4百万桶/天)和科威特(0.3百万桶/天)。

俄罗斯受乌克兰危机影响有限。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九轮制裁,其中前五轮以及第九轮制裁未直接涉及油气领域,第六、七轮制裁计划对俄罗斯海运石油及石油产品实施禁令,第八轮制裁涉及对俄罗斯海运石油实施限价令。


6月3日,欧盟公布第六轮对俄制裁措施,计划在2022年12月5日起禁止俄罗斯石油进口、禁止为运输俄油的船只提供保险及再保险服务,2023年2月5日起禁止俄罗斯成品油进口。然而,由于欧盟能源紧缺且价格高企,不得不放松相关制裁措施。


在7月26日通过的欧盟第七轮制裁措施中,欧元区贸易商向欧盟以外地区开展俄罗斯石油及石油产品贸易得到豁免,并允许欧盟实体与俄油、俄气等12家俄罗斯国有实体进行交易。10月6日欧盟第八轮制裁正式生效,规定自12月5日起禁止海上运输超过设定价格上限的俄罗斯石油,并于12月3日设定价格上限为60美元/桶。

当前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通过掺混以规避制裁进口俄罗斯原油的方法,俄罗斯石油产量降幅小。根据IEA,2022年俄罗斯石油产量约为11.08百万桶/天,同比增长0.21百万桶/天,增幅1.9%,比2019年低约0.71百万桶/天;其中,1-3月俄罗斯石油产量未受制裁影响,约为11.3百万桶/天,4-12月平均产量约为11.0百万桶/天,仅比危机前低0.3百万桶/天。


较大的价格折扣力度是俄罗斯石油产量降幅小于市场普遍预期的最主要原因。根据Argus,3月至12月,乌拉尔原油相对布伦特原油现货折价在20美元/桶至35美元/桶之间。同时,俄罗斯石油贸易转向东方,成为中国、印度最主要的石油供应国,在亚洲石油市场的供应商地位得到了加强。根据Kypler,1至12月,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量从3.47百万桶/天降至2.91百万桶/天,降幅16.1%;海运出口欧洲从2.12百万桶/天降至0.28百万桶/天,降幅86.8%;海运出口印度从0.02百万桶/天增至1.40百万桶/天,增幅690%;海运出口中国原油从0.88百万桶/天升至0.94百万桶/天,增幅6.8%。

非“OPEC+”国家产量增长乏力。美国产量增长低于预期。虽然高油价存在刺激作用,然而受社会能源转型意识增强、政府长期政策不明朗、融资成本增加、通货膨胀高企等因素影响,美国油气生产商普遍采取保守的生产经营策略,缺乏再投资的积极性。


2022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的图6


截至12月30日,美国活跃石油钻机数升至621座,远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480座),但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680座)。根据Woodmac的预测,美国石油产量约为17.81百万桶/天,同比增长约1.18百万桶/天,涨幅7.1%,比2019年高约0.7百万桶/天;其中页岩油产量8.31百万桶/天,占比46.7%,同比增长约0.71百万桶/天,涨幅9.3%,比2019年高约0.26百万桶/天。其他非“OPEC+”国家增产有限:根据IEA,加拿大、巴西、中国的石油产量同比分别增长0.16、0.12、0.12百万桶/天,而受罢工影响挪威石油产量同比下降0.14百万桶/天。

石油消费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补充供应。2021年底,美国、印度、日本、韩国与英国宣布释放国家战略原油库存总计6450万桶,其中美国计划释放5000万桶,于2022年1月陆续投入市场,可在半年内增加约0.35百万桶/天的供应量。3月1日,IEA宣布释放6000万桶战略储备原油,其中美国计划释放3000万桶,于4月开始投向市场,可在半年内增加0.33百万桶/天的供应量。3月31日,美国宣布释放1.8亿桶战略储备原油,于5月开始投向市场,至10月底释放完毕,可在半年内增加1百万桶/天的供应量。IEA于4月6日宣布释放1.2亿桶战略储备原油,其中包含美国前期宣布的6000万桶,于5月开始投向市场,可在半年内再增加0.33百万桶/天的供应量。上述石油战略储备的释放导致全年增加约1百万桶/天的供应量。

