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问题。
浏览:491082 回答:3
两个装配部件分别划分完网格之后,用合并节点法和刚性连接法两种方法创建有限元模型的区别,以及对后继分析的影响。
两个装配部件分别划分完网格之后,用合并节点法和刚性连接法两种方法创建有限元模型的区别,以及对后继分析的影响。
非常感谢wrinker斑竹的解答,我现在做的一个项目中一个部件是由很多组件焊接而成的,在焊接位置我是用节点合并法做的,但是分析出来结果的应力最大位置并不是实际中的破坏位置,是不是用其他方法会和实际更接近点,比如用weld等方法。
我来给出我个人的一点看法,请各位指正,用合并节点法和刚性连接法创建有限元模型是有区别的,如果你用节点
合并两个零件,那这两个零件在有限元分析的时候就变成一个零件了在节点合并处的应力、应变等等的一些求解未知量
都是双向的,就如同一个零件上的节点和单元一样,是连续的,而刚性连接则不同,用刚性连接两个零件,两个零件在分析的时候还是两个零件,只是在刚性连接处的节点有位移、应力等未知量的单向传递。而且如果是分析中重要的区域,一般来说都不建议使用刚性连接。因为刚性连接容易造成应力奇异等等。
但是对于求解来说,两个零件在某处采用刚性连接还是采用节点合并,所求解的未知量区别不是很大(我自己刚刚做过分析对比),但是对于具体项目应该具体分析,你可以对你的模型分别采用两种方案作一下分析对比。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有助于你的理解。
TOP
如果实际中各个零件是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模拟的时候最好不要采用节点耦合的方法来模拟,我前面已经详细的
讲解了刚性连接和节点耦合的一点区别,我想如果你要模拟实际当中的焊接,你最好采用焊接单元(例如HM中CONNECTOR就是对应于多点焊接而开发出来的),也可以采用刚性连接单元。如果你想模拟出失效,那就比较麻烦了,
你可能需要给出一些失效参数,具体的你就要自己看一下相关的资料。