全球石油库存位于历史低位,消耗态势难以逆转


OECD国家商业及战略石油库存、美国商业及战略石油库存处于历史低位。IEA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月OECD国家商业石油库存为2655百万桶,至3月跌至2613百万桶,为2014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至11月已缓慢恢复至2779百万桶,库存累计净增长约125百万桶,但仍处于2015年3月以来的低位;2022年1月OECD国家战略石油库存为1158.0百万桶,至11月已持续下降至930.0百万桶,为近4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根据EIA统计数据,截至12月30日,美国商业石油(包括原油及石油产品)库存有所上升,为1205.25百万桶,比年初增加10百万桶,增长主要由于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持续释放以及消费侧疲软;美国战略原油储备372.38百万桶,比年初减少221.30百万桶,已跌至1983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欧美央行激进加息,美元指数快速上涨


为了应对通胀风险,欧美央行开始退出货币宽松政策。美联储于3月㐀束缩减购债(Taper),开始以历史最快速度加息,3月至12月连续七次加息,分别加息25、50、75、75、75、75、50个基点,全年累计加息425个基点。欧洲央行在3月底㐀束了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PEP),并在二季度的三个月分别购债400亿欧元、300亿欧元和200亿欧元;6月,欧洲央行宣布㐀束量化宽松,并于7月、9月、10月、12月分别加息50、75、75、50个基点,全年累计加息250个基点。

由于美联储继续大幅加息,美元指数于9月升破110,12月随着加息步伐放缓又回落至100左右,较高的美元指数施压油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走贬11月突破7.2关口,12月初因国内疫情政策掉头而快速升破7.0关口,较高的汇率增加我国石油采购成本。

地缘政治事件频发,加剧国际油价震荡


上半年,地缘政治事件频发,并成为主导油价走势的关键因素,使得国际原油价格产生了脱离供需基本面的大幅震荡。


俄乌冲突及对俄制裁不断推升国际油价,使得Brent原油期货价格多次上冲到120美元/桶的高位,在最高点一度产生了25-30美元/桶的风险溢价;1月4日哈萨克斯坦政局动荡使得Brent原油期货日均㐀算价格上涨约1.02美元/桶;也门胡塞武装于1月17日袭击阿联酋、3月25日袭击沙特,使得Brent日均价分别上涨1.03美元/桶、1.62美元/桶;2月8日伊核谈判重启,引起Brent日均价下跌1.91美元/桶,而伊核协议谈判进展不顺是促使4月11日、6月8日、6月16日Brent日均价分别上涨6.16美元/桶、3.01美元/桶、1.30美元/桶的主要原因;3月9日美国开启与委内瑞拉对话,成为了除俄乌局势以外促使当天Brent日均价下跌16.84美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受利比亚政局动荡而减产的影响,Brent日均价分别于4月18日、6月13日上涨1.46美元/桶、0.26美元/桶。

下半年,经济前景预期以及疫情发展是主导国际油价走势的最关键因素,地缘政治事件对国际油价产生扰动。


围绕七国集团与俄罗斯针对俄油海运出口“限价令”的博弈,由于市场担心制裁导致市场供应减少,7月28日至9月28日,Brent日均价四次上涨,涨幅0.52美元/桶~3.05美元/桶,平均1.35美元/桶;然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海运石油限价高于同期乌拉尔原油现货价格,对俄罗斯石油生产影响有限,随着信息一步步公开及确定,11月23日至12月5日,Brent日均价六次下跌,跌幅0.07美元/桶~3.05美元/桶,均值1.53美元/桶;俄罗斯宣布对“限价令”予以反制,是12月23日、27日Brent日均价分别上涨2.94百万桶/天、0.45百万桶/天的主要原因。乌克兰危机存在扩大化风险,11月15日,波兰外交部称一枚俄罗斯导弹在波兰境内爆炸,Brent日均价格上涨0.72美元/桶。伊核协议谈判进展反复,推进顺利时,Brent日均价四次下跌,跌幅0.34美元/桶~3.50美元/桶,平均2.32美元/桶;推进受挫时,Brent日均价三次上涨,跌幅0.39美元/桶~1.16美元/桶,平均0.85美元/桶。美国放宽部分对委内瑞拉的制裁,准许雪佛龙公司恢复在委内瑞拉的石油开采,11月27日,Brent日均价下跌1.71美元/桶。伊拉克局势动荡,7月25日,伊拉克北部油田遭导弹袭击,Brent日均价上涨1.95美元/桶;9月29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爆发武装冲突,Brent日均价上涨4.10美元/桶;9月30日,伊拉克石油营销组织表示,石油出口业务不受武装冲突影响,Brent日均价下跌5.78美元/桶。沙特与伊朗摩擦升级,11月1日,沙特警告伊朗可能将对其发动袭击,Brent日均价上涨1.84美元/桶。挪威石油工人罢工,7月4日,罢工计划公布,Brent日均价上涨1.87美元/桶;7月6日,罢工㐀束,Brent日均价下跌2.08美元/桶。独联体国家内部矛盾,7月7日俄罗斯法院要求里海石油管道联盟(CPC)暂停运营30天,Brent日均价上涨3.96美元/桶。



2023年国际油价
影响因素分析



变异新冠病毒反复来袭,中国防疫政策转向


新冠疫情反复仍是全球经济和石油市场所面对的严峻挑战。根据过去几年新冠疫情所呈现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预计本轮于2022年11月下旬加剧的全球新冠疫情,将在2023年1月初形成峰值,并于2月底趋于缓和,由于多种奥秘克戎亚型毒株的流行,不排除下一轮疫情叠加出现而出现双重浪潮。


根据WHO于2022年1月2日的报告,本轮疫情中在全球广泛传播的主要为奥密克戎亚型毒株 BA.5,但所占比例下降;新的变异株BQ.1、XBB、XBB.1.5占比在上升。新的流行变异株比之前的毒株免疫逃逸能力更强,再感染风险更高,且大量感染使得病毒持续进化中,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传播力更强、适应性更好的全新变异病毒,给全球疫情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防疫政策在2022年12月初进行了重大调整,第一轮新冠疫情感染高峰已在12月中下旬出现。借鉴东亚邻国的情况,日本、韩国分别于2022年2月、4月全面放开疫情管控措施,放开后两国都经历了3月、8月和12月三波疫情的冲击,其中头两波疫情的间隔时间大概是4-5个月时间。考虑到中国面临着各种变异毒株同时来袭的更严峻考验,预计年内也将面临多轮疫情的挑战,下半年进入秋冬季后形势将尤其严峻。中国下阶段疫情管控的重点将在于加强控制重症与死亡;同时也需要采取措施避免因大量病例集中爆发和严重院感导致的医疗挤兑、因复工率不足而导致的产业链受损,以及因青少年感染导致的学校秩序破坏。

全球经济前景显著恶化,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全球经济因新冠疫情的持续负面影响、全球供应链受损、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以及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冲击,面临严峻挑战,衰退的风险正在上升。IMF预计: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美国、欧盟和中国经济增速同时放缓,2023年全球经济将更加艰难,占全球GDP约1/3的经济体将于今明两年至少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萎缩,至2026年损失的产出将达到4万亿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于2023年1月10日的预测,2023年全球GDP增速为1.7%,是过去30年来表现第三差的年份。其中,美国GDP增速为0.5%,欧元区为0%,日本经济增速为1%,中国为4.3%。全球通货膨胀压力要比预期要更广泛、更持久,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当务之急是控制和降低通货膨胀率,其央行必须继续推进货币紧缩政策,至2023年中期才通胀才能得到抑制。


同时,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困境,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将降低出口的需求,发达经济体利率上升和全球金融市场收紧将加重融资难度和提高融资成本,美元利率上升和美元升值将大幅度增加外债偿付负担,能源和食品价格居高不下将造成经济危机甚至社会动乱。

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重大调整将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2022年12月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转向,参照其他东亚经济体经验,放开初期会带来恐惧激增,人们自觉减少流动,随着恐惧的逐渐消除,放开后的第二个季度消费出现明显反弹;预计经济将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其中,出口增速因外部需求不足而下降,投资增速因政府财政压力而放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消费的修复反弹。高盛集团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长5.2%,瑞银集团预测增速为4.9%,野村集团预测增速为4.8%,但IMF也指出需警惕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拖累。

液体燃料需求增速放缓,下行压力明显增加


2023年,全球液体燃料需求主要受经济前景及疫情扰动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基于OPEC、IEA、EIA等研究机构的预测,在疫情得到有效应对、全球出行进一步恢复、欧美经济出现温和衰退、新兴经济体保持增长的前提下,预计全球液体燃料需求缓慢增长至约101百万桶/天,同比增长1.6%。亚洲地区是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同比增长约1.4百万桶/天,其中,中国增长0.80百万桶/天、印度增长0.18百万桶/天;中东地区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同比增长0.10百万桶/天;欧洲、美国需求基本持平。若欧美衰退严重拖累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发展受到疫情影响,不排除全球液体燃料需求出现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的可能性。

全球经济衰退的程度可能超过预期。鉴于在次贷危机中,2008年、2009年全球液体燃料消费同比分别下降0.7%、1.2%,直到2010年才恢复增长;若发生类似经济危机,2023年作为进入衰退的当年,全球液体燃料需求可能同比下降0.7%,约0.7百万桶/天。

中国疫情政策调整后液体燃料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对标美国、欧洲五国(即英、法、德、意、西,简称“欧5”)、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印度:美、欧5、印长期采取完全放开政策;日、韩、新三国都在2020-2021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疫情管控措施,分别在2021年9、11、8月开启防疫政策调整,后分别于2022年2、4、3采取完全放开政策。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除了新加坡,美、欧5、日、韩等发达经济体液体燃料需求再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2022年需求比2019分别下降0.8%、7.1%、9.9%、1.2%,其需求下降虽然受到经济下行、通胀高企、能源转型、乌克兰危机、极端天气等因素等影响,但疫情对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最关键因素;中国、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疫情后经济的快速复苏促进了液体燃料需求的增长,2022年需求比2019分别增长7.5%、3.2%,其中中国需求在2021年创新高,达到15.43百万桶/天,比2019年增长10.3%。以2022年的奥秘克戎毒株疫情为鉴,美、欧5、印的液体燃料需求同比分别增长1.9%、4.2%、8.0%,而经历了防疫政策调整的日、韩、新需求同比分别下降1.2%、0.4%、0%。


2022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的图7


综上所述,预计2023年中国凭借经济增长的韧性、较高的社会管理能力以及后疫情时代报复性消费,液体燃料需求有望增长至15.5百万桶/天,与2021年水平基本持平;然而,面临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叠加中国防疫政策的调整,参考日、韩、新等国经验,中国液体燃料需求或存在同比增长停滞或小幅负增长的可能性,约为14.5~15.0百万桶/天。

全球石油市场供应总体可控,市场供需维持紧平衡

2023年,全球液体燃料供应略偏紧,预计全年供应约101百万桶/天,同比增长1%;全球石油产量约为94.7百万桶/天,同比增长1%。

美国成为全球石油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Woodmac的预测,美国石油产量将达到18.95百万桶/天,同比增长6.4%,比2019年高1.84百万桶/天;其中页岩油产量9.18百万桶/天,同比增长10.5%,比2019年高1.13百万桶/天。

“OPEC+”是全球石油市场供应的主要调节者。“OPEC+”从2022年11月启动大幅减产,在8月产量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减产2百万桶/天,维持减产协议至2023年底并将随需求调整产量计划。由于“OPEC+”在2022年9月Brent原油期货价格处于9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时便启动了初次减产,而在12月原油期货价格处于85美元/桶时未再次减产,可见“OPEC+”的心理价位约在80~90美元/桶。

俄罗斯石油产量将进一步下降。2022年12月5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海运石油的“禁运令”和“限价令”已经落地,将通过禁止向超过限价的俄油航运提供金融、保险和再保险服务实现对俄罗斯海运石油限价60美元/桶的目的;此外,欧盟计划2023年2月5日起将禁止俄罗斯成品油进口。然而,由于目前乌拉尔原油现货价格远低于限价目标,“限价令”本身对俄罗斯石油供应的影响相对有限。针对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石油的限价措施,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22年12月27日签署法令,规定如供销合同中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引入西方限价机制,俄方将禁止向相关外国法人和自然人供应俄石油和石油产品,且该禁令适用于石油对外供应的各个阶段。命令自2023年2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3年7月1日。根据IEA的预测,受上述制裁及反制裁措施的影响,俄罗斯石油产量将降至9.5百万桶/天,比危机前减少约1.9百万桶/天。

伊朗、委内瑞拉石油供应存在增长可能。委内瑞拉制裁松动,年内可增加0.5百万桶/天的供应;若伊朗制裁解除,可增加1.3百万桶/天的供应。

其他一些经济较为脆弱的产油国,面对经济衰退与社会危机,可能出现减产。

综上所述,2023年的全球石油供应将主要由“OPEC+”根据市场供需情况进行调节,供应总体可控,预计市场将维持紧平衡。

战略石油库存补库迫在眉睫,石油库存将有所增长

由于大量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补充供应,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库存水平目前处于近四十年的历史低位。美国能源部准备在Brent油价长期处于70美元/桶附近时开始补库,届时将为油价提供基本支撑。

欧美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转向

欧美央行连续加息,显示控制通胀已成为其政策重心,稳经济增长退居其次。IMF认为,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必须继续推进货币紧缩政策,以望降通胀在明年产生明显效果。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认为,根据过往经验,当美国的失业率在较长时间里高于5%时,通胀才有可能得到抑制。2022年12月美国失业率为3.5%,要回升到5%并保持在此水平以上,要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而这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


此外,2022年11月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4.25~4.50%。金融市场普遍认为,到明年中期,联邦基金利率要上升到5%以上,才有可能将通胀率真正降下来。


2022年12月,中国与沙特签订《中海自贸协定》,人民币㐀算石油呼之欲出,美元地位被撼动,市场将出现美元过剩;桥水基金创始人认为美联储可能不得不将利率推向非常具有破坏性的水平,摩根大通认为2023年下半年美联储将基准利率提高到6.5%的概率为28%,届时美股、美债面临崩盘风险,将对美国金融体系造成重创。

欧美货币政策可能在下半年转向。高盛在最近一份报告中分析指出,根据1960-2019年发达经济体85次加息的历史数据分析发现,(1)主要发达经济体加息过程平均约为15个月,美国相对较长,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相对较短;(2)平均加息为2%左右;(3)主要央行一般会在通胀率仍然较高的情况下,停止加息;(4)这些央行往往会在停止加息不久后就开始进行降息。美国本轮加息有别以往,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最快加息速度。金融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加息将会延续至明年,但加息速度将放缓,预计到下半年可能出现货币政策的转向。

地缘政治风险增高,市场震荡态势加剧

2023年,地缘政治事件将继续对国际油价走势形成扰动。需要关注的主要地缘政治事件包括:乌克兰危机、中美博弈、中东局势、伊核谈判等。总的来说,地缘政治风险导致石油市场不确定性显著加大。



国际油价预测


展望2023年: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大、中国疫情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全球液体燃料需求增长受到抑制;美国成为全球石油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俄罗斯石油产量受制裁影响而下降,“OPEC+”将随市场供需调整原油产量目标,委内瑞拉因制裁放松而小幅增产,伊朗短期内难以解除制裁,全球石油供应大概率偏紧;全球石油库存仍将处于历史低位,为保障能源安全,部分国家将择机补库;美联储继续维持货币紧缩政策,下半年可能转向货币宽松。


总的来说,2023年全球石油市场需求面临下行压力,供应主要由“OPEC+”进行调节,但由于调控容易滞后,因此易出现油价短期暴跌风险;鉴于美国将于Brent油价长期处于70美元/桶时开始补库、沙特财政盈亏平衡Brent油价为69美元/桶,Brent原油期货价格在70美元/桶存在较强支撑;然而,在全球经济前景显著恶化的情况下,各国对石油价格的承受能力下降,Brent原油期货价格高于90美元/桶的可能性不大。在基准情景下,预计2023年Brent原油均价75~85美元/桶;一季度Brent原油均价80~86美元/桶。

需关注五方面风险:一是警惕地缘政治风险或黑天鹅事件引发的市场大幅波动;二是疫情发展对经济复苏及原油需求的影响;三是“OPEC+”后续释放原油产能的决定;四是极端气候对原油市场供需的影响;五是美国财政及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及原油市场的影响。


· END ·


能源

2022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的评论0条

    暂无评论

    2022年国际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的相关案例教程

    2022 年电子和半导体的前景尚不确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 3 月 15 日的博客文章中断言,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将通过三个渠道影响全球经济: 能源和其他商品的高价将抑制需求。 邻国的贸易和供应链将受到干扰。 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将收紧财务状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22 年 1 月的预测呼吁世界 GDP 将从 2021 年的 5.9% 的大流行恢复率放缓至 2022 年的 4.4% 和 20
    尽管预计未来替代能源将增长,但全球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将持续多年。因此,要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就需要在未来几十年内对化石燃料使用产生的CO 2 排放进行管理,而碳捕集可能会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预计未来碳捕集技术的创新水平会提高,在本文中,我们简要回顾了目前可用的碳捕集技术,并讨论了最近相关专利申请活动的明显停滞。 背景 图1显示了国际能源署(IEA)最近在《2023年能源技术展望
    导读:在所有细分市场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短缺之后,目前的观点是,尽管汽车芯片等一些产品短缺可能会在 2022 年持续,但大部分芯片供应可能会在 2022 年中期恢复相对正常。   当前的半导体和 IC 封装短缺浪潮预计将持续到 2022 年,但也有迹象表明供应可能最终会赶上需求。   半导体和封装领域的产能、材料和设备也是如此。在所有细分市场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短缺之后,目前的观点是,尽管汽车芯片等一
    自俄乌冲突以来,俄军虽然在战场上使用了国产自杀式无人机,如“柳叶刀”、KUB等系列无人机,但是俄罗斯遭到欧美制裁后,无人机关键零备件或芯片严重不足,导致国产无人机总体数量不能满足作战部队需求。鉴于上述原因,俄罗斯引入伊朗无人机用以补充俄军一线作战部队的需求。 伊朗从简单、轻型无人机系统起步,迄今为止已经生产了包括轻型战术侦察无人机到重型察打一体等主要类型的无人机,种类齐全。伊朗无人机领域的飞速进步
    据媒体报道,瑞典测量站26日在“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的同一水域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据丹麦能源署确认,在“北溪-1”和“北溪-2”管道中共检测到3处泄漏。俄罗斯“北溪-1”项目运营方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27日发表声明说,“北溪-1”和“北溪-2”海底输气管道的三条管线一天内同时发生损坏的情况前所未有,目前尚无法评估维修时间。 自俄乌冲突以来,作为欧洲能源大动脉的“北溪”天然
    影响力
    粉丝
    内容
    获赞
    收藏
      项目客服
      培训客服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